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际女性经济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eminist Economics)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承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女经济学者培训项目协办的第20届国际女性经济学年会于2010年6月24-26日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这是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女性经济学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年会。这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  相似文献   

2.
崔绍忠 《思想战线》2011,37(2):73-77
女性主义经济学源于女性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碰撞和理论交锋。女性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关于性别的文化社会信仰对经济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影响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从而使其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呈现出了男性中心主义倾向。女性主义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的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潮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复兴政治经济学”的热流.十九世纪末期以后日益广泛使用的名称“经济学”(Economics)受到挑战,重新使用“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这一名称的呼声既起自经济学界,也起自政治学界.长期坚持“经济学”具有纯粹科学意义的伦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宾斯,在198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作全会的主要报告时,也选择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为题,有限度地赞同把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与经济学同时  相似文献   

4.
赵凯 《思想战线》2005,31(4):125-128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经济学,是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新古典经济学内在缺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异端经济学流派.女性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拓展与修正,甚至颠覆.由于性别视角的采用,女性主义经济学具有批判性、政治性和人文性等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女性主义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其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与批判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经济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出现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内在缺陷是其发生的理论背景。女性主义经济学运用独特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范式提出了批判和挑战,这种批判和挑战对于经济学方法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济学出于衡量的方便而以客观的财富和收入作为主观快乐的近似等价物。这种替代,一方面使得经济学获得了极大的理论成功,另一方面也使它受到了部分学者和民众的批评。近年来,一个专门以主观快乐和幸福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经济学领域——快乐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综合运用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它在全球化和照护劳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同时,女性主义经济学在发展哲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强调以自由和归属看待发展,从而把理性和情感、自由和归属置于同等的位置上,弥补了以自由看待发展理念的不足。女性主义经济学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它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一见解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Ma Kai,ethnic Han from Shanghai,born in June 1946.He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in August 1965 and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majoring in political economics,with a degree of Master of Economics.  相似文献   

9.
PEOPLE & POINTS     
<正>SUFE GETS NEW DEAN Liu Yuanchun,former Vice Presid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UC)in Beijing,has become the new head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UFE).Born in Sichuan Province in 1972,Liu started his academic career at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t RUC where he obtained his bachelor’s,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0,(6):F0002-F0002
黄景贵,湖南岳阳人,1963年1月出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及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经济学系,1994年7月获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Ph.D.in Economics),1999—2000年在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光 《思想战线》2005,31(2):9-12
当代西方出现的所谓"后女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而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转型.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了质疑,精神分析法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成为了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妇女解放问题的补充.20世纪90年代的酷儿(Queer)理论以及赛伯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理论的提出,则是对传统的规范性形态的破译.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体学》由塞拉·米尔斯(SaraMills)所著,1995年由鲁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米尔斯在此书中运用女性主义理论进行文体学研究,拓展了文体学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女性主义文体学的飞速发展使其"自然成为了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一个分支。"[1](P36)  相似文献   

13.
揭开艺术权力的"面纱"——评《女性、艺术与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兴起之前,西洋艺术史基本上由男性艺术家和研究者组成,是一个由男人主宰的世界。这一现象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展不断受到质疑,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美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1971年在《艺术新闻》(Art News)上发表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  相似文献   

14.
PEOPLE/POINTS     
Economist HonoredLi Yining,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hinese economists,has won this year's China Award f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Economics for his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country's shareholding reform theory. The 500,000-yuan ($71,000) award was jointly launched by four nongovernmental domestic aca  相似文献   

15.
"赛博女性主义"这一提法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用来指赛博空间中女性之间强有力的互动关系及带有女性主义特点的活动。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是多纳.哈洛维(Donna Haraway)倡导的电子人隐喻,二是以塞迪.普朗特(Sadie Plant)为代表的关于女性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关系的主张。本文试图评述赛博女性主义的理论要点和发展状况,剖析这一在90年代活跃一时的理论热点在进入新千年之后逐渐冷却的原因,认为赛博女性主义对我们今天了解社会性别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男权意识形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赛博文化中,赛博女性主义的呼声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Du Qinglin,ethnic Han from Panshi,Jilin Province,born in November 1946.He joined the CPC in March 1966 and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Jilin University,majoring in national economic planning and management,with a degree of Master of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7.
正如女性主义的其他流派一样,生态女性主义也包容了许多彼此观点有很大差异的各种理论.其中,印度学者范达娜@席瓦(VANDANA SHIVA)作为第三世界为数不多的代表之一,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以席瓦在"9.11"事件后发表的4篇文章"上帝保佑世界"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的生态"如同类相食的恐怖主义"为例,介绍其主要思想,并简要分析她与其他(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白人中产阶级)生态女性主义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鼻祖。对吉尔曼的小说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了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这使她成为树立女性乌托邦典范的枢纽人物,其对于现代女性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可谓深远。同时,这一转变也充分显示了吉尔曼女性主义思想的前瞻性,她预见性地实践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女性主义文学之目标,即:击破、摧毁、预见与规划。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萨伊德(Edward Said)的"理论旅行"的概念以及巴赫金(Mikhial Bahktin)的狂欢理论,对《阴道独白》这一女性主义的文本从美国到中国又传回美国的跨国旅行和本土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旨在探讨第三世界妇女运动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对话,从而达成一种从边缘到中心的反向的知识流动(reverse flow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要列举上个20年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巴特勒(Judith Butler)应该会没有什么争议地名列榜单。她被誉为酷儿理论的开山祖师之一,而她的著作中影响最为深远、最知名的当属1990年出版的《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以下简称《性别麻烦》)。[1]《性别麻烦》一书对主体、性、性别的思考不仅在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等领域引起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