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稠江街道位于义乌城区西南,于2001年成立并与义乌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近年来,稠江街道充分发挥工业开发的辐射作用,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按照“农村变社区、农业变企业、农民变市民”的要求,使“三农”工作的开展与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成效初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新型社区一是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经过充分论证,稠江提出了“三个区、三步走、一十年、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即把辖区划分为…  相似文献   

2.
义乌市的生态市创建工作始于2003年,在2005年掀起高潮。为了实现义乌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省率先达到生态(县)市目标,义乌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抓规划、抓领导、抓重点、抓督查”四大抓手,推进生态市建设。抓规划规划是纲,一个好的生态市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乌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市规划对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作用,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全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基本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并根据摸底情况,委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编制了《义乌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于2004年11月颁布实施。在市…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6,(24):63-63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2003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市工作目标。几年来,义乌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推进“创模”和生态市建设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义乌以人为本,建洽并举,打造宜商宜居生态环境,坚持把“创模”、建设生态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位于义乌城西南,与义乌市稠江街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办公管理体制,是义乌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义乌市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大批诸如浪莎针织、伟海拉链等行业规模龙头企业相继崛起。与此同时,大量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辖区常住人口只有4.2万人,而外来暂住人口却已超过10万人,加上2002年义乌市劳务市场的迁入,治安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初,开发区管委会、稠江街道办事处多次会同稠江派出所进行研究,确立了“以人为本,群防群治,建设平安开发区…  相似文献   

5.
2003年,义乌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和义乌实际,提出了2005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7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基本建成生态市 的目标,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扎扎实实地推动了生态市 建设各项工作。义乌市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义乌市环境保护局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义乌市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进口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进口不及出口的1/10,进出口不平衡明显。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探索义乌进口贸易的发展。由此,加强对义乌进口贸易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义乌进口贸易的发展现状,明晰了现阶段加快推进义乌进口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主体培育、口岸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义乌进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晓东 《中国保安》2005,(11):22-25
近来,我国安全行业出现的一个新焦点——“义乌模式”引人注目。所谓“义乌模式”是指保安服务公司为保障公民的财产安全,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在公民与保安服务公司达成协议的基础上,由保安服务公司负责护送公民财产的一种安全服务模式。据《文汇报》2005年2月1日专电:“义乌某服装公司的金老板到义“义乌模式”——保安服务公司安全护送新形式乌市区取到一笔巨款后,由义乌市保安服务公司4名全副武装的保安人员用警车将其安全护送到离市区24公里处的某地,客户当场付给保安服务公司酬金100元”。这就是义乌保安服务公司推出“镖局”服务项目后…  相似文献   

8.
王健 《政策瞭望》2023,(7):28-30
<正>近年来,义乌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RCEP、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贯彻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一体推进市场根基、通道藤蔓、制度养分建设,系统化全方位走出去引进来,全力打造“地瓜经济”义乌样板,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  相似文献   

9.
颜新文  季剑 《今日浙江》2009,(12):38-39
小商品是义乌的“名片”。作为小商品市场的商业平台,义乌国际商贸城以其科学的规划、一流的设计、现代化的建筑,成为义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8年初,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消息传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建设者之一,2000年7月至2007年8月期间曾兼任商贸城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延虎,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钱财共计人民币57万元,  相似文献   

10.
毛旭斌  过秀华 《今日浙江》2006,(14):F0002-F0002,I0001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市GDP的增长速度连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实现人均GDP54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综台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列第15位。义乌,被海内外公众评为最喜爱的城市之一。最近,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市委、市政府千2001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2003…  相似文献   

