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建引领,激活了这座千年古邑,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正在崛起。位于黔中腹地的瓮安,是千年古邑,也是红色革命老区。这里发现了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红军长征也曾四次经过这里,在瓮安召开的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如今,瓮安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36%……  相似文献   

2.
正在追与赶的发展实践中,瓮安人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绿色跨越。瓮安,被周总理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殊功。瓮安,曾发生过"瓮安事件"牵动着中央、省、州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心,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永远奔赴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相似文献   

3.
正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歼灭战"。红色瓮安,这里曾经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誉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前夜。红色瓮安,在"脱真贫、真脱贫"的理念指引下,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瓮安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  相似文献   

4.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6):32-33
正在贵州高原的第二梯级地带、乌江中游、黔南北部,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瓮安。在这里,气候温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称为生命曙光的瓮安动物群化石享誉世界,以水东宋氏为代表的千年土司文化璀璨夺目,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彪炳史册,世界上最大的砖木结构戏楼猴场千年古邑大戏楼翘楚黔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界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朱家山风光旖旎。自然、人文、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红色、土司、龙狮文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瓮安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旅游"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县域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6月15日,小雨,撑着伞走在瓮安县猴场古镇的青石板上,古色古香、街市林立、绿茵环绕,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格外清新。红军长征曾4过瓮安,其中途经猴场3次,猴场会议更被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猴场人传承长征精神,突出"千年古邑·记忆草塘",  相似文献   

6.
蒋映生 《当代贵州》2014,(35):42-43
正2014年12月31日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瓮安县猴场镇召开"猴场会议"八十周年的日子。八十年前,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刻,红军长征来到瓮安,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被称为"伟大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在瓮安,工农红军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正是这种鱼水之情,形成了强大的力量,使红军打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强  相似文献   

7.
金志靓  顾桥 《当代贵州》2016,(42):50-51
正近两年,瓮安县97个村级党组织实施了"支部创带工程",培育党员致富能手1363人,带领14201名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24元。82年前,红军爬过擦耳岩,激战垛丁关,强渡乌江天险,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周恩来同志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今天,红色瓮安以党建扶贫为抓手,绘制作战图,步步为营,逐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截至目前,瓮安县已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700人,实现3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和9个贫困  相似文献   

8.
<正>千年古邑,何以一展雄姿?红色瓮安,如何实现崛起?瓮安以实践作答:抓党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抓好党建这个最大的政绩,聚焦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瓮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引领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实"党建+",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如今,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跻身全省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光辉岁月,红色华章。70年前的春天,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即将取得伟大胜利,国家和民族命运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在西柏坡,党中央科学分析形势,敏锐把握机遇,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执政赶考的历史使命,毛泽东铿锵有力地提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牢记"赶考"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这场历史性考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立足红色遵义的国有文化企业,遵义演艺集团深耕红色沃土、挖掘红色元素,积极适应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历时5年精心打造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为传承红色基因做出贡献。"很唯美、很精彩、很震撼!""大气磅礴、跌宕起伏、红色炫目!""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教育意义!"……近段时间,每晚8点,由遵义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都会在遵义市汇川区艺术中心上演,一次次带给观众心灵的鼓舞与震撼。  相似文献   

11.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24):28-28
从瓮安县城出发,汽车在36米宽的旅游观光大道行驶20分钟,便可达到猴场古镇。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发达;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奏"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为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这里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素有"千年古邑、黔中明珠"美誉的猴场古镇,在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推动下,正在打造宜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拍摄好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文艺精品、大型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遵义市打造集历史、文化、影视、旅游为一体的遵义古城影视文化基地,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地标正在崛起。"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生长在贵州的人,对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一点也不陌生。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无疑是红军长征这篇英雄史诗中最壮丽的章节,遵义是红军长征从黑暗走向黎明的伟大转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文旅融合、文化科技融合,加大长征文物保护力度,让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焕发时代光彩。1月15日,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进行首次试演的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亦是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旅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正中部跨越、西部转型、东部崛起、北部突破,十大工业成绩斐然,遵义正在酝酿一盘发展大棋。这是一座红色的城市。遵义始终把坚持红色传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伟大的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的浸润下,800万遵义儿女坚守初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书写"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遵义故事,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之地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正贵阳—惠水—罗甸—平塘天地奇观星空探秘之旅游览有"东方洞穴博物馆"之称的大小井风光;探秘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验神奇的天文奇观;感受田园风光的惠水涟江大坝,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都匀—福泉—瓮安不忘初心之旅从都匀秦汉影视城的古色古香,穿越到福泉古城的平越记忆,再到瓮安草塘千年吉邑来一场红色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70年砥砺奋进,神州巨变。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恢弘铺展。同庆新中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从本期起,《当代贵州》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推出系列报道,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特别是贵州各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动人故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蓓 《当代贵州》2010,(9):90-90
进入猴场红色文化新村:走转折之路、游长征广场、瞻伟人行居、睹女杰风采、观土司署衙、探贵州历史、览黔中文化、看龙狮表演——行在瓮安,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景,更多的是沉浸于一份回归自然,感知历史的心灵栖息。  相似文献   

18.
正初秋时节,记者来到瓮安经济开发区,眼见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里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高速运转的流水车间里,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工作,强劲发展气息扑面而来。瓮安经济开发区作为"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产业园之一、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的30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目前,总规划面积已拓展至182平方公里,规划总投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国庆黄金周,红色成了贵州旅游的主色调。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在赤水市四渡赤水实景实战体验园,在黎平……这些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外景地,随着《伟大的转折》在央视1套黄金时间热播后,剧火了,贵州的红色旅游也火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江西红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不畏牺牲、攻坚克难,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个精神高地,树立了一座座红色丰碑,谱写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成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