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由"自然人"进一步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它既是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说,高校培养"四有"人才,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服务,它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本身自觉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科学和道德的进程.一、大学生社会化和青年社会化的比较大学生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同青年社会化没什么不同,只是社会化的程度和社会教化主体的差异.1.对一般社会青年来说(指非学生),从形式上,  相似文献   

2.
张帆 《人民论坛》2010,(5):196-197
生活社会化是标榜大学生成长的独特视野,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活结构伴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向和路径。挖掘并重视这些因素,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甚至引发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闹得满城风雨的马家爵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它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反思。室友的一句话成了整个恶性杀人事件的导火索,寝室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寝室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寝室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台阶,对青年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迫切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闹得满城风雨的马家爵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它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反思.室友的一句话成了整个恶性杀人事件的导火索,寝室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寝室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寝室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台阶,对青年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迫切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锋 《前沿》2006,(12):172-174
转型期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之征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包括政治社会化、知识技能的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学科和课程结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他们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等奖(2名)李树文《论提高青年工人的技米素质》周可达《谈东方神秘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二等奖(n名).文献良《青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宋国力《我国青年研究发展的思考》胡河宁《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动论》尚云贵《当代青年思怒:演变、货向及思索》田杰《青年研究的科学发展机制与方向选择》于新恒《青年政治社会化与帝国主义的“攻心战”》王克旺《闺台民间海上贸易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中青院青年研究室《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变化与宣传教 育的社会功效》李友光《辽宁青年社会心态调查》徐飞《中外青年社会化研究纵横比较》江洪、周甲文《关于…  相似文献   

7.
如今,大学校园里已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正风起云涌。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社会各界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从根本上来说,折射的是一种当代大学生主动寻找与社会结合的契机,积极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青年文化潮流,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不管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怎样的状态,任何时代的青年都会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恩格斯说:“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21世纪的大学生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成为了青年群体中最早的清醒者和行动者。…  相似文献   

8.
赵凤莲  林滨 《青年探索》2020,(1):105-112
当代青年是澳门社会的主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关系到澳门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更关系到澳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通过在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针对澳门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可分为利益驱动型、理想信念型、情绪宣泄型和议题带动型。呈现出以下新动向: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但仍显保守;网络政治参与话题多样,但有聚焦性;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多元化;网络政治参与诉求多样化,但偏重个体性。上述动向的出现受社会政治环境改变、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网络技术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亦对澳门社会的民主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导向,建立有效的"诉求-回应"机制和加强教育等方面切实提升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实与功利之间:论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学会适应社会和积极进入社会。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社会互动。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 ,其社会化水平相比于过去的大学生是大大地提高了。同时 ,大学生的社会化也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和功利色彩。高校的学生管理应该研究和适应大学生社会化的新特点 ,在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青年文化体现和构成了青年一种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有它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结构、机制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构成一定的价值功能。青年文化和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文化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青年文化的社会运行构成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文化背景;青年政治社会化又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社会背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众媒介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传媒的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大众传媒及时、迅速、无孔不入的向大学生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大众传媒是大学生社会化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与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1],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本文就多年来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系统研究,提出了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于昆 《青年论坛》2010,(1):18-21
网络以其独特的存在和运行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青年政治社会化模式,带来了青年政治社会化时空的转换、方式的变迁、途径的更新以及目标的重塑。网络视域下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转换,奠定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基础。但同时也使得青年陷入政治角色难以定位的困顿之中,给当代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是人生选择的基础,青年的人生选择是在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本文主要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青年社会化与青年人生选择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社会化对青年人生选择的六个方面的影响。最后,对在社会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人生的优化选择提出了两点意见。在生命历程(li  相似文献   

15.
"80后"青年的时代特征:历史社会化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条件与事件都将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个因素来分析"80后"青年成长的社会化条件,将"80后"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讨论,分析了"80后"青年时代特性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指出"80后"青年是历史社会化的产物,应在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中评价"80后"青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周刊》2018,(大学生暑)
正触摸活的中国,汇聚年青力量。青年中国行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服务青年成长的公益性使命及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周刊》杂志社培养优秀青少年的愿景,双方于2013年4月合作组织发起了针对高校优秀大学生群体的公益性活动——“青年中国行”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青年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随着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和深入化,青年已逐渐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特征“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于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自开展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启动阶段(1993...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9.
青年社会化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各门学科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青年社会化作了详尽的阐述,界定了青年社会化的涵义.笔者认为,社会化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问题.因为社会用以教化青年的文化,尽管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核心是价值观,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青年社会化其实质就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在青年个体身上的内化.本文力图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对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一探讨.一、对青年社会化研究的一点反思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其研究的早期,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所谓"青年社会化",就是指青  相似文献   

20.
观点与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青年问题社会化对青年政策的需求在新千年到来前夕 ,一个以青年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磋商会在京举行 ,联合国及国内相关机构参加了会议。据悉 ,这是首次国内召开国家级的青年主题小组会议。会议认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 ,青年面临发展的机遇增多 ,同时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青年问题的社会化、社会问题的青年化已成为共识。联合国《到2000年及以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提出要处理的影响青年的十个核心社会问题是 :教育、就业、贫穷与饥饿、健康、环境、吸毒、青少年犯罪、闲暇活动、女孩与女青年 ,以及青年对社会生活与决策的全程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