1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前些年,义乌一些农村“看病难”和“养老难”、社会机构救助形不成合力、农民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义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建立完善社保体系的呼声和要求日益强烈。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义乌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同步推进,特别是高度重视社保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困有所救”覆盖城乡的立体型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随着义乌家具市场临时过渡整体搬迁成功、义乌装饰城整合资源拓旧立新和浙中木材市场强化服务促进繁荣,装饰市场群优势凸显,商城义乌市场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年初,因义乌市整体市场布局调整需要,宾王家具市场计划搬迁。义乌市政府制订了“一次规划,临时过渡,整体搬迁”方案,决定筹建一座浙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家具市场。在新家具市场建成前,原经营单位临时搬迁到义乌市经济开发区新科路标准厂房A区过渡经营,由浙江义乌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和经营管理。日前共有营业、仓储面积近40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近来,媒体对浙江省义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进行了系列报道。没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的义乌市,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被誉为“世界超市”,“商业联合国”。义乌经验的真谛是什么?人们有多方面的解读,但义乌市党委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中国自古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说。今天,尽管官的含义有了本质变化,但官在“造福一方”中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在谈到义乌经验时说,群众的每一个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尊重和保护,市场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载有86个汽车配件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义乌—明斯克)吉利号缓缓驶入白俄罗斯热吉纳车站.这是疫情发生以后,从义乌铁路口岸开出的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它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义乌“一带一路”党建联盟的助力.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运受阻.义乌“一带一路”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复开各项准备,保证班列第一时间运行;陆港集团成立党群突击队,为班列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6,(16):F0002-F0002,I0001
今年以来,随着义乌家具市场临时过渡、整体搬迁成功。义乌装饰城整合资源拓旧立新和浙中木材市场强化服务促进繁荣,装饰市场群优势凸显,商城义乌市场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年初,因义乌市整体市场布局调整需要,宾王家具市场计划搬迁。义乌市政府制订了“一次规划,临时过渡,整体搬迁”方案,决定筹建一座浙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家具市场。在新家具市场建成前,原经营单位临时搬迁到义乌市经济开发区新科路标准厂房A区过渡经营,由浙江义乌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和经营管理。目前共有营业、仓储面积近40000平方米,经营户82户,…  相似文献   

16.
温暖亚非拉     
在充满神奇和活力的义乌,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吸引了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采购.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因市场爱上了这座城市.义乌市以开放的姿态狠抓政府职能的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让外商参政议政,与本地市民一样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一方面,全力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留住不同肤色的商人在义乌当地长期居住,让他们融入义乌市民生活圈,促进了外商与义乌市民的和谐相处、和平共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创造出了闻名中外的“中国小商品城”和“国际商贸城”。在对境外人员的管理中,今年以来,义乌市综治委和市公安局提出了“创造‘中外客商齐谋发展、中外居民共创平安、中外家庭同享天伦’的和谐社会”的理念,大力推行“境外人员融入社区”活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将境外人员的临时户口申报工作延伸到各社区,开展境外人员居住情况及公司、租房排查,直接吸收境外人员参与社区管理,让境外人员充分享受“国民待遇”,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境外人员在义乌安居乐业。目前,义乌市的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已成了具有义乌特色的亮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浙江启动了第四轮强县扩权试点,赋予义乌市(县级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义乌市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试点文件中强调:“在义乌试点成功后,浙江将比照义乌,适时扩权到所有经济强县。”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06,(23):64-65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市境内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本市户籍总人口69.74万人,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2位,被确定为浙江省二级经济区中心城市和重点扶持地区,并被列为省首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县市之一。义乌市供电局2005年末拥有固定资产5.07亿元,员工349人,2005年供电量达29.5亿kW·h,全社会用电量31.4亿kW·h,同比增长29.3%。截至2006年8月,最高负荷达682MW(网供最高负荷667MW),送、配、变主设备完好率100%,供电电压合格率99.21%。城镇供电可靠率99.82%,农村99.66%。“三新”开创新局面农村电气化建设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3月,本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提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即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个新农村电气化县,100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0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并于今年9月在全国正式启动铺开。作为一项国家投资、百姓受益的民心工程,义乌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凭借原有优势与基础,最终义乌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有幸被列入了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化的试点县,为义乌开创电网建设新局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如何围绕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紧紧抓住农电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快供电事业的发展,努力完善大电网建设,铺设好农村供电网络,做大做强镇村的低压配电网,是摆在义乌供电部门面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责任。夯实电气化改造基础早在1999年,义乌市就开始了农村电气化改造进程。1999年至2002年,农网改造。1999年开始,义乌市紧紧抓住“两改—同价”这一机遇,共投入了1.5亿元资金,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为农村电网安全运行,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20.
徐涵兴 《今日浙江》2012,(17):46-46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近年来,义乌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市场党建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三亮三定j促三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党建标准化体系,成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的“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