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与完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是检察职权的优化配置。本文结合检察职权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对检察职权在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过程中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湖北省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调查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检讨.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规则》,建立与完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的定位对检察职权的配置至关重要。因我国检察权的法律定位与实际不吻合,影响了检察职权的配置。正确认识这种状况的成因,结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确定检察权的定位,是优化检察职权配置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袁观磊 《法制与社会》2011,(26):234-234
检察机关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法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检察诉讼与监督职权关系问题的探索,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内部机构的优化配置。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对检察职权设置的现状,对我国检察机关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认为,在我国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律监督部门,是优化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权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职权的配置必须遵循独立运行和分权制衡原则。优化检察机关职权配置,必须完善权力实现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并对公诉权、侦查监督权、民行检察权、职务犯罪侦查权等权力配置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宋凯利 《法制与社会》2013,(33):151-152
检察职权内部优化配置是检察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按照公正高效和有利于监督制约的要求,通过内部的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调整职权4-i-~的具体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更有效地行使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论文从厘清检察机关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二者关系入手,在分析“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种职能配置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适度分离型”模式配置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合理性及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职权的优化配置必须遵循独立运行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完善权利实现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并对公诉权、侦查监督权、民行检察权、职务犯罪侦查权等权利配置进行创新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职权配置、监督制约是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最中的关键问题。在职权配置上,依据检察职能不同选择"一体化"、"扁平化"、"整体化"的配置模式,确定包括抗命权在内的主任检察官职权。在监督制约上,可构建事中事后协调配合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检察职权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法律关于人民检察院职权的配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检察职责过窄,与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性质不相符 1982年宪法和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取消了人民检察院的一般监督权,使检察机关的职权基本上局限于诉讼领域(主要是刑事诉讼领域),因此理论界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名不符实,是徒有法律监督机关之名,而无法律监督机关之实.此外,即使是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权也不完整.例如,目前法律没有赋予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职权,使民事执行领域成为检察机关监督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9.
渎职侵权犯罪是当前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个重要领域。实践中检察机关由于职权缺位和职权弱化等原因,造成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惩治不力。渎职侵权检察监督的弱化根源在于对我国检察权性质、地位认识上的分歧,认为检察权是行政权的观念使得检察权在具体的职权配置中被弱化,最终形成了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惩治不力的局面。因此,应当立足于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属性,反思目前检察监督职权的不足,对检察监督职权进行充实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检察建议权,放宽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案条件,扩充渎职侵权犯罪的侦查权,明确规定对渎职侵权犯罪的量刑建议权,使渎职侵权检察监督更为主动和强大。  相似文献   

10.
检察权配置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成军 《河北法学》2011,29(12):144-152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优化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优化检察权配置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权。优化检察权配置必须坚持合宪性、权力制约与监督、遵循司法规律、检察一体化、权力结构完整、权责统一以及法律保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将行政检察监督范围从诉讼领域拓展至行政执法领域,是新时代行政检察持续发力方向之一。从职能性质、履职范围和履职过程观察和审视,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应是直接监督、适法监督、事后监督。基于此职能定位,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制度良性发展应当重点关注职权配置和运行规律,以职权入法打破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合法性质疑,以功能发挥廓清与行政公益诉讼之间的边界,以精准监督体现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补强监督优势。  相似文献   

12.
检察权运行结构化,指基于检察权的监督属性和诉讼职能,检察权在运行中呈现的权力运行各要素之间相互耦合、整体作业的特点,包括检察权运行所遵循的上下一体和相互制约,按照各种职能属性形成不同的权力运行组织方式以及这些组织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约束与影响.通过对检察权运行各要素的结构化解读,剖析检察权运行结构化的表现和特征,有助于实现检察改革的适度司法化,促成检察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检察权运行的动态互控,进而有利于建立职权配置更为合理、运行更为顺畅、更加公正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司法规律与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下司法体制改革的语境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按照司法规律要求,科学合理的配置检察职权,推进检察体制机制创新,对促进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事检察监督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行立法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制约着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合理界定、科学配置民事检察监督职权,既是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又是民事检察研究中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挂察机关享有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职权.但同时也对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行政审判监督职权作了限制性规定,即检察机关只能以抗诉方式行使监督职权,导致检察机关难以全面履行监督职责为弥补目前单一使用抗诉方式的局限性,本文拟结合办案实践,对在民行检察工作中适用检察建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完善检察建议作浅显探讨,使检察建议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职能,对于全面了解我国检察制度,科学配置检察职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把检察职能看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检察职能的构成要素及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优化配置,是检察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科学设置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质量、数量、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检察权的全面高效行使.要在依法高效的基础上,整合检察资源,优化人员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内设机构优化配置给检察工作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派出检察机构[1]体制,指派出检察机构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方面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具体包括法律地位、设置条件、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决定机关、职权配置、管理模式,以及派出机构与被派驻单位之间的关系、派出机构与派出它的检察院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本文试以监所派出检察机构为视角,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联邦现行军事检察制度是对传统俄罗斯军事检察制度的延续与发展。作为俄罗斯联邦国家检察制度体系的分支,一方面,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制度在根本宗旨、基本任务与一般检察职权等方面与俄罗斯联邦国家检察制度保持高度统一。另一方面,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制度在组织机构、管辖范围、干部配备与职权划分等方面又具有自己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检察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我国检察机关职权配置的立法完善、规范执法的制度建设以及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与运用等几个主题展开。2006年4 月11日至13日在郑州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对去年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会代表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