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东南亚》1989,(2)
1986年2月,菲律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政权更迭事件。统治菲律宾20年之久的马科斯政权在人民运动的风暴中彻底垮台。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戏剧性地就任菲律宾新总统。菲律宾人民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是非律宾社会多年来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菲律宾“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国内有不少文章作过论述,但是对1983年8月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被害事件与菲律宾“二月革命”的关系,却往往未能展开分析,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这对我们研究1986年菲律宾“二月革命”或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在菲律宾的恢复与发展 ,是发生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被称为“新民主政治” ,其意思是指它的内容与马科斯“新社会”不同 ,并象征着菲律宾参与到全球民主化浪潮之中。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 ,始于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经历了“民主政治恢复”、“有效率民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维护”阶段 ,这三个阶段推动着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的民主政治发展。民主政治的恢复在菲律宾政治进程中 ,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取决于民主化的恢复。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8月菲律宾前反对党领导人阿基诺被杀到1986年2月25日马科斯政权垮台的二年半时间里,菲律宾爆发了一场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虽然这场危机是由1983年8月的阿基诺事件触发的,但实际上在危机爆发之前,菲律宾已经存在着爆发危机的各种潜在的因素。本文想探讨的是马科斯执政时期特别是七十年代初实施军法管制以后菲律宾国营公司的作用、经营情况及其与政府的关系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政府的反对党领袖,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在流亡美国三年之后返回菲律宾,在大马尼拉国际机场遭到了暗杀。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政府政界人士也表示了愤慨。本文试图分析阿基诺事件之所以会掀起菲律宾社会反马科斯政府浪潮的社会背景以及该事件对菲律宾政局的影响。 (一) 阿基诺事件使菲律宾社会陷于动荡不安之中,各界人士义愤填膺,把阿基诺之死归咎于马科斯政权。数千名大学生举行了抗议集会,数百万人为阿基诺送葬,由反对派组  相似文献   

5.
拉莫斯于1992年6月23日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8任总统后,把廉政建设作为行政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特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一 菲律宾人民在经受了马科斯长达20余年的专制统治,又度过了阿基诺夫人执政期间一连串军事政变、动乱而引起的社会混乱之后,急切希望有一个吏治清明、为政廉洁的政府来很好地管理社会,缩短与周边国家的发展距离,帮助百姓迅速摆脱贫穷。1992年大选,拉莫斯仅以23%的微弱多数入主马拉卡南宫,是菲律宾共和国历史上得票数最少的一个总统,他所在的以沙力量党在国会中的席位也不多,拉莫斯政权并不是稳固的。拉莫斯为了巩固其政权,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1986年的世界特大新闻是菲律宾发生了“二月革命”:统治菲律宾达20年之久的马科斯下野逃亡;阿基诺夫人上台执政,成为菲律宾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统,也是当今少数几位女国家首脑之一。一、政治世家出身很多人说,阿基诺夫人从家庭主妇变成总统,简直是奇迹。其实,从她的出身,经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看,她之所以取得今日的地位,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22日至25日,马尼拉爆发了推翻马科斯统治的“二月革命”。菲律宾恢复了民主政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80年代末以来,菲律宾对义务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宪法有关免费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新规定与菲律宾联邦时期制定的一部宪法(1935年)和马科斯统治时期颁布的一部宪法、(1973年)相比较,1987年的宪法关于免费教育的规定,有新的提法。1935年宪法提出“提供至少是免费的公立初等小学教育”。1973年宪法已将免费教育提高到“公立小学教育”,并且提出在经济条件许可地区,“建立和维持一个免费公立教育…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将于今年4月应邀访华,他是在去年5月大选中获胜后出任第八届总统的。名门官宦世家拉莫斯1926年3月16日出身于宋岛名声显赫的塔克瓦克族官宦世家。父亲纳西索·拉莫斯是老外交家,曾任菲外交部长和驻台湾“大使”。母亲与菲前总统马科斯之母是亲姐妹。妹妹拉莫斯·沙哈妮夫人先后任菲驻东欧等国和澳大利亚大使、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菲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菲民主战斗党副主席等职。她曾积极支持科拉松竞选和出任总统,对拉莫斯的政治思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拉莫斯于6月30日就任菲律宾共和国的第八任总统。至今已近两个月了,尽管时间很短,但是,菲律宾新政府“拉莫斯式”的对外政策巳显露端倪。对外政策的新变化虽不能说拉莫斯领导的政府完全脱离原总统科·阿基诺对外政策的框架,但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就象他就职前所说的“不能重蹈(科·阿基诺政权)失败的覆辙,无论如何不能继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的中菲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对华“隔离”;60年末到90年代初期马科斯和阿基诺总统期间的缓和、建交与发展时期;拉莫斯以及埃斯特拉达总统期间中菲关系的反复与进步,以及21世纪以来中菲关系的黄金时期。半个多世纪的中菲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虽然屡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但始终向前发展。从意识形态到实用主义,从重安全到重发展,这既是菲律宾外交政策的转变,又反映了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菲律宾从1983年8月阿基诺被杀之后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最后导致了马科斯政权的垮台。