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俊华 《四川党史》2003,(1):32-33,31
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作为第6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为四川农民运动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促进了四川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四川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农民协会和自卫军。在与敌斗争中,农民自卫军贯彻毛泽东的对敌斗争策略,牵制和打击了四川的反动军阀和团阀势力,支援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和四川的顺泸起义。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浅析毛泽东与四川农民运动的关系。一、毛泽东为四川培训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曾先后主持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参加“三大”的张国焘回忆说,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一个新问题——农民运动,是“这个农家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张说:毛泽东向大会指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认识的来源,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的认识奠定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毛泽东对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 ,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义 《党史文苑》2007,1(1):48-50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认识的来源,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的认识奠定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粹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外学术界曾经对"毛泽东与民粹主义关系"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就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待民粹主义的态度作了简要述评,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在国内外巨大压力下造成的,并非是民粹主义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毛泽东绝不是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杨丽 《学习论坛》2004,20(3):34-35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发展农业、促进农村工业化以及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争取、动员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都重视农民问题,都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继承毛泽东的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了毛泽东农民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表哥,尽管文运昌大毛泽东9岁,不过两人长得特别像,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他们认错。1925年毛泽东以养病为名,悄悄回到湖南韶山,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听说毛泽东回至4韶山,反动军阀立即派兵来抓,结果在文运昌机智勇敢的掩护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农民观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泽东、邓小平都从主体高度评价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都将农村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突破口。他们的有关农 民理论都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 继承毛泽东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 了毛泽东农民观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正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极为注重农村调查,正是由于对中国当时社会情形有着透彻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才能在"众人皆醉"的社会氛围中,号准中国农村的脉,准确把握革命规律,从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期,毛泽东就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既重视读"有字之书",又重视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争取、动员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都重视农民问题,都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继承毛泽东的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了毛泽东农民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是被中国革命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生成理论对影响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形成的四种主要变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正是在旧制度的崩塌和各个行动者之间不断的冲突和竞争中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历史的、社会的和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本文回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革命和教育实践,提炼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农民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思想,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农民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1960年冬,湖南华容县生产队长贺凤生到北京向毛泽东告御状。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当年曾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韶山地区农民运动。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贺凤生。贺凤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见毛泽东就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倒了出来:“主席,您晓得农村现在的情况吗?晓得下面刮‘五风’吗?晓得现在有些干部作风坏吗?您想不想听听这些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哇,我正需要听听这方面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要真实情况,不要掺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有贺晓秋的儿子才有这么好的礼物送给我。”贺凤生不假思索地掏出一摞子大跃进集体食堂油印餐票递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农民起义、土地革命、人民公社等一系列运动,使中国农民的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人民公社化搞了二十年之后,农业生产率却低于1952年农业合作化以前的水平。毛泽东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的第三步完全失败了。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农民不可能在传统农村中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农民革命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连仁 《理论学刊》2003,2(6):16-18
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革命论 ,长期以来人们看法不一。本文把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 ,毛泽东提出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动力、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等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对农民教育的认识,对今天求解农民教育问题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