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常熟市琴南乡自1987年起至1992年5月共建办外商投资企业18家,居常熟市乡镇之首。共计投资总额2790.3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483.48万美元。因而荣获“外向明星”称号。琴南乡建办外商投资企业呈三个阶段,滚动发展。1987—1990年为摸索阶段,建成外商投资企业4家,投资总额169.3万美元,利用外资53.68万美元,分别占总投资和利用外资的6%、3.6%。1991年为稳定阶段,建成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苏南乡镇企业中,如何运用抗洪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生动事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常熟市丙纶厂的作法,可供参考。 一 常熟市丙纶厂是江苏省首家赴国外办厂的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丙纶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依靠职工群众推动企业进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出了一条依托中央、省、市科研等单位赴泰国办企业的新路子,同时还组建了中外合资丝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装备实力增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厂共有职工1000多  相似文献   

3.
地处苏南常熟市沙家浜畔的康博集团,坚持“以民为本”创名牌,走品牌经营这条新路子,该企业生产的“波司登”牌羽绒服连续4年全国销量第一,效益连年翻番,一举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资产成倍增长,由一个8台缝纫机起家的村办小厂,发展成为现拥有6亿多元资产的国家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由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务工型”的农民,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概念的农民,大量农民已不仅是“进厂不进城”而是“离土又离乡”,活跃在农村商品经济这一壮阔的舞台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正在富起来,农村党员的活动方式和思想状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仅就对常熟市基层党组织的调查,深深感到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出现了不少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切实解决好。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必须进行调整。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村办企业中去,真正在农村务农、牧、渔的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87年,常熟成为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市)”。1997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又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十佳全国体育先进县(市)”。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6.
常熟市积极开展信访“四个一”活动常熟市针对近期信访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诸如困难职工年终分配、下岗职工就业安置。乱集资带来的后遗症等热点问题,通过实施"四个一"活动,确保社会安定。一是抓好一次排查。通过信访网络对全市进行一次排队摸底,掌握重点对象,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常熟市碧溪镇曾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建设新农村”的“碧溪之路”而闻名全国。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的国内外嘉宾络绎不绝。李鹏、乔石、万里、习仲勋、费孝通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到这里视察,盛赞这里的农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之路。 1984年碧溪镇跨入了江苏省首批“亿元乡”行列。但以后的几年中,“碧溪之路”曾出现过曲折。1989年,全镇14家镇村集体企业,亏损的有10家,其中3家已倒闭,全镇工业经济一度跌入低谷。面对经济滑坡的严峻考验,碧溪镇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要重新振兴碧溪经济,必须冲破原来那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离乡”、大胆“进城”,而且要跳“农门”、跑“口岸”、出“国门”,大力发展外向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对常熟市何市乡党校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他们的“三位一体、以工促教”的办学形式和卓有成效的办班活动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常熟市城乡开展的“文明职工”活动,立足于用基本道德规范引导职工,教育职工。他们联系本地的实际,提出了“文明职工”的10条标准,发动群众自我对照,自报公议。目前,全市已有400多个单位开展了“文明职工”活动,评出的“文明职工”占这些单位职工总数的85%左右。这一活动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何切实有效地抓好“双基”教育?常熟市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职工队伍的高度,紧扣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主题,精心部署,层层深入发动,采取正面灌输、系统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从思想上筑起防止“和平演变”的万里长城,牢固树立听共产党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常熟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奋斗目标,主动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着力营造清新和谐的政务环境,为常熟的率先发展、加快发展清障铺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二师三十二团工会正在组织实施的“三心”工程深深地打动了该团广大职工的心。 三十二团有21个基层工会,职工总数2500余人。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社会—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团工会认为,当社会与企业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会组织绝不能“装聋作哑”。当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了“摩擦”的时候,工会组织应自觉接受党委领导,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躲避“矛盾”,不回避“风险”,把协助团场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走向市场”是针对“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提法而言的。我认为后者的提法不准确。这一提法的不科学性在于:作为商品经济的实体企业来讲,走向市场是它自身的要求,不存在“推”的问题。所谓“推”的提法似乎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在走向市场问题上是被动的,没有自觉的要求;企业是被“推”的客体,主体则是政府。因此,愿不愿意“推”,用多大的力度“推”,都决定于政府,企业无能为力。这是旧体制的观念反映。“企业走向市场”相对于旧体制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其中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才,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潜移默化的教育,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常熟市各级干部、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常熟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年初一起规划,平时一起检查,年终一起考核,市委和市政府有6位领导同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十年来组织不断线,活动经常化,经费有保障。他们开展的“文明户”、“文明职工”、文明市民教育、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活动,多次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和推广。全市城乡团结和谐、秩序井然、环境优美,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职能工作,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江苏省常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不断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的关键。近年来,该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续写了两个文明建设工作的新篇章。一、在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以抓队伍  相似文献   

16.
改革以来,为了使国有企业“自负盈亏”,我们在“两权分离”上做了不少文章.但是,“两权分离”与自负盈亏隐含着一个矛盾;“自负盈亏”的“自”指的是企业,而盈亏的“本钱”却是国家的.在企业只有经营权的条件下,国家作为财产的唯一所有者能不承担事实上的盈亏责任吗?因此,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也不可能真正克服“父爱主义”.期望在“国有”的前提下实现企业“自负盈亏”,是一种理论不彻底的假说,而这种假说,至少迄今为止是与实践相悖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常熟市检察院根据《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这一总体目标, 大力推进本院建设,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各项检察业务工作齐头并进,连续两年被评为苏州检察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首次荣获“江苏省先进检察院”称号。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全省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常熟作为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更应该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走在前列。近年来,常熟市纪检监察部门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贴党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述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钢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成绩。笔者认为,水钢企业文化建设大致有下列可取之处:第一、思想观念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企业文化建设当然要建立在人们的先进的思想观念之上,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产生先进的企业文化。像“大企业垮不了”的认识、“等靠要”的思想、“小富即满、小变即安”的思想都是有害的,应当…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企业必须以“务实”为本,不必重视“务虚”;“务虚”就是“舞虚”,舞弄花架子,走走形式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失之偏颇。笔者认为,“务虚”并非“舞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来建设。 “务虚”不“虚”,“虚”可转化为实。充分的“务虚”可以兴旺企业的“人气”,升华企业的精神,维系企业的价值观念,可以将思想精神凝聚为强大的能源和活力。当代西方国家的企业已十分注重“务虚”,日本尤为突出,而日本的上中下“三结合”的团队精神却正是借鉴了我国企业管理的传统经验。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中宣部、经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