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外交》季刊1982年春季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核武器和大西洋联盟》的文章,主张对美国的基本战略思想进行修改,由北约组织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文章作者是麦乔治·邦迪(前美国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乔治·凯南(前美国驻苏联大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前美国防部长)和杰拉德·史密斯(前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美国代表团团长)。由于该文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作者的身份,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近,研究国际问题的几位同志对这篇文章发表了一些不尽相同的看法,现刊载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外交》季刊1982年春季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核武器和大西洋联盟》的文章,主张对美国的基本战略思想进行修改,由北约组织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文章作者是麦乔治·邦迪(前美国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乔治·凯南(前美国驻苏联大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前美国防部长)和杰拉德·史密斯(前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美国代表团团长)。由于该文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作者的身份,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近,研究国际问题的几位同志对这篇文章发表了一些不尽相同的看法,现刊载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外交》季刊1982年春季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核武器和大西洋联盟》的文章,主张对美国的基本战略思想进行修改,由北约组织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文章作者是麦乔治·邦迪(前美国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乔治·凯南(前美国驻苏联大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前美国防部长)和杰拉德·史密斯(前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美国代表团团长)。由于该文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作者的身份,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近,研究国际问题的几位同志对这篇文章发表了一些不尽相同的看法,现刊载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条约与协议Interim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Certain Mea-sures with Respect to the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SALT Ⅰ)《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议》(简称《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StrategicOffensive Arms (SALT Ⅱ)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简称《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START Ⅰ) 《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简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相似文献   

5.
《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2年美苏签署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AMB条约)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令人关注并引起诸多争议的问题之一。该约限制美苏双方建立针对弹道导弹的国土导弹防御系统,以维持双方战略核武库力量的大体平衡。依此建立的“相互确保摧毁理论”成为现代核威慑战略的理论基础。随着冷战后美国执意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反导条约已成为当前世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冰岛会晤以来美苏裁军谈判的现状是:中导接近达成协议,禁止化学武器谈判大有进展;在战略武器与太空武器问题上,双方继续僵持:全欧常规裁军谈判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核禁试谈判步履艰难,前景渺茫。美苏对谈判有不同的方针。它们既着眼于未来争夺,又需要在近期内达成一项协议。人们有理由对美苏谈判可能达成的协议不寄于过高期望。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随后宣布将放弃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计划,至此美俄在反导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告一段落,相互让步将为两国关系改善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双方在今年12月前达成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与阶级斗争论、经济决定论和权力制衡论等传统观点相比,米尔斯海默的进攻现实主义理论在引进"小国"变量和"软进攻"外交手段之后,能够较好地解释美国尼克松政府对智利的外交政策。按照进攻现实主义有关大国政治互动的观点,可以演绎出两个结论:地区霸主在区域霸权体系内对于小国潜在或者现实的离心倾向会采取进攻性外交政策;在军事上的进攻与制衡这个硬手段被视为不可行或者得不偿失的情况下,霸主会采用软进攻的方法。根据该理论,从本质上看,尼克松政府对智利的外交政策是区域霸主的进攻性外交政策,与美国历届政府对拉美尤其是智利的外交战略在本质上没有差异。出于对阿连德的内政外交政策会损害自己霸权根基的担心,尼克松政府对智利采取了一系列以和平演变为主的软进攻政策并得偿所愿。这些对于认识美国的拉美战略和全球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一届民主党政府上台执政后,积极推动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上秘密协议的公开.与之相呼应,华盛顿也解密了美国在日部署核武器的有关档案文献,特别涉及冲绳返还过程中的核武器密约问题."尼克松--佐藤秘密协议"的披露,不仅补充了美日返还冲绳谈判中"核武器"处置等若干缺失环节,也揭示了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体制演变下美国在西太平洋核部署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理查德·尼克松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对媒体的态度,以及尼克松政府影响新闻报道的战略考虑和机制安排。本文提出,尼克松对构建当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明确了政府公关的重要性,以及做出了政府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电视传播的最早示范。同时,由于并非所有尼克松的助手都赞同他的媒体政策,因此尼克松的媒体政策并没有全部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冷战态势的日益严峻,美国开始寻找除战争、外交等公开手段以外的其他斗争手段。"隐蔽行动"则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乃至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或主要斗争手段之一。对于这些行动,美国政府总是尽可能的否认和掩盖,但随着解密档案的逐步出现,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随之深入,成为西方冷战史研究的一个热点。美国的隐蔽行动政策及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其隐蔽性、复杂多变性、难以防范性以及极强的针对性,也因此更具危险性。1973年智利政变后,关于尼克松政府参与颠覆阿连德政权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利用最新解密档案分析1969—1973年间尼克松政府对智利采取隐蔽行动的内部争论及实施细节,发现尼克松政府对智利隐蔽行动的实质和目标总体一致,只是随着智利局势的不断变化,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干预的程度、方式、时机以及实施人员及资助金额等具体细节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智利国内经济形势、阿连德支持率、军队稳定程度等智利内部因素的变化,美国对智利的隐蔽行动有针对性地筹划并展开;美国对智利的政策与当时冷战背景下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地区政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朝核问题的发酵及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奥巴马政府时期实施的对朝核问题的"战略忍耐"政策走向终结。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朝核政策做出较大调整,在操作层面更具灵活性和时效性。特朗普政府把抑制朝鲜的核与导弹能力的发展列为最迫切和最主要的外交议程,对朝鲜实施"强制接触"政策。通过强化"实力"加大对朝鲜的接触,以极限施压和次级制裁行动的升级,迫使朝鲜主动与美国接触,尽量避免军事冲突的发生。为实现迫使朝鲜重回外交谈判渠道的目的,美国新的朝核政策加大了与中国协调合作的力度。从当前形势看,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路和办法,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与实现半岛无核化可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3.
军备控制谈判是实现军事战略的辅助手段,双方都想通过谈判加强自己,削弱对方。随着核战略的变化,美苏两国现在的核谈判政策与前有所不同。美苏均有困难,需要妥协。苏联困难相对更大,对美让步较多,同时它注意运用策略,较为灵活,设法逐项突破,美国则态度较为僵硬。如果继中导协议之后,双方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又达成协议,美苏缓和势将扩大。这次新缓和的时间可能比70年代为长。虽然如此,军控谈判的作用有限,它将改善两国关系,但不能消除双方军备竞赛由数量向质量的新发展,以及它们在各地区的争夺。对抗仍是两国关系的实质。美苏今后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尼克松辞职已经九年了。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982年初作了一次民意调查,评选最佳和最差的总统各十名,尼克松被评为最差的总统之一。在美国,人们对尼克松在国内事务和外交上的作为,褒  相似文献   

