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继本世纪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之后,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下世纪人口问题的重点。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老年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面临人口老龄化,首先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西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坏;关系到广西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否,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广西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又是全国石山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自然灾害最严重,国家重点扶持的省区之一。全区81个县(市)中有49个贫困县(市),其中属国家定点扶持的28个,属自治区定点扶持的21个,面积13.33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多万,分别占全区总数的56.34%和3415%。贫困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1978年,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2100万人,占当年农村人口的70%,约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10,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的大…  相似文献   

3.
试析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问题联研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人口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质量,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及战略意义。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些认识。一在...  相似文献   

4.
云南是一个集民族、贫困、山区、边疆为一体的省份,总人口4375.6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即占33.5%;全省80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约60%的贫困人口是少数民族人口。这些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物质技术基础低,自然经济比重高,贫困人口比重高,文盲半文盲比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全省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以上,人均耕地仅有1.1亩,而且相当一部分是靠天吃饭的“雷响田”、山坡地,按农村生产力水平,现有耕地只需约1350万个农村劳动力即可耕种,农村约有75…  相似文献   

5.
小额信贷效果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广西聚居着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共17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38%。有49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到1997年底止有366万农村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帮助贫困妇女摆...  相似文献   

6.
广西这几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由1990年底的1000万人减少到1996年底的486万人。但是,目前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难度很大。所剩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缺上、缺水、缺电,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而且,极端贫困人口多。全区年人均纯收人低于300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仍有150万人,其中有2.6万户13万多人居住在四面不档风雨的茅草屋里,一些农户甚至还居住在岩洞里。要在2000年以前解决这48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光靠他们…  相似文献   

7.
一是城乡体制分割与二元结构。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城镇化程度低以及农民贫困人口多,是三大头等重要的问题。以农村贫困问题为例,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按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25元计算在9000万人以上,全国35%左右的县为赤字县,2003年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实际仅增长3.8%,使本已较低的增长率又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居住有彝、回、苗、壮、水、白等25个少数民族,共10.1万人,占曲靖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占宣威总人口的7%,其中彝族6.8万人、回族1.8万人、苗族0.4万人。全市少数民族占30%以上的民族村(居)委会有26个,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村(居)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相x,J滞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比较低,在全市的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很大的比重。截至2006年底,少数民族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668—924元)有3.6万人,占全市低收入人口的13.2%;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到去年底就结束了,预计去年可以解决800万农村 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去年底全国农村未解决温饱 的贫困人口还有26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将减少到3%以内。剩下的2600万贫困人口中,一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社会保障对象;另一部分是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特困人口,他们的温饱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解决。  从 80年代中期迄今的十多年间,我国通过大规模扶贫工作,解决了 2亿多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30. 75%下降到 3. 7%…  相似文献   

10.
任重道远     
从云南实际出发,今后全省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生产力水平低,贫困程度深。1999年底,全省还有5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50%。按国家初步拟定的新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约有1125万。2000年底,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还有160多万人(不合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残疾贫困人口 65万)。 (二)异地搬迁人口数量多,搬迁任务重。扶贫攻坚阶段确立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需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 50万。争取在中央支持下, 2005年前计…  相似文献   

11.
摘要贫困地区是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的集中区。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平衡、人口环境压力、城乡差异等,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而且贫困地区自身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集中;处于初期开发建设时期,矛盾集中;政府财政困难,统筹能力有限;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低。是构建和谐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全国22个地区,其中云南省有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这三个地区占据了云南70%以上的版图;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占全省总县(市)的57%;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650多万人,绝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流通不畅,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开发和发展商品生产难度较大。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拥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13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占全国…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总面积6000平方公里,地下是煤海,地上是林海绿地。全旗有11个民族,人口15万,其中蒙古族9372人,其它少数民族人口23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6.5%,是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截至2001年9月底,全旗GDP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28.2%;财政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59元,同比增长15.7%;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元,比2000年有所增加。目前,全旗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4.
王镇 《传承》2012,(13):60-61
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好帮手,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栋梁之才。没有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支撑,就难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低。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和谐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既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又是党和国家民族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计划生育问题,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60年代,国家在汉族地区提倡计划生育,但“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作普遍宣传”.70年代,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进入酝酿阶段.这一时期,国家更重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并逐步在全国推行,但“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这就是说,在人口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要逐步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少…  相似文献   

16.
秦琴 《人大论坛》2014,(3):61-61
习总书记多次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个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扶贫任务更为艰巨。干部驻村帮扶,是一只直插基层的有力帮助之手,是帮助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整合资源,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印度在公共政策与反贫困方面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人口约为世界人口的14%,而贫困人口却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37.6%(世界银行,1990)。1993-1994年期间,印度的贫困人口达3亿2千万(印度政府,1997)。因此,即使是在今天,印度仍将“保证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高”纳入其大规模经济发展进程中。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否认印度自独立以来在通过重新分配,以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成千上万贫困人口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印度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素质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宏观战略?印度为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家庭这一层次上,采取了哪些微观政策?这些政策的…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大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人口密度比发达地区要低,但却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贫困人口,而其贫困人口又几乎分布在民族山村。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很多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能等目前尚无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而低层次的平面垦殖,结果必然是单位面积的产量率低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固然可采取多种措施,但关键还是要改变以往广种薄收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深度开发土地资源来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居住的一些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摸索深度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方式,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天柱县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纳提 《中国发展》2009,9(5):65-68
中国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北部地区的趋势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包括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能在改革时期从农业增长中获得的利益有限,并且这些地区现有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边远的乡镇和农村,特别是山区。该文从当前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地域特征、资源秉赋条件等现实出发,提出有利于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首位。聚居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壮、瑶、苗、侗。他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他佬等11个民族,其中,他始、毛南和京族是广西的特有民族。广西地处祖国边睡。经济尚欠发达,解放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比较快,但在人口与经济协凋发展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探讨和研究广西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贯彻’‘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以及对促进全区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