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我国城市基层设立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2.
朱文龙 《支部生活》2004,(10):18-19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实施五年来,各地广泛开展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如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不团结、工作不协调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顺村党支部与村会的关系,使党支部与村委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是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亟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徐昌洪 《学习月刊》2013,(20):43-45
结合湖北省推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实践,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初步认识.现就有关问题思考如下。一、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方法在城市基层设立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当前,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由于受到利益、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村民作用并未能充分发挥。因此,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配套规章制度,从而为村民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9月开始,我省村党组织(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陆续任期届满.将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德胜 《实践》2014,(2):21-22
<正>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通辽市的一份调查分析显示,通辽市近年来的信访案件多数来自嘎查村。其诉求的事项主要集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7,(16):22-22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认真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逐步实现基层群众的直接民主,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密切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村民自治,不是无领导的自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支部是农村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07,(10):10-12
自2007年9月开始,我省村党组织(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陆续任期届满,将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现代民主—国家建构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国家建构的一种民主形式。1998年11月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后,农村地区的民主自治实践全面铺展开来。而在城市一端,中国早在1989年12月就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将城市居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一直运行至今。现行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是在我国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背景下实施的,但是随着城乡户籍限制的渐渐松动,人员流动日渐频繁,我国的城乡二元  相似文献   

10.
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农村基层民主得到长足发展,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监督力度不够、民主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民主决策违背政策法规的现象,由此而引起的矛盾,成为农村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建阳市回龙乡党委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培育建设三支队伍,夯实农村基层民主基础,丰富基层民主监督形式,落实民主管理措施,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切实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驾护航。本文将从存在问题分析、主要做法、成效、体会和启示四方面介绍回龙乡在村级民主管理工作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由农民首创,在人民公社解体过程中兴起,在撤社建乡之后大规模发展而来。这一民主政治建设,在兴起之初即被党和政府所充分肯定,并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宪法赋予了村民委员会应有的法律地位;国家立法与授权立法主体由起草、审议、修改到通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并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试行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完成了实施性的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韩明 《先锋队》2013,(25):17
岚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推进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大探索实践,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以民为本、以民为先,建立推行"四个民主"制度,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提升全  相似文献   

13.
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农民寻求政治民主形式的伟大创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于1999年在基层锻炼中,恰逢当地村委会换届选举,通过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接触,对村民自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既看到广大农民对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衷心拥护,也体会到广大基层干部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广大村民、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起至今,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村委会选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农民建设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赋予了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的运作方式,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巨大而且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我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的法律依据。依法对村民委员会实行换届选举是我国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农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各地农村在实施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目前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民主选举和管理制度还有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加以完善。一、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吃喝风盛行。一些村干部候选人为了在选举中能够当选,有的在家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3,(11):37-39
1.我省村“两委”(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有关规定和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全省村党组织和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甘组通字[2013]45号)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村委会又一轮大规模换届年。来自民政部的时间表显示,安徽、浙江等15个省份今年将启动村委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行近十年来,这已是第四轮换届。  相似文献   

19.
当前村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样也宣告了颁布了于1987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已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十多年来 ,我国的村民自治在党、国家和农民群众的互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有力地推动了停滞多年的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但同时村民自治的运作与理想状态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自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矛盾。这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村委会的许多行为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 ,与自身的自治性质产生了矛盾 ,在一定时期还表现得相…  相似文献   

20.
白益华 《共产党人》2006,(6):46-48,51
一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1983年起。历时4年,经过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反复修改30次才得以诞生。后又经过近8年试行的实践,1994年再加以修订,终于在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