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婚姻法是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准绳。随着它的公布和施行,将进一步肃清资产阶级特别是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残余,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将更加普遍地实行于全国。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缩  相似文献   

2.
杨堪 《法学论坛》2005,20(1):46
自从婚姻和家庭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后 ,就和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婚姻家庭。由婚姻和血缘关系所构成的家庭 ,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单位乃至生产单位 ,是社会的细胞。以婚姻为前提而构建的家庭 ,承担着生育、抚养、生活、生产、教育乃至社会保障等许多功能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备受政治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及教育家的关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婚姻家庭的传统 ,历代王朝为此而制定了许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礼法律典。近代以来 ,从孙中山领导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到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家庭,是婚姻家庭制度的内在要求。婚姻双方的愿望是白头偕老,家庭和谐是家庭制度的自身需要。和谐家庭的建设与家庭经济条件、住房条件、理想信念、兴趣爱好、邻里亲友关系等等都有关系,但其核心内容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能够维持人类关系最为持久和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就是夫妻关系。而家庭婚姻法就是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家庭婚姻法在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那么探寻我国婚姻家庭法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会有助于维系人类社会中的最稳定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我国现代婚姻家庭法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着手,探究和分析我国现代婚姻家庭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婚姻家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婚姻家庭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系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婚姻家庭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也涉及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人类的进步,而婚姻家庭法律,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  相似文献   

6.
代位继承制度是维护我国和谐的婚姻家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属于法定继承。代位继承为维护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能更好地保障个人的合法财产。代位继承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代位继承制度存在一定的缺憾,制约了财产的流转,使之无法与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相平衡,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家庭、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张若寒 《中国司法》2010,(5):98-101
婚姻家庭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解放,婚姻家庭形式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除去以往的传统婚姻形式之外,协议同居的情况愈发普遍,正不可回避地冲击着传统婚姻道德观念和既有调整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以深圳为例:一份社会学者对深圳市民所做的调查表明,64%的被调查对象对协议同居持肯定态度,其中,认为有了爱就可以同居的占22.8%,认为恋爱关系确定了就可以同居的占41.2%,对协议同居持否定态度的占36%。而据学者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在我国对婚前性行为的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分别有33.4%的男性被调查者和17.5%的女性被调查者承认在登记结婚前曾有过性生活。  相似文献   

8.
以婚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关系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发展。从古至今,各国来对婚姻家庭关系尤其对夫妻财产的立法极为重视,将夫妻财产作为其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是从古时候开始就有着重视婚姻家庭,从封建社会的附属制度,到近、现代的夫妻平等制度,夫妻财产共同财产制、约定财产制、个人财产等制度构建并完善起来了。随着我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个人自治权的觉醒,对我国的夫妻个人财产制提出了挑战。出于夫妻关系本身的伦理性和本质特色出发,我们必须综合平衡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尤其是要正视我国夫妻个人财产制度和共同财产制度的协调发展,针对不足,做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是家庭破裂,婚姻灭亡的主要杀手,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不少专家学者从家庭暴力的根源、属性等方面入手,试图解决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至今尚无解决此问题的良策。本文试从法律救助的层面提出一些思路,共同构建幸福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10.
雷明贵 《行政与法》2010,(10):116-119
婚姻立法是对一个社会的家庭、婚姻状况现实的描述及理想表达,本文通过建国后几部婚姻法的变化,把婚姻和家庭制度放回到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中,把握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特点,理解国家对家庭这一社会设置的治理路径:从全面介入到有限度退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婚姻内涵、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形式及其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规定分析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以及其悲剧的必然性,并指出亟需完善现代婚姻家庭制度,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纽带,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由若干个稳定的家庭组成,维系每一个稳定的家庭需要和谐的婚姻关系。失去自由的人的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如何行使,婚姻家庭关系如何维护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在押犯的婚姻家庭权利及其关押机关如何保障其合法行使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因婚姻而发生。婚姻家庭法一直是传统民法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尽管它们不像《证券法》、《招标投标法》等现代经济关系衍生出的法律那么复杂,但是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公证业务先天地与婚姻继承法律关系联系在一起,公证行业高度关注和影响着婚姻、继承、家庭法律关系。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公证行业已经在调整婚姻家庭法律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了人类历史上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并说:“这三种婚姻形式在大体上与人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相适应。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这就是人类婚姻家庭形式所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群婚制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刚刚从动物界脱离出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整个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所组成的,婚姻家庭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进步文明的婚姻关系,不仅是幸福美满家庭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发展。近年来,农村买卖婚姻、早婚、换亲转亲、借婚姻索取财物等违法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此而引起的婚姻纠纷也日趋增多。据统计,农村中婚姻纠纷与其它纠纷相比居于首位。山东省嘉祥县婚姻纠纷一九八四年共四百八十五起,一九八五年六百五十二起,今年头六个月猛增至四百零  相似文献   

16.
此文从制度的层面, 对婚姻和性这一对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作出法理学意义上的分析。作者把婚姻看成一种制度性的文化, 它与性的冲突、和谐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都是在这种制度框架中展开的, 从而为正确认识婚姻的功能、局限, 婚姻与性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 作者试图找到婚姻与法律的制度共通性, 认为我们应对制度化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领域、范围等持一定客观、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一、离婚制度的沿革真正的婚姻家庭确立以来,几乎同时也就出现了。这种社会关系解体的制度。婚姻解体有的属于当事人死亡而自然解体,有的则是有婚姻存续期由于某种原因而解体,这种经过法律认可的婚姻解体制度,即离婚制度。在什么样情况下确定婚姻可以离异,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以及社会思想条件,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有关,不同的婚姻制度婚姻形态下,离婚制度也不相同。 1)古代社会的离婚制度,古代的婚姻制度属专权婚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7,(1):94-95
婚姻家庭是民商法中最为传统又最寓时代感的内容。是古老又现代的永恒话题。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演变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9.
传统理论认为婚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且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两性生理差别为婚姻的自然基础,并且是婚姻的前提。但是当我们发现无法改变同性恋者强烈的自然倾向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怀疑所谓的两性基础并非婚姻的前提呢?历史总有其合理性,本文试图从婚姻的历史演进中寻找婚姻的起源及性别基础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钡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