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秦家华 《思想战线》2006,32(3):23-28
贝叶文化是指以贝叶经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贝叶经不仅记载了南传佛教经典,而且记载了哲学、历史、法律、语言、历法、文学、艺术、道德、科技、医学等内容,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绿色文化、农耕文化、信仰文化、和谐文化、开放文化、柔情文化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贝叶经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贝叶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经在中国的传写 ,具有文化传播的典型特征。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贝叶经 ,南北朝时已受到文人学士的关注 ,贝叶成为名僧、名士谈论佛理的象征语汇。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是贝叶文化进入中原的通道 ,贝叶经沿南方丝绸之路的传播 ,是佛教影响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途径。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保存着丰富的贝叶文化遗存 ,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贝叶经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3.
傣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云南境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傣族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一线,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耿马等地的傣族为主。这些地区傣族的佛教经典和世俗典籍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僧侣用铁笔刻录于贝叶上,被称为“贝叶经”,是这部分傣族保存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记载中还包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道德法律、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生产生活、体育武术及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借助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深入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这种以佛教文化为特征的傣族文化同无数宗教经典一起又被概…  相似文献   

4.
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香宰 《今日民族》2005,(10):60-61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贝叶文化”经本,包括叶质形和纸质形的两种。叶质形的傣语称为“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树叶片上而成。纸质形的傣语称“坦嘎兰沙”。大量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记载在《贝叶经》里,而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歌谣、情诗、谚语、俗语、格言、谜语以及法律法规、天文、历法、医药、伦理道德等都是传抄在《绵纸经》书里。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  相似文献   

5.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有一种高达十五、六米的棕榈树十分引人注目,它的树杆笔直而浑园,没有枝桠,直挺挺地插入天际,显得异常高大而雄伟。这种树傣语叫“戈兰”,学名叫“贝叶棕”,人们通常称它为“贝叶树”。过去,傣族人民用它的叶子来刻写经文、文学作品、医药和天文历法知识,传播民族文化。用贝叶刻写出来的经书,叫做“贝叶经”。根据傣文经书《尼赕坦帕召》(关于佛祖历史的经书)和《坦兰帕召》(佛祖的经)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和传播,已有二千七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6.
贝叶档案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叶档案是一种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文字遗存.在古代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一些国家,都广泛使用贝叶来书写文件.贝叶档案多为贝叶经书稿档案,以巴利文和梵文书写的佛经原件都是以贝叶为载体,贝叶经是中华佛教典籍的原本.小乘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后,贝叶又成为傣族人民的主要书写材料.贝叶档案对保存灿烂的古代文化,载录历史,弘扬佛教,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 ,它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写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传统文化事象。贝叶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它与西双版纳旅游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贝叶文化可以充实、深化“西双版纳”这一旅游名牌的内容 ,可以使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更具民族色彩 ,更有吸引力 ;可以开发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取精存髓制华经——亲睹傣族贝叶经制作@董石华  相似文献   

9.
云南德宏傣族的封建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于我国西南部的傣族,从古到今一直为政治家和学人们所关注,历代史书均有记载。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傣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极为重视,曾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到傣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几十年来,对傣族的历史、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诸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于傣族法律文化的研究却较为薄弱,尤其是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专论极为鲜见。我们在探索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时,深感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旗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德宏傣族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极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经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同胞,在印刷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还有部分人用铁笔在处理过的贝多罗树叶上,用自己的文字刻写本民族的文化并世代相传,被相关专家和学者们称之为贝叶经。  相似文献   

11.
李杰  黄艳芬 《思想战线》2007,33(6):88-95
人类社会进化是人类行为导致的,这一行为是依据社会规则而发生的社会化行为。社会规则虽然来自于制度安排,但归根结底源于风俗习惯。人们根据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风俗,形成最初的行为约束,从而使个人利益整合为社会利益,产生社会行为与规则。《巴塔麻嘎捧尚罗》是长期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贝叶经典籍,它记述了傣族关于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文明进步、社会变迁的进程,是了解傣族社会进化与历史意识关系问题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傣族社会与其他民族的社会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时期中,法律的产生、发展、演变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材料,有关傣族早期法律的情况一直象被迷雾笼罩着宫殿一般难以揭示。本文不揣冒昧,利用傣族古文献资料和汉文历史资料,对傣族早期法律作一初浅的研究,并以此求教于学术界的同仁。一、传说中的早期社会规范在傣族的古文献中,傣族先民的历史被分为若干时代。洪荒时代以前的历史近乎神话,是傣族先民对人类诞生的猜想。而洪荒以后的历史记载尽管还与神有紧密的联系,但却反映出傣族先民不断进化的历程。值得  相似文献   

13.
比较视野中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及其旅游价值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分布的现象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伴随这一现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既具有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又具有文化表现的差异性.云南傣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选取普洱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傣族为例,把景谷傣族文化置于傣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中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景谷傣族文化自身独具的文化表现形态及其主要成因,思考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发展的当代走向及其应用价值,以探察同一民族不同地城分布下传统文化独有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杨自新 《创造》2003,(12):39-40
一、德宏具有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1、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德宏是祖国西南边陲一块神秘、美丽而又充满希望的孔雀之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德宏作为傣族文化圈的发祥地,是黄河文化和恒河文化的交汇地。早在三千多年前,司马迁《史记》中即有"滇越"、"乘象国"的记载。唐宋是宋"金齿"部落属南诏和大理国管辖。明中期,在勐卯一带兴起了强大的傣族思氏封建领主政权。自元末起。中央王朝在德宏傣族地区设立土司,明清发展为10个较大的土司区域。由于中原文化、外来印度文化和本地传统的文化不断交汇,使德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  相似文献   

15.
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数量丰富的谱牒档案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些谱牒档案涉及傣族古代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民俗等各个领域,在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对1949年以前傣族古文字历史谱牒档案的产生、内容形制、研究价值及分布保存诸问题作一概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傣族历史谱牒档案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勤奋耕耘立意创新──评《泐史研究》周芳《泐史》是记载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史书,历来被研究傣族史的学者所重视。迄今为止,泽为汉文的各种《泐史》版本已有十五种之多。汉文史籍中关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记载不多,因此,李拂一先生在48年前编译的《泐史》显得尤为珍...  相似文献   

17.
一傣族先民在历史上为了祛除疾患,生息繁衍,长期利用地域性的各种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积累了大量的单方、验方及治疗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族传统医学和药学。傣族传统医药学据文字记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按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橄榄时期即傣语...  相似文献   

18.
李春 《今日民族》2011,(2):38-40
临沧市临翔区,西汉时为哀牢地,傣族先民和布朗族先民世居于此。傣族先民在当地政治经济发展中较具优势,在改土归流前20任土司中,傣族沿袭18任,历时300余年。临翔区傣族称“旱傣”,据史书记载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1950年代的德宏傣族土司是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德宏傣族土司宗法文化从一开始就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产生影响,波及土司、官族、平民等社会的所有成员,是德宏傣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法文化在德宏傣族社会中的存在使得傣族土司承继有序,使得人民生活张弛有度,使得傣族土司所管辖的边疆地区稳定安宁.正确评鉴德宏傣族土司的宗法文化,发掘和利用这个文化传统为傣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规划思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原始规划思想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二元宗教文化特色。在传统聚落原始规划思想中 ,凝聚着古代百越文化、傣族村社文化、原始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内涵。研究其文化内涵 ,探索其演变规律 ,对科学规划傣族小城镇和发展傣家“乡村旅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