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载体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精神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项重要任务。把他们培养成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要以先进文化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前社会的复杂形势,原有价值评价体系受到冲击,警察院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警察院校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和树立警察院校学生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1.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2.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均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指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采,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存在着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教育的现象,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未能更好地培育和升华。因此,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社会实践、精心组织策划、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精神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创造力,那么,这个民族、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培育人的创新精神、创造力,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美育是人的自由精神的培育,自由精神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从美育的高度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存在忽视对学生自由精神的培育、缺乏人文关怀和过于强调模式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等问题,其结果是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正确理解美育的精神,用美育的精神诠释、改造我们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 ,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因此 ,公安院校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有效对策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教育环境为背景,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而理念的更新则是提高民族精神培育实效性的关键,即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要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性与时代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化功能,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性格,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规范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化功能,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性格,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规范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当今 ,日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正冲击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面对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面临着新挑战 ,通过提高“文化自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综合国力等手段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文明背景下得到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为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必须长期从以下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一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二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三是通过有效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雷锋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之中,大力挖掘作为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的雷锋精神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揭示作为宝贵育人资源的雷锋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时代新人的培养规律,探究雷锋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实践路径,旨在大力培育能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明确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地位、作用,搞清当前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同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三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必须营造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根本目标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