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龙年话龙     
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被称为龙氏.传说伏羲教民结网、发明八卦,女娲炼石补天、搏土作人,他们都是人首蛇身的龙.东汉武梁祠石壁上有"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的画像.又传说炎帝为女感神龙所生,帝尧为庆都感赤  相似文献   

2.
羲皇故都     
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三皇(伏羲、女娲和神农)之首的伏羲氏之都,被称为“秦皇故都”。中华民族从远古时候就崇拜伏羲、女娲,称他们为“人文始祖”,并在今河南淮阳建人祖庙以隆重的礼仪祭祀他们。这座被称为“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在淮阳县县城北1.5公里处,前庙后陵,它是按照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修建的宫殿式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3,(2):60-60
神龙腾去,灵蛇又来。在中国人看来,蛇主吉运、旺财富,故蛇又称祥蛇、灵蛇,俗称“小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龙与蛇关系密切,在中国被认为华夏远祖的伏羲与女娲,在《山海经》中被描绘成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中国现存文物中很多汉唐壁画、画像石、砖刻和绢画,都有关于伏羲与女娲龙蛇相配图画。龙蛇之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关于盘古开辟天地、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神话的源流,学术界曾进行过探讨。有的认为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的神话“本在苗族中盛行”,因而说它起源于苗族,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一书里肯定和发展了这一观点;有的根据南方崇信盘古等理由,断言盘古开辟天地神话产生于南方;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盘古与槃瓠,伏羲(女娲)与槃  相似文献   

5.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皇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伏羲桑梓"之称。  相似文献   

6.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皇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伏羲桑梓”之称。而大地湾遗址、麦积山石窟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盛景,更是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有这样两位兄妹人祖,他/她们就是伏羲和女娲。有关他/她们优美的传说和记忆,可谓开辟了中国历史的创世纪。后世的人们循着这一故事,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其中被广泛关注的是多有发现的汉墓砖画中的伏羲女娲像。特别是在山东、新疆一带出土的砖画像中,每有栩栩如生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在这些画像中,其中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的画面引致人们广泛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始祖对秩序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中国标准产生的标志,还有人强调它严谨有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书里,关于史前时代的说是丰富多彩的。传说中较为著名的人物女娲、黄帝、尧、舜、禹等,都能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找到他们的生活痕迹。晋城东浮山北谷中即有“娲皇窟”,传说此处即为女娲炼石补天处;伏羲氏与女娲是兄妹,又是夫妻,吉县城北庖山顶有伏羲故宫;有巢氏曾教人构木为巢,传说他的栖息处即在石楼县的石楼山上;传说祝融氏在山西境内修筑过两座城,一在汾阳县城西,一在左权县城北;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的地方有座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又叫谷城,传说为“神农得嘉谷之所”,而隰县也有一座谷城,传说为“神农尝谷之所”。黄帝被奉为华夏祖先…  相似文献   

9.
古老西华百业兴杨盛道,李龙生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西华县,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始母女蜗就在这里活动过;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史书记载,女娲氏是六七千年前活动在西华一带的氏族部落首领,她始...  相似文献   

10.
女娲与娲皇宫李霞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叫女娲的人头蛇身的女神,她有四大功劳至今仍为民间所乐道:一为补天。远古之时,天塌地陷,女娲炼出五色石,以补苍天;二为造乐器。从那时起,人类有了娱乐工具;三为造人。据说她与兄长成婚,孕育了人类;四为斩杀祸害天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传伏羲诞生于天水,创制了历法、八卦,教人渔猎饲养,倡导男聘女嫁,发明乐器歌谣,开启了民族文化之源。甘肃天水是伏羲女娲的诞生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公祭伏羲由来已久。始于春秋时期,明朝形成定制。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举办首届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古神话中精卫与夸父、女娲与伏羲、嫦娥与后羿、黄帝与嫘祖嫫母、大禹与涂山氏以及湘妃、简狄、刑天等女神与男神形象的对比,可以看出女神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早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抗争和悲剧性。从上古神话中女神形象身上,不仅能看出女性在上古历史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同时还能预见出后世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先秦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苗族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伏羲与女娲。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外学界对苗族早期历史进行了诸多考证。可以说基本形成共识:苗族为中国最古人种之一,参与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一系活动。  相似文献   

14.
苑利 《思想战线》2001,27(3):116-117
旱魃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旱神,女性,又名女魃.她不是黄帝的女儿,也不是女娲.我国华北地区逢干旱时,民间均要举行不同类型的"斩旱魃"仪式以祈雨.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特定的认知范式密切相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其实就是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与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之争.中国许多少数民族认知范式的核心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同母所生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是亲密的亲人和伙伴,人类与自然都不是世界的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超越和凌驾于人类和自然之上的、冥冥之中主宰人类和自然命运的一种神秘而又无处不在的"力量",其化身便是用现代汉语话语系统表述的"神灵".因而.这些少数民族不是"实体中心论"者(即人类与自然都不是中心),而是"虚体中心论"者(即左右和决定人类与自然的"第三方力量"是中心).这种生态哲学观采用的是"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蕴含着独特而非凡的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为我们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实体中心论"走向"虚体(非实体)中心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古琴斫艺     
正准确地说,古琴的名称只有一个字——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琴之所以又被叫成古琴,是在20世纪初西方乐器被引入中国后,为了强调其在中国传承的亘古深远性,从而形成的一种称呼。事实上,"古"字于古琴而言,也是当之无愧。从口传史角度追朔,古琴可追溯到人类始祖伏羲氏时期,"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从文字史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人类生存状态中常在的"欲有"和"缺乏"这对矛盾外化为社会基本矛盾,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现代迈进。中国作为后发转型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注意防范片面的资本动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以人为本,回到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标的现代性转型道路上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天水的地方社会传统中,伏羲的形象大概可以归纳为先祖和山神,而对于基督徒来说,伏羲则是偶像。从伏羲的多重形象与乡村基督徒的信仰实践中,可以看到对同一文化符号的不同理解,以及呈现在符号意义解读上的丰富和多样性,也反映出不同人群之间多样的互动关系,有助于从断裂与延续的过程中去理解中国乡村基督教,并进而丰富对文化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