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先后击毙约40名日军将领。1938年夏,日本陆海军沿长江进犯,7月31日,率舰队溯江作战的海军少将加藤仁太郎遇伏丧命,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个在中国战场阵亡的日军将领。9月4日,空军中将小笠原数夫座机在湖北孝感上空被中国空军击落。华北方面军第二十师团参谋长杵春久藏陆军少将8月20日在山西运城被打死;华中派遣军第一○六师团饭诼国五郎陆军少将在9月3日赣北战役中被击毙。1939年6月,陆军中将田路朝一在安徽南部被击毙。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陆军中将在驰援昆仑关战役时被炮…  相似文献   

2.
上高会战     
《黄埔》2016,(1)
正上高会战(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日本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第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我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第34师团扎进我4个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滨田以下日军  相似文献   

3.
杨奇 《春秋》2015,(2):28-30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12月底,日军派兵进驻山东,青岛、济南等相继沦陷。日军很快占领了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渗透,妄图蚕食山东。与此同时,在华北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接连失利,向南溃退,山东危在旦夕。1938年9月,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带领下,挥师东征,渡过黄河,挺进山东,经过浴血奋战,一次次粉碎了日军围剿的图谋,最终成功进行了绝地大反攻。  相似文献   

4.
“台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帝国主义扶植下产生出来的分离主义“怪胎”。起源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以“天皇投降诏书有假”为借口,纠集一些台湾亲日士绅、汉奸,搞所谓“台湾独立自救运动”,以抗拒中国政府接收台湾,阴谋宣  相似文献   

5.
沙平 《八桂侨刊》2004,(6):56-56
1943年10月,史迪威将军率10万中国驻印远征军向缅甸日军发起大反攻,以雪当年兵败缅甸之耻。为配合史迪威的行动,1944年5月6日,由卫立煌将军统率的20万国内远征军亦向盘据滇西一隅的日军发起强大攻势:先是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数百架战斗机、轰炸机组成的强大的战斗机群,卷起一天飓风,向怒江西岸呼啸而去,俄顷,在被日本吹嘘为“滇缅路上的直布罗陀”的松山、“东方凡尔赛”的高黎贡山,冲天升起的烟柱汇成一天血云,死神开始向日军张开了翅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打开了!  相似文献   

6.
《传承》1995,(3)
1945年6月:涠洲岛人民起义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投降后,日军孤立无援,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驻在北海涸洲岛的日军主力被抽调到其他战场,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日军和台湾籍伪军。惨遭日军躁路达6年之久的澜洲岛人民决心揭竿而起,讨还血债,光复国土。...  相似文献   

7.
《春秋》2020,(3)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部分侵华日军仍不甘心失败,拒不缴械投降。驻扎在禹城附近的日军渡边四十七师团一三一联队山峪大队所属8个中队全部收缩到禹城火车站,并企图在此负隅顽抗。为了彻底消灭这股残敌,1945年10月上旬,渤海军区党委遵照朱德总司令"迅速前进,缴获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的命令,组织肖锋(旅长兼渤海二分区司令员)、曾旭清(渤海二分区政委)率领的警备六旅配合渤海军区代司令员袁也烈、政委景晓村率领的特务一团、二团、骑兵大队向沿津浦路的平原、禹城地区敌伪据点进军。从10月14日至12月11日进行了外围拉网战,连续拔除30多个伪军据点。12月30日,我军将困守禹城车站的798名日军包围起来,发起进攻。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寇120名,击伤160余人,俘敌大队长山峪悦二郎以下大尉军官5名、中尉5名及士兵500余人;缴获重机枪6挺、轻机枪15挺、八二迫击炮2门、掷弹筒18个、步枪500余支、汽车20辆以及敌仓库中的粮食、被服、军毯、子弹及其他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下旬,有百余名日军乘军车轿车由卢沟桥出发,到广安门外,要强行进入北平。守城部队是二十七旅六七九团第一连。当时王连长电话请示团长,随即率领本连,由天坛快速赶往广安门,分别占领广安门左右城头,监视城外日军之行动。此时有一日本军官,上城与我守军交涉,一言不和,被第一连赵排长用刺刀捅下城去。团长刘汝珍也赶到广安门指挥。日军数十人和两辆轿车正进入瓮城,团长下令,向城内外日军射击。进入瓮城之日军,确如瓮中之鳖。我城上士兵居高临下,手榴弹不用投掷,将铜环挂于手指上,向下一丢,落地即炸。我大开眼界。城头守军,用机枪向广…  相似文献   

