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唐时风 《台声》2006,(7):65-69
阎延文博士历时10年,终于完成“台湾三部曲”(《台湾风云》、《沧海神话》、《青史青山》)的创作,真可谓10年磨一剑。那么,“台湾三部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阎延文在创作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处理历史小说的“正说”与“戏说”矛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阎延文博士。美国汉学家盛赞“台湾三部曲”记者:我知道您刚从美国宣传《青史青山》回来,能跟我们说说此行的见闻吗?有没有什么让您感动或印象至深的事例?海外华人对这本书的反映如何?阎延文:我这次是受全美中国作联的邀请到美国进行文学交流和访问。早在2003年,《台湾风云》…  相似文献   

2.
感谢     
白丁 《协商论坛》2007,(3):61-61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44年了,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出来之后,雷锋,他如今还能感动中国吗?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44年来已被不断重复。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护送带小孩的大嫂回家;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5):25-25
已经连续举办3年的“感动中国”活动在给观众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到了进行思考追问的时候。至今“感动中国”还没有用文字将自己的评选标准公之于众,“感动中国”的入选人物没有背景、身份、职业、地位的界定,甚至也没有国界的限制。2003年“感动中国”的入选人物有来自日本的尾山宏律师,当时很多人特别是网友都很不理解,“难道中国13亿人都选不出10个人,非要选个日本人不可?”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5,(3):11-12
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2月17日揭晓。刘翔、任长霞、牛玉儒、桂希恩、孙必干、袁隆平、田世国、徐本禹、明正彬、梁万俊成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获得“感动中国”集体奖。央视主创人员介绍说,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仍旧是以“感动中国”为评选标准,“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多么不同,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起的责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相似文献   

5.
宸晶 《当代广西》2006,(5):14-16
2006年的日历已翻过些许页,可是在很多人的脑海中,2005 年的很多感动依然留在这里。今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届“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带着2005年这一年春夏秋冬的阳光和细雨,更带着沉淀在心里的那一份感动,获奖者向我们走来,他们分别是魏青刚、丛飞、黄伯云、李春燕、洪战辉、陈健、邰丽华、杨业功、王顺友、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当我们被“感动”这两个字眼又一次唤醒的时候,才发现“感动”离我们是那样的近……  相似文献   

6.
杨立宪 《台声》2005,(6):24-25
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刚过,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又展开为期九天八夜的大陆访问行程。这是宋楚瑜56年来首次的故乡之行,所到之处受到祖国大陆同胞的热烈欢迎和高规格礼遇,令宋楚瑜一行人十分感动。大陆的巨大变化和民众的精神面貌更令他们兴奋和备受鼓舞,为宋楚瑜此行增添了信心。同样,宋楚瑜在岛内排除万难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并展开大陆行的举动也令大陆民众感动,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宋楚瑜大陆行首站选择西安祭拜黄帝陵进行“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来看,从宋此行一再旗帜鲜明地表达亲民党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  相似文献   

7.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开始全力打造的一个,以具有震撼性人格力量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品牌。它以“感动”为标准梳理过去一年中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连续四届都获得了较大成功,感动国人。这样一个活动,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力量让众多的中国人内心震撼,泪水涟涟? 为探访“感动”的源泉,本刊专访了2005 年度“感动中国”总导演康锐和连续四届担任“感动中国”节日制片人的朱波,他们的讲述给了我们再一次的内心湿润。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必然的,还是不可理解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修正主义的?林彪、“四人帮”诽“富”颂“穷”,鼓吹“富则修”、“富则资”,使人们提“富”则惧、提“富”则避,时至今日,这种荒诞无稽的理论仍在阵阵袭扰着人们的思想。“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吗?”“这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吗?”“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吗?”这一个个“?”,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缠绕。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明确的回答。所谓“先富”,是与后富相比较而言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经常有老师这样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听懂了。”“听懂了吗”,一句看似极为关切学生的话语,多年来曾让学生为之感动,也曾让许多教师为之效仿。殊不知,学生真的听懂了吗?会不会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为此,在课堂上,“同学们,听懂了吗”可否换一种问法?“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从表面上看,这是言语的变换,实际上,这一变化,变出了角色换位。从教师角度看,既考虑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还可以使教师重新思索自己课前的预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学生角度看,既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快速回顾,…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在公众面前亮相的10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把人们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有的才略过人、声名显赫,有的却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平常的奉献。然而,他们共同奏响了一首当代国人的《正气歌》。但人们在感动之余。不由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说他们感动了中国,那又是谁感动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 “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生活……”品品歌词,就不难发现,除了害怕同居或婚姻(两个人生活)外,人们也怕在人群中“讨生活”。“容易吗?!”这一口头禅的流行就足以体现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过现代化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累,不是手提肩扛的累,而是心累。国的这两面作为,我们千万不可简单地视为“两面派”。求同存异,共同的利益哪一方部不会视而不见。这一原则如果运用到人与人之间,则可得出结论:是假想敌吗?实为同情兄也! 不同的时代期待并造就不同的人。现代中国,更多  相似文献   

