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发展。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必然会推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通过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及学术素养指导国防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到国  相似文献   

2.
陈迎明  柯闻秀 《传承》2012,(18):44-45,47
教学、科研、训练和群体"四位一体"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可以统筹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社区国防教育建设,它的有效运行有利于国防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国防教育的管理效能,以便更好地践行大学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但是,这一模式还存在国防教育学科定位不清、科研"短板"、教学未纳入高校水平评估以及"四位"互动弱等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论国防教育社会化的内涵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教育社会化,是国防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必须重视对国防教育社会化的内涵和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并且经常关注这一重要课题。 一、国防教育社会化的丰富内涵 国防教育社会化,即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使之真正成为一项社会工程,以适应国防教育特点与规律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掘与运用社会所能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推动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国家一类人民防空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创新模式,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丰富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国防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近几年,市政府先后命名了2批16个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各基地广泛开展与宜昌市战略地位相适应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形成了国防教育促进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相似文献   

5.
郭善林 《理论月刊》2009,(7):185-187
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对国防教育在新时期出现的几点迷惘,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国防教育和两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考核和评比、领导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一些创新与发展的思路,推进国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鸿滨 《前沿》2012,(18):171-172
国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机制是客观存在于国防教育系统内的社会运行机制,它是国防教育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联结方式及其实现教育系统目标和功能的运行方式.将机制的观念引入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中,意味着把高校国防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力求在运动中来把握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特性,从而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开展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区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近20年来我国社区国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社区国防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社区国防教育的六个对策: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第二,科学规划,把国防教育纳入本地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三,切实形成对国防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第四,社区自治组织发挥国防教育的主导作用;第五,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国防教育形式;第六,拓展社区国防教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2]5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市政府同意《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市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重庆市囝防教育条例》和《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国动教育[2007】9号),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市人大内司委就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国防教育条例》情况开展监督调研。调研发现,当前本市国防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防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予以关注。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今年7月至8月,市人大内司委就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国防教育条例》情况开展监督调研。  相似文献   

10.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99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国防教育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国防教育条例》。条例实施20年来,本市按照中央要求,加强领导、科学筹划,扎实有序推进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闽政[2016]6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场所建设,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基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基地创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福建省国防教  相似文献   

12.
何小明 《淮海论坛》2009,(2):49-49,5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精神需求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全民国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和解决好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积极拓宽国防教育形式.是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开展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深刻学习和领会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实效.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应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做文章.  相似文献   

13.
《湖北政报》2010,(5):42-43
<正>鄂政发[2010]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我省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持久开  相似文献   

14.
<正>鄂政发[2019]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发展,经有关部门审核,省人民政府决定,命名武汉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等11个单位为湖北省第四批国防教育基地(名单附后)。  相似文献   

15.
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党政干部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党校是对党政干部进行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近些年来,恩施州在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法律法规过程中,以州、县(市)委党校为依托,始终坚持国防  相似文献   

16.
一、要在健全组织机构上下功夫1.根据《国防教育法》的规定,各级地方国防教育工作机构,要尽快健全组织,明确任务,要在当地国防教育委员会或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切实规划好、组织好,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国防教育工作的职责。2.各地区下辖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设立相应的国防教育机构,同本单位保持行政隶属关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7,(10):37-3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促进国防教育基地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国防教育法》和《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命名下列26个单位为“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国防教育,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国防观,向我们提出了抓好国防教育这一课题。一、新时期国防教育的客观性国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条件而孤立存在的。人们国防观念的消长不能不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9.
郭立立 《前沿》2009,(10):130-132
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之 一,本文依次从法治精神的内涵、新时期国防教育的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国防教育对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和利用国防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16个区、县教育局分管国防教育的干部,60所中小学的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团队干部、教师共70多人,最近参加了“南京市中小学国防教育试点校国防教育骨干培训班”。培训期间,学员们听取了专家作的国防教育专题报告;观摩了宁海中学、海荣小学开展丰富生动的校园国防教育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