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案情]2012年10月24日,林某因业务繁忙委托朋友李某代为存款。林某将5万元现金及信用卡交给李某,要李某代为将该5万元现金存入信用卡内,并将信用卡密码告知了李某。次日,李某依约去银行代为存款时,查询发现该卡内尚有人民币10万元存款,顿生歹意,不仅未将5万元现金存入信用卡,反而将卡内存  相似文献   

2.
周多 《研究生法学》2008,23(5):80-92
一案例及其法理思考 2001年11月27日,原告施某向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申领了牡丹信用卡一张,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随卡附有6位数的密码。原告在牡丹信用卡个人申请卡中申明,保证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履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同。此后,被告按约进行多笔交易。2001年1月25日,原告委托本单位会计张某存款,因张某事先知悉原告的信用卡号,凭此卡号,存入原告信用卡现金15000元。  相似文献   

3.
张新 《天津检察》2008,(2):55-56
2007年9月8日晚20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伙同张某在本市某大学校园内,冒充新加坡人来津旅游,以借被害人的银行卡进行汇款为名,对被害人刘某实施诈骗。首先,犯罪嫌疑人借用被害人的手机假装和他人联系,让他人把钱汇到被害人的银行卡里,而后犯罪嫌疑人又向被害人谎称钱已经汇到其银行卡内,要求和被害人一起到银行取款机上查账,然后趁被害人查看银行账户的时机,偷看了被害人的信用卡密码。后犯罪嫌疑人借口用被害人的信用卡作抵押住宾馆,将被害人的信用卡骗到手,同时骗取了被害人的诺基亚5300型手机一部(经鉴定价值人民币1316元)。当日,犯罪嫌疑人在银行的取款机上从该银行卡内取走现金5200元。  相似文献   

4.
周卫 《中国检察官》2007,(11):67-68
2005年7月12日.周军一伙经事先预谋,由周军在成都火车北站以同去新都为由将打工返乡农民张隆芬骗至成华区512建材市场大门附近乘坐熟人的车辆。在车上,周军一伙采用丢包诈骗的方式,将张隆芬现金2100元、价值1109元的TCL手机一部和内有12990元现金的农行卡一张骗取。同日12时许,周军同伙持骗取的银行卡和密码到附近的农行提取现金8850元。同年8月19日,我院对犯罪嫌疑人周军批准逮捕。在审查起诉时,发现本案中只有被害人张隆芬的陈述,而周军矢口否认且又无其它证据佐证被害人陈述。同时经侦查表明周军虽然曾在银行出没.但由于银行监控录像的光碟存在瑕疵无法打开,无法判断取款者就是周军,而检察机关对银行取款凭证上的笔迹鉴定表明取款非周军所为。  相似文献   

5.
王健 《天津检察》2008,(3):28-28
案例一,2003年11月15日,天津某大学学生孙某因与同学张某有矛盾而在宿舍内趁无人之机,窃走同学张某放在行李箱内的信用卡、身份证等物。后孙某持所窃信用卡和张某的身份证到银行,冒充张某并慌称密码忘了而修改密码后,取走信用卡中的130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2004年2月22日22时许,张某乘其同事王某不备,从其包内窃得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卡上存有人民币7000元。回家以后,张某告诉其丈夫路某,称其捡到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第二天,路某与张某共同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取款密码,并共同取走人民币5000元。[分歧意见]张某盗窃他人银行借记卡并提取了现金,其行为构成盗窃罪没有异议,但对路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存在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路某、张某共同构成盗窃罪,路某虽然不知道银行借记卡是偷来的,但他与张某共同试出了取款密码,积极协助张某非法占有了他人现金50…  相似文献   

7.
犤案情犦2001年11月27日,原告施某向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申领了牡丹信用卡一张,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随卡附有6位数的密码。原告在牡丹信用卡个人申请卡中申明,保证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履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同。此后,原被告按约进行多笔交易。2001年12月25日,原告委托本单位会计张某存款,因张某事先知悉原告的信用卡号,凭此卡号,存入原告信用卡现金15000元。2002年1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王府井支行某储蓄所凭压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的牡…  相似文献   

8.
周莉 《江淮法治》2014,(12):32-33
正恶意透支信用卡,经银行多次催促仍不归还,甚至更改联系方式外出逃避,日前,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方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2008年3月11日,方某在中国农业银行池州市秋江支行办理了一张金穗信用卡。此后,方持该卡多次消费、透支现金,自2010年9月起,再未还款,且变更了自己在银行登记的电话号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2006年10月4日,李某的妻子乔某以本人名义向某银行申领信用卡一张,于2006年10月13日激活该卡,持卡透支消费、提取现金,银行显示2009年10月27日最后一次还款8000元后再未还款,银行多次电话向卡主即乔某催收,其开始多次  相似文献   

10.
对一起悬赏金纠纷案的探析□刘天孔1996年9月21日晚7时许,王某将一个随身携带的黑色皮包丢失,内有“大哥大”一部,长城信用卡一张,金穗信用卡二张,个人身份证、汽车驾驶证及现金7100元。当失主发现物品丢失后,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求帮助寻找,并于...  相似文献   

