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视角提出解决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享受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指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一体化,并且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即健全政府问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估制度,建设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非均等化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从公共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解决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问题,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战略。本文将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列为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对当前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安全服务非均衡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基本公共安全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机制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时代性的重大社会现象。现在很多文明国家都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作为治理国家的首要政策以及公共治理的核心价值追求,以法制为基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性保障,设立专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部门,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机构保障,基于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与水平,以均等化为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这些完善的理念及有益的实践探索给我国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2016,(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定,也是新型城镇化所要解决的主题,还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措施与有力保证。从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视角来看,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公共服务普遍化、公共服务差异化、公共服务整合化、公共服务合理化、公共服务持续化等五个方面,以便使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需要,并与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还要能够适合城镇居民及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服务项目及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与设计,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多元供给机制、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坚强保障与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农村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多个经典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数字赋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据此提出三大优化路径:强化顶层设计,破除数字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立足地方特色,以产业数字化带动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促进要素流动,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7.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因此,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考察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涉及到,为何提供: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为谁提供: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提供什么: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谁来提供: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治理结构:怎样提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投资是指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公共基础设施和自然垄断行业中进行的投资活动和为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当前,由于公共投资的投资方式、资金来源,公共投资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投资运行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投资方式的制度创新、完善公共投资管理体制和构建科学公共投资决策机制等方面提高公共投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申德成 《世纪桥》2012,(11):7-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新形势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极大地增强政府的凝聚力与控制力,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和缓解社会矛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乡镇范围内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有效建设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文章利用服务主导逻辑的分析框架梳理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面临的困境,对国外公共管理学界的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梳理,探讨分析价值共创理论对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意义及适用性,并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寻求可行性方案,以期为今后公共管理领域开展价值共创相关实证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以及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社会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从横向上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是缓和当今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和当代世界文明国家社会政策的一个趋势。应本着横向上范围要适中、纵向上标准要适度的“第三方”主张,在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化,并需要有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发展制度、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做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新型中央地方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迟福林 《廉政瞭望》2006,(12):41-41
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社会公正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第一,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条件。从我国实际出发,缩小地区差距,重要的是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为此,应当按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  相似文献   

14.
论民营化视阈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涛 《理论研究》2007,(5):36-38
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地区和群体性差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它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和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分析,探索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怎样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才能实现本质的政策目标,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关问题。文章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受益均等原则、主体广泛原则和优惠合理原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四方面的歧视;消除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改革思路主要包括: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共需求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提供了路径。政府作为公共权威的代表,需要通过相关路径选择发挥公民参与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若干误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和平 《学习论坛》2007,23(4):51-54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条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或恩赐;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绝对平均,就是脱离农村发展差别的客观现实实行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一刀切”;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认为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与渠道,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所有公共服务领域都要均等化,忽视了我国现阶段实现的只能是“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均等”。  相似文献   

20.
民生中国是转型期中国的发展目标,保证经济建设与社会公平同步提高是新时期中国努力的方向。现阶段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态势不断扩大。公共政策系统内部松散、协同程度低,制约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应协同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系统,强调政策的整体功能及功能最大效用的发挥,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