12.
“孃孃,你们家的水沟里都长满浮萍了,”吾成刚指指果树旁的水沟,“浮萍要拿来喂鸡,我来捞一点可以吗?” 我笑了,“可以,吾成刚,我们家的兔子不吃浮萍。” 吾成刚转身回家,很快就拿着一根头上绑着金属网的竹竿回来了。他把浮萍捞起来,倒进放在水沟边的竹篮子里。  相似文献   

13.
小小一只“马桶盖”,引发人们对中国好产品的诸多期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为什么常会爆出国人在海外疯狂采购的新闻?这说明,财富日益积累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迈入对中高端产品迫切需求的时代.面对消费升级的时代,“浙江制造”也应顺势而为,告别“低小散”,走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4.
感动之后,常常会有行动——反省与思考,关怀与利他的行动……往往都是在“感动”情绪被激活之后发生的。所以,天津残疾人事业的明天,让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我既讲《焦点访谈》,又讲《感动中国》,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节目。16年前我加盟《焦点访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和它一起走那么久。《焦点访谈》是让人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让人们托付的一个节目,也是让人信任的一个节目。中国的老百姓对《焦点访谈》的那种期待和肯定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16.
“有关心理问题?为什么选择和我聊?你认为我会有心理疾病吗?”刚起个头儿,还未将话题展开,电话那头的声音已经警觉起来,明显带着抵触情绪。“这个话题倒出乎我的意料,采访我的记者每次总是问我公司最近搞得怎么样、效益如何、队伍管理有什么新举措,还没有人关心过我们当老总的心理健康问题呢,我比较感兴趣,挺感动的。”“据我看,保安公司老总中间,起码60%的人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心理问题肯定有,但我没分析过,你们有良策吗?”保安公司老总心理问题的探寻,是本期“心理健康”策划选题的一项内容,当记者带着诸多问题向各位公司老总讨教时,大家的…  相似文献   

17.
蓦然回首,人们发觉除了在影视屏幕上,不知多少年没有再亲眼目睹过骑兵风采了,中国还有骑兵吗? 在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地方,白云下面还有马儿在跑……  相似文献   

18.
当接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融媒体采访任务时,我很为难。想象中,公安英模大概是常常接受媒体采访的,英模子女大抵对采访也是驾轻就熟。他们会向我透露真情感吗?作为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融媒体采访,文字、视频一个不能落,精彩内容、视觉冲击一个不能少。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可怎么办?要挖掘感动,先了解对方;要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人们对如何理解“和谐”概念甚为关注。许多文章以孔子的话“和而不同”来诠释和谐,并认为主张和,不主张同,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这就涉及和谐与共同的关系问题,和谐与共同是互相排斥的吗?不同就一定和谐吗?黄楠森就此提!出了看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话是否能理解为“君子要和不要同,小人要同不要和”?不能。孔子“要同”的话也不少,如“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如此,儒家还要世界大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20.
现身说法     
“五一”节前几天,我被老家接二连三的电话打得晕头转向。先是老母亲打到家里来的。“放假回来吗?”我说不一定。“忙啥呢?”得值两天班,然后打算静下来写书,或者出去旅游。“你没事吧?”没事,这不挺好的吗?“哦……”母亲似乎很犹疑地挂了电话。第二天,弟弟又发来短信。“过节争取回来一趟吧,妈想你了。”不会吧?昨天才通电话的,再说妈刚从我这回去不久……我满腹狐疑。“‘五一’放假一定得回来看看!”大姐的电话直接拨到了我办公室,口气硬朗,不容置疑。表哥在电话里说得很委婉,称舅父身体欠佳,想见我一面……“老同学,你没事吧?哎呀,能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