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西方殖民者的屠杀、奴役和抛弃不同,中国从一开始带到非洲的就是和平、文明和友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非洲的民族独立与和平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新世纪之初,中非确立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国家间平等相待、真诚友好的典范,“中国殖民论”既没有历史依据,更不符合客观事实,完全是以一种过时的殖民主义思维来看待我国和非洲关系的发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护西方在非洲的既有利益,妄图阻碍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扩大,进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沛霖 《工会论坛》2014,(3):132-133
中非关系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中非关系具有平等性、双赢性及互利性,这是由中非政治经济关系所影响决定的。当前,部分西方国家质疑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攻击中国的对非政策,"中国非洲剥削论"甚嚣尘上。其原因是由于部分西方国家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从"冷战"视角看待世界。中国与非洲友谊深厚,任何离间中非友谊、阴谋破坏中国与非洲合作的行为,注定要失败,中非关系会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中非关系:应对国际对非合作的压力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关系发展日渐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在机制上,既有的和新生的国际对非合作机制压缩了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空间,而各种涉非三边合作倡议和实践更试图直接或间接地“规范”或“引导”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价值理念上,中国模式所体现的发展道路、发展手段以及中国完全平等的对非合作方式,都被西方视作威胁,遭到歪曲和抨击.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背景下,为维护和推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夯实中非关系的基础,寻求中非关系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联合国、非洲联盟等多边机制开始积极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并逐步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趋势。中国在对刚果(金)冲突与达尔富尔危机中的行动参与,较为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对非洲安全政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在两场冲突中,中国政府通过派遣维和部队、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利用多边以及双边关系、灵活处理尊重主权完整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对冲突的缓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非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在非洲利益的进一步拓展以及西方、非洲与中国之间互动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对非洲和平与安全进程的参与必将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  为加强对非洲外交官的工作 ,增进中非友谊 ,经外交部批准 ,外交学院于 2 0 0 0年 1 0月 9日至 2 9日举办了第五期非洲中青年外交官讲习班 (法语班 )。参加讲习班的学员共 2 5人 ,其中 2 4人来自非洲 2 3个讲法语国家 ,1人来自非洲统一组织。学员中司级 5人 ,处级 1 0人。讲习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 8天在北京期间 ,参加了“中非论坛”的主要活动 ,听取了外交学院曲星、李军和王瑞华三位老师讲授的《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中非关系》和《中国概况》等讲座 ,游览了名胜古迹并观看了文艺节目 ;后 1 2天赴兰州、贵州、…  相似文献   

6.
尽管当前中非关系已经逐渐形成成熟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中非关系中的西方大国因素的影响、中非之间的差异、中非贸易问题以及传统中非友好观念的淡化趋势等因素的存在都影响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中非关系更深入地发展,中国宜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针对外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理论界的探讨成果,作者以非洲为背景,以中非关系近些年的进展为案例,提出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原则的大体构想。作者强调,不干涉原则必须坚持,同时要大力创新、适合时代变化与中国需求。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分析了中国对非外交实践的某些突破,总结归纳了这些良好先例对于不干涉原则的坚守与创新。下篇则探讨了中国对非洲和平自主能力的援助、对非洲区域组织的支持、对非洲援助的效率及监管、从政府主导的“小援外”向社会全面参与的“大援外”转变、中国外交新思路与内政新动向的对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等方面,提出了探索争鸣的若干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非经贸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47个国家投资设立了480家企业,非洲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双方在产品档次和结构、收支状况、贸易平衡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抓住非洲经济复苏的契机,用心开拓市场,中非经贸关系必将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50多年来的中非关系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双赢,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加强交流,谋求各自文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上,紧密配合,建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启动的“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一种集体对话机制。而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既是中非50年友好关系的见证,也预示着中非关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中非一直坚持构建命运共同体,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实现减贫脱贫成为了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如今的减贫合作新模式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方向,以多层次的共同体合作为主要架构,以共生性意识为行动理念,超越了西方减贫合作模式,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对外减贫合作模式的发展。中国对非减贫合作的模式创新推动了非洲减贫事业的长足进步,中非减贫合作在经济议题及非经济议题方面均出现新的发展动向,这也为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互利互助实现减贫目标提供了参考模板,有助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歌德这个“世界文学”的肇始者并没有对“世界文学”进行界定,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没有对“世界文学”的具体内涵做出说明,从而导致后世研究者关于“世界文学”提出了各种看法和主张。在一个“世界性”与“民族性”分别都需要重视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拥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建设“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13.
陈伟 《理论前沿》2006,(8):13-14
“青春创业行动”是一项以激励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就业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文章对“青春创业行动”的“四轮马车”模式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景荣 《理论前沿》2001,(15):12-13
"三个代表"中的"文化",应是与经济、政治相对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将其解读为"大文化",缺乏必要的依据.我们应该"用综合的、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发展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靠运用"大文化"范畴,而是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关系及其历史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析《红楼梦》中的“潜对话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对话叙事"手法并不是"先锋小说"独创、特有的叙事手法,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写王熙风出场时的一段,就有最成功的表现.运用"潜对话叙事"的手法,可以在叙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制造出"空白点",使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去填补和充实作品"空白点"的含蕴,进而达到领悟和体味小说作品深刻的内涵及把握人物性格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江主席关于宗教问题的一次重要讲话,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的三个历史阶段,纵横交织地论述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从认识论高度,阐述对宗教由简单化的"鸦片论",经过日益深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达到了对宗教和我国宗教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宗教的认识与实践(宗教工作)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9.
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从探寻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出发,认为中国的行政伦理学研究亟需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来加以定位。笔者结合张康之教授在书中的相关论述,以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建设为主题,探讨中国行政伦理学的现实基点,论证行政伦理学建设中的“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湾改编"和"赣南三整"是我军初创时期的两次重要的改编,它们对我党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对"三湾改编"和"赣南三整"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及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