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讯制度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制度,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对其中的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是: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主流是积极的,许多审判都少不了它;刑讯制度与冤案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是违法刑讯才导致了冤案;中国古代的刑讯制度在古代东方法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最完备者;在本世纪初的法制改革中,中国政府开始禁用刑讯,但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又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它旨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在实体上弥补刑事被害人因不法侵害遭受的损失。尽管理论界对这一制度的存废褒贬不一,但在实践中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这一问题却有着共同的体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到底难在哪里?能否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机制,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执行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以下便是作者基于上述思考进行的粗浅研究,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条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77条对“赔偿经济损失”的范围作了限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否定了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成为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适当条件下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一、刑事附带…  相似文献   

4.
张广兴 《法学研究》1998,(1):121-128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张广兴1997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学者就诸如民事诉讼的目的、诉讼模式、诉讼标的、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若干重要制度等等问题,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著。以下择其要者作一简述。一、审判制度改...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由于近十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而曾被错误认识,致使司法功能曾一度弱化。但其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始终不可忽视。最近,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提出,民事诉讼调解开始彰显出其所具有的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魅力,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加强和规范调解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星岛 《政府法制》2013,(9):23-23
剖腹者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内脏爆裂流出,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只是古代日本人剖腹的方法之一.被称为“十文字切”。另外有“一字”、“二字”、“三字”几种切法..剖腹者如果过于痛苦会有一名助手替他斩首。为保仪态,女性的剖腹自杀者会绑起双腿。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蕴含现代司法理念,是确立现代司法制度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从落实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审判期限规定、完善我国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和遵循民事诉讼由冲突主体和审判主体协同运作并发挥作用的规律考虑,提出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移植”日本计划审理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主张,分析了对计划审理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背景和时代意义,对这一制度本土化改造从立法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8.
鲁燕 《山东审判》2003,19(6):56-57
近年来,我国现行民事司法制度的设置引发了社会各界诸多的争论和质疑。其中,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高度敏感点。一、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以特殊主体的身份处于特殊的诉讼地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我国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事审判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中国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在法律制度的变革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与社会实践、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司法制度的改革。在以追求效益与质量为目标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一朵最为引人注目的浪花。换言之,中国民事审判的改革已成为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民事审判改革是否成功,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能否成功,甚至是否能  相似文献   

10.
冯卓慧 《法律科学》2009,27(4):159-168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法发展的完善时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奴隶制民事诉讼法律。陕西出土的传世的及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明确而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民事诉讼制度,再佐以先秦文献总结出西周民事诉讼制度的概貌。西周的调解制度、巡回审判制度以及宗法制的影响,使西周民事诉讼制度对中国司法制度有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司法时令说”及其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舒国滢,宇培峰“司法时令说”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影响久远的理论学说,是独具中国特色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影响之大,以至于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规范,在汉代以后直至明、清的法律中得以体现。所以对这一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死刑复奏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点的死刑执行制度。该项制度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体系完整,制度完备,功能明确,是中国古代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防止错杀无辜的一项完善的司法制度,其合理“内核”可为完善现代死刑执行程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民诉法中,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在有关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中也大都设有专章论述,但对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否具有惩罚性或制裁性的问题,意见相左,观点各异,在立法上也无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不具有制裁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带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手段。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的性质。作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性,它所体现的各种强制手段就是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本质是对违反民…  相似文献   

14.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探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探略杨伟东行政诉讼是否可以像刑事诉讼一样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究竟应包括哪些类型?这类问题由于行政诉讼法及有关规定并无涉及,故而一直是行政法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至今尚无一致观点。本文拟对有关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一、当事人对行...  相似文献   

15.
张莉 《政治与法律》2002,(1):99-101
诉讼程序复杂、诉讼周期过长和诉讼费用昂贵是进行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寻求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追求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益的统一成为司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鉴于此,英国对其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全局性的改革,而1999年4月26日生效实施的新民事诉讼规则构成了英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程冰 《中国法律》2012,(3):47-51,102,105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商贸往来的不断深人发展,在美国联邦和州法院的民事诉讼案件中,以中国公司或个人作为被告的民事诉讼案件也不断并且持续的增加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公司收到来自美国法院的传票和诉讼材料,但由於美国域外送达规则的复杂性及缺乏对送达规则的了解,收到传票和诉讼材料的中国被告人并不清楚该送达是否有效、他们是否应该要去...  相似文献   

17.
书讯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由最高法院李国光副院长主持编写。作者除最高法院的法官,还有著名民诉法学者。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2月出版,全书49.5万字,定价39元。2.《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由最高法院民一庭撰写,中国法制出版社将于2002年3月出版。全书45万字,定价38元。3.《诉讼证据制度研究》曹建明主编88元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英文对照)280元5.《WTO与中国的司法审判》(国家法官学院法官培训教材)曹建明主编30…  相似文献   

18.
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每一位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者都明白清末修律对中国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既反映在刑法、民法等实体法制度上,也反映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之类的程序法制度上。前者历来是学者关注的重心,而关于后者,相关的文献整理和研究成果却少之又少。就民事诉讼而言,是清末修律过程中诞生了中国的第一部单行民事诉讼法典;是清末修律奠定了其后几十年里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基调;是清末修律将西方民事诉讼法的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狱史上有“皋陶造狱”之传说,“狱”作何解,与今天的“狱”字有何联系,是中国监狱史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语言中关于“狱”字的正确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从多方推定,“皋陶造狱”与典无据;“皋陶造狱”是汉代人的推断;“狱”的本义与引申义存在着源与流的演变关系,这种流变关系,吻合了“皋陶造狱”说法,从而为汉代人“皋陶造狱”之说找到了注脚和基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的司法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制度。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董必武对人民司法制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人民司法的基本精神是要把马恩列斯的观点和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司法工作中去。人民司法基本观点之一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联系,为人民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正当利益。要看我们的审判工作是不是便利于老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