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德明 《群众》2020,(7):61-62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突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政工作的主责主业,是民政部门的使命担当。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刘亮 《中国民政》2023,(4):12-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一系列新论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湖南省长沙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着力建设“温暖、阳光、智慧、务实、平安”现代化新民政,推动“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发展,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高效能基层社会治理和高品质基本社会服务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包括民政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论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安徽省安庆市民政部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能,奋力描绘安庆幸福民生新画卷。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1949—2019,新中国已经走过70个年轮。70年披荆斩棘,70年波澜壮阔,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在举国同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之际,本刊特开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精彩描述民政部门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  相似文献   

7.
<正>1949—2019,新中国已经走过70个年轮。70年披荆斩棘,70年波澜壮阔,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在举国同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之际,本刊特开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精彩描述民政部门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  相似文献   

8.
民生政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据,也是调节社会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作用.随着部门民生政策的批量出台,在民政系统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五保、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新政为主线的部门民生政策实施体系.本文针对当前基层民政部门民生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民政部门民生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就基层而言,民政部门在具体实施民生政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相似文献   

10.
正1949—2019,新中国已经走过70个年轮。70年披荆斩棘,70年波澜壮阔,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在举国同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之际,本刊特开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精彩描述民政部门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民政部门职能不断扩展,已从为困难弱势群体服务的职能部门,发展成为民生保障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门,开始全面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变化,把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突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代赋予了民政部门新使命。黄树贤部长在今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新时代民政工作承担着"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这一使命职责,民政部门主责更加聚焦、职责更加明确、内部设置更加优化、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民政部门应始终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省宝鸡市民政系统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抓牢抓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一是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0,(19)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民生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为改革完善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确了路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要适应新时代民生保障新形势,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在救助制度、救助标准、救助内容、救助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在贫困治理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地彰显民政部门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5.
任新华 《中国民政》2011,(8):41-41,46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实施"六五"普法工作。民政部门承担着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建设、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等重要职责,做好民政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健全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政系统“六五”普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民政工作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社会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职责。河南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民政部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主动融入,站位全局,围绕"提标扩面、提质增效、融合共治、强基固本"工作主线,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惠民生,突出做好"七项重点工作",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河南省各级民政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贡献民政力量。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20,(6):7-7
"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民政部党组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部署全国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在专项巡视"回头看"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经济社会政策导向。民政部门是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部门,担负着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基层民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民政工作职责中的"基本""基层"与社会政策托底中的"托底"理念相契合,民政法治的本质就是社会政策托底的法治化。一、托安全的底。民政工作事关社会安宁和政权稳固。国家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党和国家出台或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基层治理、老龄工作、地名管理等重要法律政策,民政部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完善了顶层设计,加强了工作部署,惠及了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