11.
朱爱东 《江淮法治》2010,(18):30-31
2010年7月21日,肥西县公安局三河所接到沈某报案称:其银行卡内3900元被他人从银行取出。经查,2010年7月17日晚上,沈某将一女式小包丢失,包里有身份证、信用卡和记有信用卡密码的小本子。卡里的3900元被人从银行ATM取走。民警随即从银行监控录像中调取取款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调查走访,很快锁定庐江县同大镇人戴某有重大嫌疑。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1,(8):57-58
法官:3个月前,我在一家银行开设了活期储蓄账户,同时办理了一张储蓄卡,约定凭密码取款。谁知,我的存款于近日被他人在邻省用伪造的存折在银行业务大厅的柜台上,分3次共支取了15000元,并被收取异地取款手续费50元。我遂要求银行赔偿,但被拒绝。理由是我信用卡上的存款是否被冒领,应先由公安机关侦查,且存折并非其工作人员所伪造,其凭存折付款并无过错。请问:银行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3.
朱静芬 《检察风云》2008,(16):80-80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理财也有了"七件事":查询账户、提取现钞、存入现金、从事投资、归还欠款、银行转账、缴付账单。随着信用卡的功能日益强大,小小一张卡就可以完成理财的所有"七件事"。信用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信用卡数量已超过6000万张。但是,为了发卡成功,一些银行也存在一些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为此,信用卡消费应警惕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新京 《政府法制》2010,(8):20-20
41岁男子谷某透支信用卡22万余元,被诉犯有信用卡诈骗罪。3月5日上午,谷某受审后泣不成声。 检方指控,谷某在自知无力还款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办理银行的信用卡并进行透支,至案发前其9张信用卡恶意透支22.6万余元,经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无法归还。  相似文献   

15.
谢飞 《检察风云》2014,(22):8-9
多招骗领信用卡 在检察机关办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发现很多行为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处于无业状态。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申领信用卡,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持卡人通过虚报身份、虚构收入状况的方式以达到申领信用卡所需的资信要求,其在申领信用卡之初就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如杨某信用卡诈骗案,其因赌博欠下高利贷,于2013年2月向某银行提供虚假的工作单位、住宅地址及联系方式,成功申领了一张商旅白金贷记卡,杨某多次持卡透支消费或取现用于抵偿赌债,共透支人民币9.9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是为资信可靠的单位和个人方便购物消费,存取现金和转帐结算需要而提供的一种信用凭证。顾客可免除携带大量现金外出的麻烦和风险,方便消费购物;商户可以扩大销售、减轻收款工作量;银行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提高信誉,增加存款与盈利。因此,信用卡业务一开始便深受顾客、商户与银行的欢迎。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用卡业务更是蒸蒸日上,方兴未艾,发卡量、特约商户与存款额大增。然而,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的高风险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主要是信用卡透支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用信用卡犯罪、究…  相似文献   

17.
案名:沈某信用卡诈骗罪 [基本案情] 2010年12月28日,被告人沈某至中国农业银行某市支行分理处的ATM机处准备办理取款业务时,发现该ATM机内有一张已输入密码且仍处于交易状态的农业银行信用卡,被告人沈某从该信用卡账户内将人民币5万元转账至自己的农业银行信用卡账户内。并将该卡取走。经查,该农业银行信用卡系被害人朱某取款时遗忘在ATM机内。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0,(1):59-59
法官: 为了方便,我到招商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为1万元.该卡正面印有卡号及招商银行标记,还附有与我姓名发音相同的汉语拼音凸字,背面则为持卡人签名栏。我将信用卡交给妻子保管使用.一天,我接到妻子电话,说皮包被盗,信用卡也不见了,便急忙打电话到银行挂失,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信用卡已被他人消费5000余元,消费场所为某超市,消费签名为李某某。  相似文献   

19.
甲某生有两个儿子乙和丙,甲某在1994年因车祸而死亡,留下9000元现金和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乙和丙为争夺遗产发生纠纷诉之法院。法院将5000元现金判归乙所有,将4000元现金及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归丙所有。乙、丙当时对判决均未提出异议。1995年1月,银行摇奖,这10张有奖储蓄券中的一张中头奖,得奖金3000元,一张中三等奖,得奖金1000元。乙知道后,认为有奖储蓄券是父亲留下的遗产,因此中奖而得的4000无应作为遗产进行重新分配,应分给自己2000元。丙则认为有奖储蓄券是法院判归他所有的,属于其个人财产,因此中奖而得…  相似文献   

20.
南昌“11.11”银行劫案一度震惊全国在这起劫案中,华敏等6名劫匪开枪打死两名储户、杀死出租车司机1人,劫得银行现金人民币500195元。今年3月初,劫匪华敏等6人被执行枪决,至此,人们都以为此案将划上一个句号。然而,就在劫匪伏法1个月后,受害储户涂序华的家属一纸诉状将被劫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南昌市洪城支行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偿各种费用共50万元人民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尚无遇害储户家属状告被劫银行的先例,因此,此案一经立案,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