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急剧变化的十年,其变化势必对21世纪亚太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围绕这十年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一、90年代前期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随着80年代末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受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变化。90年代前期东南亚在政治方面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主导下,“热点”问题基本解决,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冷战结束后,东南亚…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引起各国广泛关注.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进步,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两难冲突变得日益尖锐和无法回避.水污染、荒漠化、沙尘暴、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和气候异常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整个人类,对国家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俄罗斯在保持生物圈的全球性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俄罗斯目前的环境状况问题日益突出,这里着重对其维护生态安全的措施加以分析,希望对我国治理环境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城市一极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的“四小虎”。各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如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城市化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东南亚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但首都一极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城市首位度①较高。1950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人口仅为150万 ,到1990年就达到850万 ,1995年已经接近1000万 ,占国家总人…  相似文献   

4.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城市化 ①(urbanization)成为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时期 :城市人口不断上升 ,比例不断提高。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由20世纪60年代的22.7% ,70年代的25%上升到80年代的28.4%和90年代的35.5%。印尼从60年代的16%上升到90年代的35.4% ,马来西亚从26.6%上升到53.7% ,菲律宾从30.3%上升到54.2%等 ,其中新加坡上升得最快 ,在60年代就达到100%。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具体增长情况详见表1。但是从横向比较 ,东南亚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与1995年…  相似文献   

5.
滕海键 《西亚非洲》2006,385(7):58-62
生物多样性对于非洲国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非洲国家一方面积极地回应、参予并推动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与进程,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在国内采取了诸如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建立保护区、鼓励地方参予等措施来保护其生物资源。非洲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是非洲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非洲国家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3~2004年东南亚经济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加剧。2003年 ,东南亚经济继续呈现复苏的态势 ,不过 ,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尽相同。2004年 ,将是东南亚国家政权更替 ,经济重组和区域整合的关键一年。一、2003年东南亚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 ,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起伏。1997年东南亚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各国经济普遍陷入严重衰退 ,1999年和2000年却出现快速复苏或强劲反弹 ,而到2001年多数国家经济又急转直下 ,甚至呈现负增长。2002年后 ,东南亚经济再次出…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东南亚各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东盟经济共同体已于2015年年底建成。工业化建设作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与之"相扶相随",成为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大幅提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城市病",且城乡发展日益失衡。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东南亚国家粮食、工业原料、就业机会、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然而 ,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开发中使用的扩大种植面积、移民垦荒、增施化肥农药、开发森林以及刀耕火种等生产方式 ,虽然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却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一、东南亚农业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东南亚国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 ,与其经济依附性、人口压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的依附性。东南亚国家除泰国外 ,在二战以前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长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2005年,在许多国家政权平稳过渡之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区域一体化均取得新的进展。展望2006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一、2005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东南亚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国家的热带雨林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主要热带雨林区之一,盛产柚木、铁木、红木、檀木、乌木等贵重木材。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这些木材的需求剧增,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的局面,致使整个东南亚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严重地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环境。本文将综述东南亚各国过度砍伐森林的情况及所引起的后果、各国政府采取的对策及其成效、真正解决问题的出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