9.
《传承》1995,(5)
1941年10月:欧致富血战黄烟洞1941年10月,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夕,调集重兵接连对我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以便巩固其占领区,抽兵投入东南亚战场。驻华北的敌第三十六师团汇同第四、第六混成旅,合击设于太行山中部的我八路军总部和黄烟洞兵工...  相似文献   

10.
罗 喜多永男以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 的身份从事间谍活动,为日本海军提 供密码设备。1944年至】945年间,日本谋194,有·1报机构策划私执行了用约6000个珠港前几个刁携带燃烧炸药的气球袭击美国的破海军军官还在坏行动。旧,即在日军偷袭珍一名在夏威夷的日本美国舰只活动的手犷报。间谍档案(十五) 日本谍报活动揭秘@李新  相似文献   

11.
吴昌华 《黄埔》2007,(5):38-41
第二十三章 淞沪抗战 张治中请缨杀敌   1937年8月13日,侵占平津之敌又从东海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侵略,史称“八·一三事变”。8月9日,日军两人乘军用汽车向虹桥飞机场猛冲,因枪杀中国士兵一人,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晨,日军即以此为借口,从日租界和黄浦江的军舰上,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前,卢沟桥的狮子亲耳聆听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的第一声枪响,台儿庄的焦土、平型关和沪淞的鲜血见证了中国军民那些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的历史真实。"中国人的胜利,就来自这血光闪烁的枪炮声里……"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13.
正发生在1945年8月的"夏北战役",是山东夏津全境解放前的一次战役。也是解放夏津县城的前奏。夏北战役的主要战斗,包括夏津七屯、二屯、三屯与小张庄战斗,主要是发生在李楼和后七里屯之间的围歼战。这次战役,歼灭日军96人,创下八年抗战在夏津境内一次击毙日本鬼子最多的记录。最近访问了李楼村的陆连生、李希海、李希彩、李希勤、李希普、李希菊等几位老人,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笔者讲述了这次战斗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1939年11月,在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击毙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开创中国抗战后首次在战场上毙敌中将的纪录。此后很长时间内,日军不敢以一个大队为单位深入敌后根据地。精心设伏歼敌雁宿崖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共2万余人,分多路开始了对我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的冬季"扫荡"。与此同时,在日本军队中素有"名将之花"盛誉的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被任命为侵华日军  相似文献   

15.
忆五井激战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我所在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临朐县的五井镇遭到了驻青州、临朐城的日寇和伪军的突然袭击。我广大指战员奋起迎敌,英勇战斗,取得了全歼来犯之日寇和击毙伪军一百二十多名的重大胜利。这一歼灭战,不但对向我鲁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的敌人起了牵制与打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励了广大民众的抗日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因此,被当年十一月三日的《大众日报》誉为「山东抗战两年来的最模范的胜利战斗」。一九三九年初春,会师后  相似文献   

16.
<正> 他,是解放军驻五指山某师一位并不富裕的军官; 她,是出身在五指山黎族贫穷家庭的一个孩子。于是,一位军官与一个孩子的故事在五指山麓演绎,军官奉献出的是爱心,孩子升腾起的是希望……孩子的处境深深触动了唐仁安的心,他对小女孩的父母说:"让孩子去上学吧,没有钱,我来资助!" 军官名叫唐仁安,1989年,他在  相似文献   

17.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当兵的人,大多服役二年退伍,超期服役三年五年也都要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哪怕是军官到了一定年限,一样转业到地方工作。然而,在部队就有这样一群人,不穿军装却在部队工作了一辈子,老了退下来.由于政策的因素,退休后需要回地方安度晚年,他们就是那些默默为国防建设奉献一生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福建省军区后勤部人事劳动办公室正是担负驻闽部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的使者。  相似文献   

18.
苏鲁秦 《群众》2012,(3):88-88
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及其继续暴行的手段,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日军第16师团老兵东史郎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哭喊着的支那(中国)人被装进邮袋中,西本(日本兵)点着了火,  相似文献   

19.
吕德润 《传承》2010,(25):40-41
史迪威1904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是年21岁。此后42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战功卓著,荣升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在40多年的军职中,他曾先后在中国任职达13年。曾任美国驻天津军官、美国驻北平使馆武官等职,其间五次来华,最后一次是二战期间。史迪威在华的10多年中,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事件,加上他能讲流利的中国话,了解中国官场和社会情况,被人誉为"中国通"。  相似文献   

20.
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党委一班人将党委机关自身作风建设看作是凝聚兵心、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大力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赢得了广大官兵的一致拥护.支队党委被总部党委评为先进党委.支队连续4年被总队表彰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