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江 《党史博采》2009,(8):18-19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又是一个沟通过程.运用沟通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并消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之间沟通的障碍,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能力,更有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又是一个沟通过程。运用沟通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并消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之间沟通的障碍,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能力,更有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低效的现实,反映出"现实中的个人"之弊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沟通上呈现出来的主体交互性、信息内容的建构性等特征,为在主体维度内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强化交流,提升主体的编码、译码能力;强化学习,提升主体的内化、转化能力;增进合作,建立客体的选择、共建机制等,成为构建思想信息沟通场、提升沟通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基本论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在新的哲学前设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演进和超越,其所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其基本论域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一种"双主体-客体"的新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他们的共同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说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其行为表现。这种新形态既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定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动态性和结构关系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要素由主体、客体、内容和环节构成更加清晰合理,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主体是人或组织,主体互动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互动涉及的知识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节既包括主客体间的知、情、意、信、行的转化环节,还包括完成知、情、意、信、行转化后主体价值累进提升环节。主客体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引起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发生和存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论论域为基础,从总体上梳理和评析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涵的代表性学说,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态过程中,实质主体在隐性层面表现为规定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向和性质、享受教育成果、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代言人的政治集团;形式主体在显性层面表现为始发教育信息、组织教育活动、调控教育方向,在与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互动时通过提高客体的主体性并对其思想政治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求实》2005,42(6):84-8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无疑首先且主要具有主体性,但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其“客体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的受约性、对象性等特征而使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是人们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的任务以及沟通过程的特点、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用以指导沟通活动的基本要求,对沟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原则有导向原则、民主原则、适应原则和弹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共同充当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在被主体间接重塑的同时,亦深刻影响主体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效果。就"双主体"中的教育者而言,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双主体"中的受教育者而言,存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就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而言,存在网络监管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赖于教育"双主体"与客体同时发挥作用。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激发其主体意识,此外还要重视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本文拟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及实现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具有思想政治治教育功能之结构的一致性、教育主体的行为导向功能以及接受者的需要与意趣等基本因素.从接受学的视角看整体教育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主体的自律责任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本文拟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及实现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主体性特征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帆 《求实》2002,(9):60-61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从主体性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 ,发掘主体和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哲学层面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质与量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党史博采》2006,(6):46-47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质与量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是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范畴内,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个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这里的客体主要是指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反映客体,有其能动性的一面,但又受到历史条件、客体对象、环境等的制约,有其受动性的一面。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克服和改变受动性,将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受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变革客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客体得到改造,另一方面主体本身也得到改造,而且,这种实践活动把客体的被改造和主体的改造有机地统一起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受动性的一面。 1.因环境氛围的变化而产生受动性。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20.
陈顺桥 《学习月刊》2009,(16):19-19,30
在研究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中的巩固作用之前,我们必须要梳理两个问题。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的理解不同.衍生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因此.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二.就是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实际上就是主体转化原则问题。只有在弄清了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助于我们研究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中的巩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