15.
冷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45年到 1 991年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中 ,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对峙。东南亚地区就是美苏角逐的一个重要舞台。整个冷战期间 ,东南亚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无一不深深地打上了美苏冷战的烙印。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二战胜利到冷战完结这段时间 ,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一第一个时期是 40年代后半期 ,即从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爆发。在这段时期里 ,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和政策核心主要是中国 ,东南亚在其外交天平上相对较轻。美国一直忙于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对东南亚地区较少顾及 ,对东南…  相似文献   

16.
里根政府上台已经三年多了。里根政府从美苏争霸的全球战略出发,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里根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也从属于这一目标。非洲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虽然不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和拥有美国及其盟国所必需的战略矿产资源等原因,对美国有着“日益增长的重要性”。里根政府对非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而美苏对抗的思想则贯穿于里根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之中,成为这一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主线。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来,俄美战略武器谈判进程充满了各种波折变化。俄罗斯国内政治因素,诸如政治运行机制、社会政治思潮、利益集团等因素对俄罗斯战略武器谈判的立场、策略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俄美战略武器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建全球战略稳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时期,以“反导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为标志的世界战略稳定,虽然主要适应了美苏争霸世界的需要,但对防止核武器扩散和爆发核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冷战后,特别是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谋求建立新的全球战略稳定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长远看,当前美国的极端单边主义安全战略没有出路。国际社会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合作,才是确保世界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剑津 《东北亚研究》2009,(3):3-5,27
9月11日,美国对外宣布做好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的准备。美国同意与朝鲜直接对话的原因在于:急于在外交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拖延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但美国同意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并不意味着美国对朝政策发生改变,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六方会谈模式。此次美朝直接对话即使进行也难以达成具体的成果:实际上,奥巴马政府仍未做好与朝谈判的准备;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达成成果绝非易事;对朝不满的民众意见将影响政府的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对南亚三国的访问,提升了美印关系,加强了与孟加拉国的经济合作,并逼迫巴基斯坦军政府还政于民。以克林顿南亚之行为起点,美国南亚政策也从“平衡外交”调整为“重印轻巴”,通过提升美印关系;开展战略对话,拉拢印度,以期借重印度实现美在南亚和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将南亚纳入其全球战略框架。一、历史回顾美国南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主要是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受美苏在南亚地区角逐的影响和制约,按不同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冷战时期,“拉巴抑印”。这一时期,东西方冷战,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斗争。在南亚,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