在马科斯长达20年的统治时期,菲律宾经济虽然在七十年代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这种发展的背后隐伏着不少爆发危机的潜在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菲律宾的对外依赖问题与马科斯的对内集权问题,最后谈这些问题对今后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依赖外界提供发展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当政的二十多年里,面临过两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七十代初期(1969—1972)的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军管法”的颁布和“新社会”的出笼;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前期(1983—1986)的危机,这场危机最终导致了马科斯的垮台。可以说,第二次危机是第一次危机的重演和加剧。本文在透视第一次危机背景下,考察“新社会”纲领的立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马科斯对伊梅尔达一见倾心的时候,这个虽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的小姐还是个清纯的少女,她当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在菲律宾的某一处海滨拥有一幢属于自己的别墅.然而,在接受了马科斯之后,这一切都变了……马科斯在菲律宾当总统20年,而执政的权柄实际上不是他一人所掌握的.他的有菲律宾“第一美人”之称的夫人伊梅尔达,不是在背后,不是在帏幄深处,也不仅是靠枕边絮语,而是在明地里,聚光灯耀人眼目的政治前台,明目张胆地出谋划策,颐指气使,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和马科斯分享统治的权力.充满诱惑的石榴裙下躺倒的是一国之君,演绎的是这个国家的荣辱升降和民众的悲欢离合.如果说马科斯编织谎言的主要手段是金钱和恫吓的话,那伊梅尔达的主要手段就是美丽和眼泪.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通过对马科斯就任总统前后的言论、就职演讲、国情咨文以及媒体访问的报道进行分析,剖析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内容与趋势,分析马科斯政府任期内(2023—2028年)菲律宾经济的前景和挑战。马科斯政府的《2023—2028年菲律宾发展计划》描绘了未来六年菲律宾的发展路线图,其中包含了历任菲律宾政府经济战略中的关键要素,如贸易自由化、放松管制、减少官僚主义等,保持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马科斯及其经济团队也在推动菲律宾国会修改1987年菲律宾宪法的经济条款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在基建方面,马科斯继续前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承诺保交付,并提出自己的“多建好建”口号。在菲中经贸关系方面,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显著增长,已经超过了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贸易。中国成为菲律宾投资和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国。虽然有不少亮点,但农业衰退,制造业停滞不前以及服务业比重过大等菲律宾经济主要结构性弱点仍然存在,同时还面临着通货膨胀、贫困、就业,以及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和挑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批准可能会给菲律宾带来经济机遇,但仍需要为农业等弱势部门构建安全网。菲律宾海洋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付印时,人们将迎来和送走1973年的最后一天,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作为菲律宾第六任总统的任期至此将告结束,他将安然无恙吗?假如人们仅仅用菲律宾人通常在新年放的焰火来迎送这一天,那末,马科斯就将宣称,人民再次对他的掌权和“新社  相似文献   

16.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同年11月布尔什维克又领导发动了十月革命.远东地区作为俄国的一部分,自然也经历了革命的阵痛与洗礼.但是远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日美等帝国主义的干涉,使革命引起的震荡在远东要比在俄国其他地区持续的时间更长.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初步建立,到国内战争爆发后各方势力的斗争,直至1922年日本干涉军撤离符拉迪沃斯托克,革命冲击波在远东持续了六年之久.1917年革命、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等三大事件,在时间、地域和因果关系上存在密切联系,难以把它们分开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46年7月4日,当美国殖民主义势力交出菲律宾的主权时,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the Philippines)便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成立了。从1972年到1986年,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总统的独裁统治取代了美国式的民主。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Aquino)总统恢复了民主政体,而菲德尔·拉莫斯(Fidel Ramos)在1992年5月的大选之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纵横》2000,(10):4-8
已故的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究竟有多少财富?他生前不知道,他的遗孀伊梅尔达也不知道.最近香港发生马科斯秘密户口提款事件,使伊梅尔达再次成为国际头条新闻人物.曾被称为“世界首席富婆”、“亚洲政坛最有影响力女性” 的伊梅尔达如今依然住在马尼拉一所豪华的黄金屋——印尼富豪林绍良建造的太平洋广场34楼.最近,伊梅尔达在这个可以俯视整个马尼拉马卡迪金融区的菲国最昂贵豪宅接受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第三世界民主化热潮以前的一个时期,很多学者、发展学家和政治家都接受这样的观点: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强硬的,也许甚至是独裁的领导。当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1972年宣布实行军管法时,他似乎很符合这种独裁开发者的模型。当时国际上很少对此提出官方的指责,而且美国的经济著作还开始预测,菲律宾将成为下一个“亚洲经济奇迹。”马科斯现在似乎有能力改革和调整菲律宾的经济结构,而且很多评论家(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这正是马科斯应该着手干的事。据认为,关闭菲律宾国会将使一大批更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11日开始的菲律宾大选已尘埃落定,根据国会公布的选举结果,在2690多万张有效选票中,菲反对党爱国民众战斗党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埃斯特拉达获得1070多万张选票,他的主要对手、执政党候选人、众议长德贝尔西亚只获得436万张选票,埃斯特拉达当选下届总统,并将于6月30日宣誓就职,接替现任总统拉莫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