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21,(7)
正荀子曰:"人生不能无群。"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自然也不会例外,其工作岗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交往活动会更多一些。那么,面对各阶层、各群体,领导干部应该根据哪些原则与他们打好交道?沟通与协作是共赢的关键。要实现共赢,必须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和彼此之间的协作来实现。言能听,道乃进。倾听是最有效的沟通。医生和患者、老师和学生、领导和下属等都需要相互倾听。倾听是对倾诉者的一种充分尊重,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的前提。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听取吸纳各方意见,做到兼听则明,才能急他人之所急,明他人之所难,更好解决问题。人心齐,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必须做到"五慎": 一、薄礼面前"慎微".有些人以为人家送来的礼很薄,笑纳亦无妨.其实不然.不少干部犯错误都是从贪小便宜开始,一点点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最后跌进深渊的.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薄礼面前要"见微知著",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以来,贵州省委主要领导在全省经济工作会、全省脱贫攻坚表彰暨秋季攻势总结电视电话会等多个场合强调,要推进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政策设计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科学决策。工作部署要周密细致,可操作性强。干部培训要确保每项政策的出台都要及时、到位地让干部弄明白、理解好,提升执行力。监督检查要夯实各级抓落实的责任。追责问责要严肃责任追究,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须担当、失责必追究。  相似文献   

4.
张吾乐在省纪委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大力度各级政府的领导同志,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凡是中央要求做到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做到了,才能带好领导班子,才能管好下属、亲...  相似文献   

5.
正平时机关或组织沟通中,领导讲得很少,是因为他认为基层下属会认真体会,偏偏基层下属没有认真体会;基层下属讲得也很少,是因为他认为领导应该明白,偏偏领导也不知道。中层处在了讲得都很少的高层和基层之间,需要发挥沟通上下、贯彻执行的作用。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在实际管理中,一般高层跟中层讲话都是这样的:"老高,这件事情你注意一下。""您放心,领导,我一定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奢望别人能做到。所以,正家风首先要做到正己修身。要有"一颗红心向着党"的忠诚,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担当,还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清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倘若领导干部公私不分,心存杂念,凡事不管对错只论亲疏,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联系哈尔滨市工商系统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我认为,要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不能"打快拳",不能"一阵风",要"长流水不断线",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五个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这"五个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关键少数"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一、深刻领会"五个过硬"的重要意义,提高打造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9.
青年干部在跨越式发展中肩负着神圣使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省纪委一直在探索一条既要干部干成事,又要干部不出事的有效途径。那么,青年干部如何做到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风浪的考验,既能干成事,又不出事?我认为要切实摆正五个关系。一要摆正"公罪"与"私罪"的关系,做到一心为公、廉洁奉公。省委书记李鸿忠对此阐释得非常深刻:"凡为官者,私  相似文献   

10.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只有把群众关心的问题了解清楚,掌握社情民意,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而理顺群众的情绪,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达到这一目的,基层干部应做到"五实":  相似文献   

11.
宗和 《廉政瞭望》2014,(6):48-49
一个领导的难点并不是工作怎么傲,而是如何与部下沟通。要了解下属,使用下属,首先就要赢得下属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正调查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客观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和分析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但是,现实中少数地方和干部却疏于调查研究、疲于调查研究、虚于调查研究。鉴于此,要真正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增强调查研究的效果,就必须做到"五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会议实现领导意图,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方法。作为领导者,你不可能不开会。你的咨询、决策活动,要依靠会议;你的工作部署,要依靠会议;你与下属、同事的交流、沟通,要依靠会议。可以说,没有没有领导参加的会议,也没有不开会的领导。领导者不能患“好会症”,上“开会瘾”,应尽可能地少开会,做到没有明确议题的会不开,没有充分准备的会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的会不参加。当然,总有一些会是非开不可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会议取得成效,组织好会议。要保证会议的成功,必须做到“十戒”:一戒无关人员入会。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严格审查,不能让与会议议题无关的人员参加,不能让对会议议题不熟悉、不关心的人参加。无关人员对会议议题不负任何责任,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据调查,半数以上的职场人士感到自己的上司沉默寡言,大部分人都因这种沟通困难感到困扰。当上司不愿多说话时,下属通常感到手足无措,甚至自咎于"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失去了他的信任""沉默是不是一种无形的惩罚"。对职场男性来说,由于男人的骄傲与尊严,这种沟通的沉默壁垒不仅难以攻破,反而会越筑越厚。要攻破壁垒,营造零障碍的沟通,就要正确认识"沉默综合征"。大伟的上司沉默寡言,下属做对的时候吝啬夸奖,  相似文献   

15.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要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家规家风,是民族素质的折射,是社会风气的基础,是政治清廉的条件,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干部与下属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密切?胡锦涛同志说得很明确:“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是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又是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充分体现。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办公条件的改善,信息化的进步,在不少地方和单位,领导和部属之间的距离远了,谈话少了,感情淡了。实际生活告诉我们,干群关系是在干部与群众的日常接触…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二师三○团安委会、工会做到安全生产"五到位",以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为团场生产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一是做到领导到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把手责任制,连  相似文献   

18.
组织部是党委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评价组织部工作的成效是看组织部使用提拔的干部是否优秀、是否是执行力强的干部。组工干部执行力的终极体现是做到知人善任,这就要求组工干部既要会识人,又要善用人。组工干部的识人能力体现在会识别执行力强的干部,而用人能力则体现在善于将执行力强的干部放到适合的岗位上。组织部不光是找到执行力强的干部,更重要的是要把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即做到人岗相适。执行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过程中,组工干部要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应当做到“五要”:一要有执行的激情。激情源自于热爱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同下属谈话,不仅要讲究用语艺术,还要选择恰当时机,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依笔者之见,领导同下属员工谈话,不妨试试把握好以下八个时机:一是当下属新来单位或新换岗位时。不管下属新到单位,还是新换岗位,都是他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定会有一种新鲜感、新追求和新目标,也必定会产生"从头来""好好干"的念头与想法。领导如此时能因势利导,稍作单位或岗位情况介绍与分  相似文献   

20.
今年,涪城区以"五点半课堂"为载体,倾力锻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全员参与,锻造"业务通".每周一、三、五下午五点半,围绕党建、干部、人才等常规业务和"两学一做"等重点工作,采取"人人登台讲,大家共同学"的方式,由部领导讲理论、中层干部讲业务,一般干部讲操作,突出"以讲促学、共同提高".以考促学,培养"多面手".坚持点评与互评,部领导就课题选择、课件制作、授课内容和效果等进行点评,其他干部进行评议.同时,分阶段开展业务知识和内部管理制度测试,测试结果作为"月考评、年考核"的重要依据,做到"人人精讲、个个真学".持之以恒,当好"排头兵".提前制订课程表,实行个人讲课台账动态管理,不以任何理由取消既定课程安排,如遇主讲人无法参加,则依次递补.课堂开设以来,已连续开展41期,无一期取消,最晚一堂课在晚上九点半开讲,践行"说了就算、干就干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