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闹得满城风雨的马家爵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它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反思。室友的一句话成了整个恶性杀人事件的导火索,寝室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寝室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寝室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台阶,对青年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迫切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后勤社会化条件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与德育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后勤社会化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和影响,制约了其德育功能的发挥。高校寝室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寝室物质条件下,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活动空间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定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3.
社会群体既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须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大学生寝室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优化大学生寝室群体结构,建设发展型的大学生寝室群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由"自然人"进一步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它既是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说,高校培养"四有"人才,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服务,它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本身自觉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科学和道德的进程.一、大学生社会化和青年社会化的比较大学生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同青年社会化没什么不同,只是社会化的程度和社会教化主体的差异.1.对一般社会青年来说(指非学生),从形式上,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学院校这样的小社会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团式群体,它们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校园文化,搞好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不能不研究校园中存在的小群文化,如社团、班级和寝室文化等.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寝室文化.何谓寝室文化?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高校学生人格等的形成或成长的影响如何?寝室文化的形成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最基本场所,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学生是由小学到中学到进入大学校门口的,以往生活在家庭中,由于各人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都各不相同,这样一些文化层次相当,但性格  相似文献   

6.
创建文明寝室 ,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寝室调整采取双向选择 ,优化组合。寝室调整后 ,贵在落实 ,贯在坚持 ,重在建设 ,效果明显。但在实施中应注意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旭娜 《传承》2013,(4):43+45
学生党员示范寝室建设在寝室建设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存在着缺乏长期的制度保障、针对性不强以及形式过于陈旧等问题。因此,可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针对学生特性开展凸显学生党员主体性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员示范寝室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交往,顺利实现社会化,本文在对河北省各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交往所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有效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寝室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寝室,是大学生们的“家”,寝室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业余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这个由相同人数组成的临时小集体形成了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寝室文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塑造大学生的性格以及人生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起着  相似文献   

10.
话说"寝室群体"成才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一时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警报和重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掩盖不了一些寝室的“集体出彩”。据报载,湘潭大学N2 -211寝室的“10朵金花”,8人考取研究生,另外两人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湖北农学院同一寝室的“七朵金花”和武汉理工大学同一寝室的“五兄弟”,全部考上研究生;武汉科技大学同一寝室的“五兄弟”,因成绩好、身体棒都被军队单位相中。之所以这些寝室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浮出水面”,我们认为是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辩证作用下,主观与客观、社会要求与自我实现等多因素…  相似文献   

11.
"80后"青年的时代特征:历史社会化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条件与事件都将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个因素来分析"80后"青年成长的社会化条件,将"80后"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讨论,分析了"80后"青年时代特性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指出"80后"青年是历史社会化的产物,应在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中评价"80后"青年.  相似文献   

12.
叶慧 《今日浙江》2013,(11):46-47
"在这温暖的房间,我于是慢慢发现,相聚其实就是一种缘,多值得纪念……"这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刘瑞琦为学校公寓文化节创作的寝室歌,歌名叫《房间》。这首清新的歌曲在网上引来同学们大量转发,他们说,这首歌曲契合了当下浙江高校正积极开展的学生文明寝室建设。寝室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学习的课堂、沟通交友的空间,更是学生人格完善与气质修炼的重要场所。去年以来,我省高校把加强寝室文明管理作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切  相似文献   

13.
包君君 《传承》2012,(8):58-59
如何化解寝室矛盾作为大学始学教育的一个课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寝室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一旦遇到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或者言行过于极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一些由于无意或冲动等原因引起的恶性事件。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新生始学教育中的寝室矛盾冲突问题,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学生个体微观视角出发,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方法,归纳出当前高校寝室文化的现状与特征:寝室空间日趋生活化,功能呈现多元化;精神文化总体态势健康向上;非正式制度文化作用凸显;行为文化存在一定偏差,并从个体、家庭、学校层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认为高校寝室文化在多方面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周玉琴 《前沿》2006,(5):209-211
"第四媒体"集多种特点于一身,已经成为宣传社会政治规范和社会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第四媒体的崛起,给当代青年提供了一个新兴的且有可能成为主导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它给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第四媒体带给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冲击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大学生性别交往的教育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张革华 《前沿》2006,(8):46-48
本文从性别交往理论出发,指出树立健康的性别交往观念、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异性、从容应对两性差异是青年期发展的重要课题,是青年社会化和应对今后婚恋经历的必要素质。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性别交往的目标体系,并列举了学校思想教育应该采取的几项相应措施,试图使教育者能够从深层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婚恋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卧谈是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表达个人情感、观点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着特殊影响。笔者从分析大学生卧谈的内容入手,探讨了卧谈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规范大学生的卧谈活动,引导寝室文化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年社会化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各门学科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青年社会化作了详尽的阐述,界定了青年社会化的涵义.笔者认为,社会化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问题.因为社会用以教化青年的文化,尽管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核心是价值观,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青年社会化其实质就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在青年个体身上的内化.本文力图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对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一探讨.一、对青年社会化研究的一点反思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其研究的早期,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所谓"青年社会化",就是指青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6)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伴随着大学生寝室特有的矛盾冲突,处理不好会对学生个体及校园安全稳定产生影响。根据团体心理辅导和人际交往的理论,可知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于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区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社会背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众媒介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传媒的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大众传媒及时、迅速、无孔不入的向大学生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大众传媒是大学生社会化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与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1],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