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王晓杰 《法制与社会》2012,(26):284-286
在行政程序法治的视野下,突发公共事件各个生命周期对政府治理行为提出了相应的程序要求:同时,紧急行政权的不同机制中有不同的程序内容.为了建设法治政府,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完善紧急行政程序,需要对紧急行政行为进行程序规制.  相似文献   

2.
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江必新 《法学研究》2004,26(2):3-16
紧急行政权是应对紧急状态的必须的权力;不同宪政体制下紧急行政权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有着自己的逻辑结构;紧急行政权的设置与行使应当而且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规制紧急行政权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同时要注意各种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自由裁量权视野下的紧急监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立军 《北方法学》2009,3(3):80-90
法律自身的局限性与犯罪侦查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决定了紧急监听的立法确认有其必然性。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紧急监听制度的考察为我国紧急监听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我国将来在进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当建立紧急监听制度,同时,为了防止这一措施的滥用,必须加强对紧急监听的法律控制,为此,在将“紧急情形”法定化时,还要注意事后追认、紧急监听未获法官认可的法律后果等配套制度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一个政治社会的制度框架,通过并依据法律组织起来,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而制约绝对权力。在众多的公共权力之中,行政权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从摇篮到坟墓,行政权的扩张几乎关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使得人们对它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在众多的控权模式中,行政诉讼制度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它既是一项法律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长沙、株州、湘潭)城市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受到长株潭城市群观念困境、体制困境、制度困境等诸多因素制约。本文运用府际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政治行政体制的特点和公共危机管理合作的原则,提出从公共危机管理合作机构系统、法律与政策合作系统、善后合作系统三方面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合作模式的建议,以期促使长株潭城市群走出观念、体制和制度困境,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维平  全永波 《时代法学》2006,4(3):20-26,43
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并实施应急法律规范,来调整紧急情况下的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为此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民权利进行界定,明确界限、建立程序制度保障和救济机制,以寻求突发公共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事件中公民权利的保护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平 《河北法学》2006,24(11):77-82
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并实施应急法律规范,来调整紧急情况下的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为此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民权利进行界定,明确界限、建立程序制度保障和救济机制,以寻求突发公共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浅析行政权与审判权相逾越问题李季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已建立并执行着依法行政和依法审判的法律制度。然而,实践中行政权与审判权相逾越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试对行政权和审判权相逾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办法。一、行政权与审判权相逾越现象(一)行...  相似文献   

9.
2012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全新引入的紧急仲裁制度由于其高效性、兼容性等特质为仲裁前权利救济提供了保障,体现出对权力制衡、均等保护等重要法律价值的追求,已逐渐成为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主流制度并在权益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紧急仲裁制度的缺失需通过明确规定仲裁前临时措施、授权仲裁庭发布临时措施和构建紧急仲裁制度来保障当事人的法律利益。  相似文献   

10.
曾竹 《行政与法》2006,(9):73-75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目的理论是构建该法律制度的基础和实施该法律制度的指导。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应包含三个目的:人权保障、司法权监督制约行政权、正当程序保障。三个目的都应统一在正当法律程序制度当中,通过这一制度平台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Emerg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is a necessary power for dealing with emergent situation. Although different emergent administrative powers under different constitutional systems are different in content, they share the same logic structu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emerg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regulation of law. The regulation of emerg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requires for the adoption of various measures with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values. Translated from Faxue Yanjiu 法学研究 (Case Journal of Law), 2004, (2): 3–16.  相似文献   

12.
陈海嵩 《时代法学》2008,6(4):19-26
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各个部门法都提出了诸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环境法自不例外。自然灾害法和环境法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但两者都涉及到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这正是目前在自然灾害防治中所出现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环境法律问题,具体包括:次生环境灾害的防治、紧急行政权力对原法律秩序的改变、不可抗力对法律责任的免除。解决前述问题,需对相关法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紧急救治权与医疗欠费的矛盾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救治权是我国卫生法规定的公民在患病急危时,有得到医师紧急抢救的权利。而在当前却存在日益增多的急诊欠费与紧急救治权之间发生矛盾的案例,严重妨害了患者的紧急救治权。如果仅依靠追究医师的法律责任来解决该矛盾,只是治表之策,而建立急诊欠费的补偿机制才是根本对策。因此,应当通过社会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会员制度,医院共同参与建立“医疗欠费共担基金”,政府建立紧急救治欠费补偿基金,聘请律师对恶意欠费依法追缴等对策保障患者紧急救治权。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行政裁决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行政裁决制度的范围呈缩小趋势,这一方面与误认为行政裁决制度破坏了权力分工原则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行政裁决被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关。行政裁决制度符合我国宪法上的权力分工原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必要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制度在解决私法争议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强,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争议彻底等优势,保留行政裁决制度并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应当借鉴日本的当事人诉讼制度来建立我国的行政裁决诉讼制度,以解决行政裁决争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在所有行政权力中,最具侵犯性、对公民人权和法人权利威胁最大的就是行政强制权。就国内的现状,过去和现在最不受约束的就是行政强制权的滥用。《行政强制法(草案)》的出台,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政府行政强制行为,彰显了“法治”性,“契约”性和“人本”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对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究竟需要构建一门什么样的行政法学科?当今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这个命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控权”和“服务”。行政法是一部“控权法”加“服务法”,是控制行政权的法,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的法。控权和服务是双向的,共同构成了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两个支点。  相似文献   

17.
论机关诉讼--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一个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太高 《河北法学》2005,23(9):31-33
机关诉讼是指由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行政机关权限争议的一种诉讼类型.机关诉讼不仅符合司法最终解决纠纷的法治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弥补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缺陷,进而引导我国行政组织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行政自由裁量的“自由”与“不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铸 《行政与法》2004,3(6):69-71
尽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扩张为有识之士所担忧,但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赋予行政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当然,这种裁量的自由是法律控制下的自由,超出法律界限的自由将不复自由因此,为保证法律赋予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初衷,自由权力的行使应受到权力和权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吴传毅 《时代法学》2010,8(5):53-57,66
行政法学界与法史学界观点不同,一般认为行政法是近代以后才产生的,古代社会没有行政法,主要依据是行政法必须与民主政治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一认识有失偏颇。行政法理当是行政管理法,自从有国家存在的社会就有行政法的存在,只是不同时期赋予了行政法以新的内涵。古代行政法主要是官僚机构组织法;近代行政法主要是行政权力控制法;现代行政法主要是公权私权平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