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新年贺词中如此说。"河长制"是2016年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词。全面推行河长制,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贵州为探索河长制做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河长制"为"河长治"提供了法律保障,让贵州真正做到"管好水、护好水、治好水、用好水"。"看!这儿还有一群鱼。"顺着湄潭县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贺洪强手电筒所指的方向看过去,鱼鳞反射出的光在黑夜中若隐若现。贺洪强带着河道生态管理综合执法队的队员夜巡湄江,他们要重点巡查的是河道周边可能潜藏的毒鱼、电鱼、网鱼等非法设施。"以前我们这里的河道是‘几管几不管’的状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河长制度历史悠久。在汉代以前,为了化解水资源的分配问题就诞生了半官方性质的河长——"渠长""陂长",负责水资源的分配和渠道陂塘的管理与维护,并延续至今。今天河长制不仅在水资源配置上继续发挥作用,更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当前"水多、水少、水脏、水浑"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当前我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同时,其具体落实也必须依靠制度建设。从"河长制"的运行情况来看,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建设需要从完善"河长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建立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相似文献   

5.
正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铜仁市以"民心党建+X"模式为统揽,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有效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根据中央和贵州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关文件精神,2017年5月,中共铜仁市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修复"美酒河"流域生态,到全面推行"河长制";从成立全国首家生态保护法庭还"贵阳水缸"红枫湖碧波,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全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出台实施,到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  相似文献   

7.
正交通是发展"助推器",是经济"大动脉"。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关注点。交通是发展"助推器",是经济"大动脉"。2015年,贵州实现了"县县通",2017年,将实现"村村通",2019年,还将实现"组组通",这是贵州交通发展的三大里程碑,是建设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三大支撑。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关注点。以贵州银行为例,2013年,贵州银行专门成立了交  相似文献   

8.
<正>一、贵州推行"河长制"的治水成效(一)治水组织机制逐步完善,形成庞大而有效的治水网络体系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的组织机制建设工作,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挂帅省级总河长。为了对涉水部门的权责分工和业绩考核实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分配,以五级河长体系和四级"双河长制"、设立河长制办公室、召开河长制部门联席会议、实行多部门综合执法等组织机制建设为突破  相似文献   

9.
从"富饶的贫困"的"贵州现象"到奋力追赶的"贵州新现象",未来,贵州将在新国发2号文件的重磅支持下,创造新的"黄金十年",走向共同富裕,实现贵州崛起.深切关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近30年的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近日对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0.
正来到毕节市大方县兴隆乡马过河,碧波荡漾、水清景美,让人心旷神怡。自2017年4月实施"河长制"以来,兴隆乡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实现了水更清景更美。马过河在兴隆乡境内,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达15公里,也是该乡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前几年,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体净化能力遭到破坏,水质一直低于Ⅲ类水质。从去年5月开始,兴隆乡加大力度实施河道整治工程,马过河就是其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北京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精神,按照中央河长制意见要求,学习借鉴外省市治水管水经验,全面推进河长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促进河湖生态建设和保护,带来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治水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正从《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出台,到探索施行第三方治污、河长制、生态区域补偿等新机制,贵州赤水河流域环境质量逐年向好,荣获第二届"中国好水"优质水源称号。赤水河,是一条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不仅是长江珍稀水生物的生命库,还造就了绝佳的酿酒生态环境。时光流转,赤水河畔兴起了茅台、土城、丙安、大同等一大批古镇新城,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更是现代史上辉煌的军事篇章。2月4日,在"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暨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17日,随着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京举行揭牌仪式,贵州携手高通正式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继高通手机芯片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合作后,此次贵州与高通"联姻",被视为服务器芯片本土化合作实现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抢占全球大数据资源,有望重塑中国数据中心产业格局——这一次,贵州又抓住了"先机",在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中扎扎实实地又迈出了一大步。这已不是第一家国际数码巨头牵手贵州,2015年6月11日,美国苹果公司就与贵州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在全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3月3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贵州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结合实际细化推进,确保"三项制度"全面、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电能力大飞跃、服务水平大提升、电力体制大改革,在绘就多彩贵州的画卷中,谱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华章。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弯道取直、换道超车,跑出"贵州速度"、冲出"经济洼地",撕下贫困落后的标签,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  相似文献   

16.
陈香琳 《当代贵州》2023,(29):38-39
<正>南明河是贵阳市民的母亲河,近年来,贵阳市不断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强力推进南明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夏日傍晚,漫步在贵阳市南明河畔,芳草萋萋、杨柳依依、鱼翔浅底,孩童尽情嬉戏,游人沉醉其中。在这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背后,凝聚着一群巡河人的默默努力。他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在南明河畔留下净美的足迹,用执着和汗水守护南明河生态。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维护二科的工作人员王连友,就是这群巡河人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贵州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不断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大生态战略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通过立法、强力推进河长制和联合执法等措施,实现了河清景美,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构筑了强大的生态屏障。贵州是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历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开发工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纵深推进法规体系建设近年来,贵州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贵州省河道管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规模速度双增发展当代贵州:都匀拥有许多特别的"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第一批综合试点,全省唯一、西部第三的2015年度中国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省唯一"中国宜居城镇",贵州首个"全球绿色城市"及"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这些"贵州唯一"如何得来?吴丹:这些"贵州唯一",来自于过去五年全市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贵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起点上,检视过去,我们体验了贵州发展的"加速度",见证了贵州赶超的"精气神"。2010年,贵州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从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贵州经济增速已连续2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三位,经济发展实现了在西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