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展望国防大学王纯银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战时期,美国一直把朝鲜半岛视为反苏反华反共的前沿阵地,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长期处于剑拨弩张的状态。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关系呈现出起伏、曲折的发展态势,仍然...  相似文献   

2.
析论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与和平统一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在冷战结束十年后仍然没有能够统一 ,其症结在内部。朝鲜和韩国还没有走出冷战的阴影。朝鲜半岛要想实现统一的愿望 ,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朝韩内部要重新定位相互关系 ,其次为驻韩美军寻找出路。统一的路就在自己脚下。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代,朝鲜半岛问题的性质已经与冷战时期大不相同,它既取决于南北关系又受制于大国因素,从而构成了朝鲜半岛问题最根本的特点。中美两国的半岛政策及如何界定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核危机的出现使中美双方政策互动得以真实体现,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因双方间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识而实现了初步协调。但两国因维护和平稳定的出发点、理论和实践依据及具体实践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彼此间对朝鲜半岛问题战略和策略的分歧。尽可能确保中美两国在战略层面上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各自作用的顺利发挥和朝鲜半岛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4.
世界体系的长周期理论为世界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循环序列构成了世界政治的长波周期,以此考量东亚体系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大致可分为礼治体系、条约体系、冷战体系和后冷战体系四个阶段。从后冷战时代的视角审视,构建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中国应当遵循利益原则、权力原则和制度原则,积极发挥大国作用,以构建一种新型的东亚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玉山 《东北亚研究》2003,(2):22-26,43
由于地缘的、冷战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原因,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常常会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及整个东亚国际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与缓和、朝鲜半岛解决进程中的国际化与非国际化、朝鲜半岛邦联制或联邦制统一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我国台海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的外交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风云迭起、动荡加剧,成为朝核危机的又一场续曲.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朝核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冷战、爆发、升级和僵持固化四个阶段.朝核问题是冷战遗产、安全保障和朝鲜国家发展战略三位一体的宏大工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朝鲜依然愿意选择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让步.但从长远看,朝鲜核战略已经明显呈现双轨化倾向.未来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将受朝核问题的发展、美国的对朝政策、朝鲜国内政局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等要素的重要影响.中国与朝鲜半岛利益攸关,在朝鲜半岛新一轮危机到来之前应该调整好外交政策,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7.
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需要思路的调整,即要从仍然在相当范围内起作用的冷战思维的误区中解脱出来。从我国的角度,需建立分析朝鲜半岛问题与我国的利害关系的理论坐标,这就是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目标。只有把朝鲜半岛问题置入到我国东北亚区域战略的框架之中,我们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它对我国的影响程度,进而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提供路径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形势及中国政策分析于美华一、新时期朝鲜半岛形势美苏两极对抗格局结束之后,朝鲜半岛暂呈现出"冷和平状态",积极的变化有五点:(一)朝鲜半岛南北方为推进同大国的关系作出不懈的努力,各有所获。一是,韩国同俄、中建交,率先冲破了冷战界线。二是,朝鲜积...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作为唯一保留冷战结构的地区 ,其变化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2 0 0 0年 6月 15日朝韩最高领导人会晤平壤后 ,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鉴于朝鲜半岛形势的特殊及复杂性 ,半岛在摆脱冷战机制的过程中 ,周边相关国家任何一个战略选择上的变化 ,都会对朝鲜半岛形势产生重大影响。2 0 0 2年朝鲜半岛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导致半岛形势乍暖乍寒、大起大落。一是朝韩“6 .2 9”海战在令人担忧之际又见缓和希望。 2 0 0 2年 6月 2 9日 ,朝韩发生海上武力交火 ,双方伤亡严重。诸多专家预言朝韩几年来的和解局面将为之毁于一旦 ,朝…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对峙成为国际社会一个挥之不去的热点,与总体趋向缓和的东亚局势很不相称。近年来,有关各方正谋求以新的和平机制取代停战机制,最终实现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已成为当前世界所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1.
12.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