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阐释公平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必须充分分析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题中之义。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隔离、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杨静如 《学理论》2009,(5):120-121
农民作为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能否保障其权益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中心问题。然而事实说明农民在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等诸多方面,严重落后于城市居民,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在指出农民权利缺失的同时,提出重塑农民利益获得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赵振奎 《学理论》2013,(10):19-20
从马克思哲学角度阐述了在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迫切需要公平正义,只有公平正义理念深刻植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只有协调好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内在的关系,正确处理阻碍公平正义的不和谐因素,解决好贫富差距过大,地区间的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等,关系到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维系社会的安定团结,更好地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制度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合理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对和谐社会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一生中不断探索怎样在中国实现和谐社会取得过伟大的成就,但也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他在长期的探索基础上形成了系列的包括社会和谐的构建目标、构建主体和构建关键的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全面正确把握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10月12日各大报发表了全会公报。公报说,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社会公正,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公正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首要价值目标和重要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试析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实,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新定位,实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芳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一文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合作,两者双向互动。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公民社会是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政府与公民社会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协调。城乡巨大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工业优先、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农民分散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孙桂莉 《学理论》2012,(24):37-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良趋势.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这对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党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理论的提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领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目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存在诸多难题;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6.
周全德 《团结》2008,(2):24-26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且精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朴林  胡惠英 《理论探讨》2005,4(3):104-107
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应当把维护社会公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着眼点;把有效发挥政党功能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措施;把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实现党领导和谐社会构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呼应,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走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下大气力在全社会进行把干部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中来,走出种种认识误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克服“当今社会不和谐”论有同志认为,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当今所处的社会是不和谐的社会。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实践证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6年,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不容否认,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5)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健康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引发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方式和体验的关系;健康人格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促进、实践落实的作用。因此健康人格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途径与有力的保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