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符号本身,而在于这些知识符号所代表的生动而丰富的道德意蕴。如何让受教育者走进该内涵深厚的意蕴中去,如何让受教育者获得该意蕴带来的感动,如何让受教育者在感动的同时体会到道德的力量,如何进一步由情感上的感动转化为道德上的自由感等是学界必须加以关注的现实。在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前提下,将审美教育作为探寻道德意蕴、体验生命意义、寻找生活价值、生成道德自由感的重要工具,达到善恶凭自己的心境了悟,最终实现"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强调"以德治国",产生了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正是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的.为此我们要传承传统社会的和谐思想,树立"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汲取传统社会注重修身养性、反躬自省的道德传统,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和谐;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亲亲"、"孝慈"思想;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忠义"思想,构建和谐组织.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道德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道德的本质来审视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善恶是教育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是道义的事业、是求真的活动、是公平的“砝码”。教育从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教育中人”的德性修养和制度德性来保证。“伦理实体”的论断给教育道德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关于教育道德的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由于道德义务感的存在,人们自觉地从事道德善行,摒弃道德恶行,这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履行道德义务并不是以获得权利为前提的,但是道德义务并不能否认道德权利即道德回报的存在。尤其是,在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的今天,不和谐、令人担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广泛的存在,道德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善恶因果得不到有效循环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机制并以此来激励人们行善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势在必行。本文从道德行为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道德回报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实现道德回报等方面论述了道德回报与道德回报机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旨在促进道德回报机制的完善,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宗教道德是一种通过宗教世界观来论证的,与宗教教义紧密联系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戒律的体系。宗教道德是对世俗恶行的批判;宗教道德通过信仰来实现追求的理想、境界;宗教道德的善恶标准从效果上看,就是人们的言行效果的好坏;宗教道德的内容是在吸取了以前一切人类道德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道德的戒律从一般形态上看,除了信奉该宗教信奉的神以及遵守该宗教的禁欲以外,其余的都是人类世代崇奉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有关"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的讨论很多。自古希腊时期的克里克勒提出法分善恶,到孟德斯鸠将"法"同"法律"严格区分,再到边沁、奥斯丁等提出法律和道德无必然联系,长达几个世纪的学术争论仍在持续。通说认为,法律为最低限度的道德。但是,道德可否否定法律,违背道德的法律是否仍需遵守等问题依然没有定论。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差异,也决定了立法和学术讨论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道德代价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在道德上的否定性方面,它是与人类追求的社会进步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道德价值和道德价值损失。因此,在绝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具有负面的价值,其负道德价值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损害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导致道德主体的道德异化;损毁道德主体的精神支柱,荒芜道德主体的精神家园;错误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道德主体走上发展的邪路。  相似文献   

8.
开县井喷事件后,巨额道德赔偿却引发一场道德危机,赌博、虚报、"争夺"孤儿抚养权等等,让我们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分析这场道德危机,可以看出,社会在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中,集体意识缺失,从传统道德到新的道德体系转型中,容易形成道德真空,市场经济中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人们将利益放到重要位置,这些都对公民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要综合社会各种手段实行全方位治理。包括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体系;健全市场经济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市场法则;遏止道德滑坡,必须实行社会公正原则;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良知"思想的新向度诠释是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价值观念资源之一,道德、价值与信仰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王阳明良知图式的三重向度,三者各有侧重地分别呈现于学术、政治和生活话语语境中而又相互关联,构成了当代文化以阳明学为视阈的内在认知结构.道德向度的良知作为一种道德理性是理想之善和现实之善的统一,也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其中内含着价值确认;良知的价值属性以道德属性为基础,表现为道德向度的"善""恶"向价值向度的"好""坏"与"是(对)""非(错)"的转化;良知的信仰向度基于对人之德性与价值的肯定,追求超越层面的自我实现,并在"幸福感"上找到道德满足与价值关怀、个体追求与社会认同的交汇点.当代文化语境中良知意蕴的新阐释,是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体现,有助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道德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工具理性),还是人生应追求的终极目标(价值理性)?社会转型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是在滑坡,还是在爬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是应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应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通过分析认为,把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自我超越的目的较具合理性,而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促进人性从"恶"向"善"的超越过程;"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都有合理性又都存在理论缺陷,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观照"道德之坡"更为重要;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引导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其道德认知呈现出新的取向,在继承、涤荡和挑战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他们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领域的道德准则.我们应在宏大理论和宏观结构与具体行为和事实经验之间建立一种"中层理论",指导道德取向或道德行为的经验研究.这种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方略,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适用于全体公民,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新方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时代针对性.它为广大社会成员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观念,以及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但如何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转化成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的行动是个关键性问题.道德的内在本性决定了道德离不开信仰的支撑,所以通过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建立道德奉献和道德回报机制,以及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等途径来重塑道德信仰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它反映了公民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南,成为推动公民法制道德建设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呼唤道德理性。首先要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其次,要正视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和强化道德一元化的价值要求;第三,要推进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进程;第四,要建立理性的道德评价体系;第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倡导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道德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是21世纪的新生事物,其产生和存在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人肉搜索"是一种新的道德意见的表达;它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觉醒;它也是道德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当然"人肉搜索"行为也有其限度,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即"人肉搜索"不能超越自由与责任一致原则、平衡原则、不伤害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道德选择作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一种对象性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展示着主体的选择能力,该能力贯穿于道德选择的整个活动之中,集善恶定向能力、态势判析能力、行为操作能力于一体,形成实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道德责任 ,是指公民由其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得到内心认同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使命以及对他自身行为后果的善恶的承当。公民道德责任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作。公民道德责任是公民道德意识的集中反映和公民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环节 ;是公民个体道德意识与社会道德实践互动的中介 ;是功利性价值与超功利性价值、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 ,有利于公民道德调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取向,即市场取向与社会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市场取向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他的伦理实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但是市场取向也有他的局限性.而道德建设的社会取向作为一种非市场取向,(1)提升市场取向的价值追求,(2)弥补市场取向的价值缺陷,(3)作用于市场价值领域之外.社会取向的最主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还包括共产主义道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在现实中,两种取向在指导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必然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通过整合实现两种取向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有无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是区分一个人心理是否成熟、人格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反映着这个民族心理成熟和国格健康的程度。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价值观决定了人行为的价值取向。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它有着调节、认识、评价等功能,同时具有自律性。  相似文献   

20.
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置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次道德”,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的过程中,在违法利己的同时,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当前,“次道德”越来越多地为人所提及,甚至有人认为次道德的存在将减少社会损失,从而肯定其存在价值,呼吁提倡次道德。但次道德的存在价值仍令人置疑。首先,次道德缺乏自身的道德价值。因为其并不具备道德价值的属性和功能。其次,它不具备操作的现实价值。次道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且难以通过它达到价值目标。再次,当我们提倡次道德时,将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