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华 《中国司法》2009,(12):89-92
一、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背景概览 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衍生于鉴定纠纷解决的实践,尤其是“重复鉴定”过多过滥等无序问题的纠缠。它是借助于“集体专家”的力量来解决不同职能部门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之间在专门性问题上争论不休的鉴定纠纷的机制之一。在我国现代司法鉴定领域,这一机制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上海市成立的“上海市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小组”。  相似文献   

2.
当前,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在解决鉴定意见争议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但理论与实务界,对于专家委员会的设立目的、职能权限乃至组成人员资质等方面均存在分歧,以致引发了人们对于专家委员会存在必要性与合理性的质疑。本文即对这一鉴定意见争议解决机制展开研究,从该制度的产生渊源、各地的相关规定入手,从现状、存在必要性、发展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对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完善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关刑事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了“鉴定意见”的称谓、建立了鉴定人作证的特定保护制度、完善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取消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的鉴定权、创建了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这些新发展在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保障鉴定人、当事人等的合法权益、促进刑事司法鉴定制度乃至证据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未来还应在立法技术、司法鉴定启动模式、鉴定人出庭作证、强制鉴定以及司法鉴定期间等方面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4.
郭华 《法商研究》2012,(4):127-133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是依靠自身体制的完善还是以专家证人制度替代抑或与之交叉共存,是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我国司法改革日益注重吸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语境下,这一问题极易被所谓"兼顾"或者"互补"的"中间道路"论者所强调,致使理论上认为鉴定制度与专家证人制度交叉共存应作为当下最佳的路径选择。这种不考虑专家证人生存的制度背景以及不顾及我国诉讼制度总体框架的改革设想,在实际运行中不仅会遇到难以兼容的制度"抵抗",使相关制度之间的摩擦增大,而且还会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引入困境,最终断送两种制度的优势,因此应该慎行。  相似文献   

5.
陈从红 《法制与社会》2013,(5):77-79,109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对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相关条款作出了修订,尤其是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产生了细微而敏感的调整。司法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不再是不可置疑的,为提高当事人对相关鉴定事项的程序主体地位,还赋予了当事人聘请专家辅助人制衡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从而对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产生了细微但深远的影响。但司法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并存的"双层"专家证据制度并不能根本解决司法鉴定人作为法官辅助人、当事人无实质性程序选择权产生的弊端。因此,需要重新定位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并同时改革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程序性措施,从而重新激发司法鉴定制度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审判实践中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存在以鉴代审严重、多次鉴定突出以及计价依据时有争议等问题。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审判权和鉴定权要有明确的行使范围。工程造价鉴定应坚持独立性原则和契约性原则。文章分析了鉴定机构的选择、鉴定资料的提供、鉴定意见的审查、鉴定人出庭义务以及补充鉴定与重新鉴定等实务问题,坚持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支付、败诉方最终承担原则。当事人对造价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不服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要求确认鉴定意见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7.
鉴定活动在整个诉讼活动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随着诉讼活动对于鉴定需求的日益增大,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英美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亦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本文以英国的JonesvKaney案为起点,对英国专家证人的诉讼豁免权的实施和废除进行讨论,以期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能借鉴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有益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8.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配套机制,其在意大利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得最为详细。鉴于我国现有司法鉴定体制中出现的鉴定机构性质不明、鉴定过程暗箱操作、审查判断不科学等顽症,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确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正鉴定原则:独立、公正、客观、高效服务宗旨:崇尚法治尊重科学客观公正探真求实严谨规范及时可靠廉洁自律诚信敬业中心依托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丰富的技术、法律专家资源,基于几十年从事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经验,秉承独立、公正、科学、客观、高效的鉴定原则,为全国各地各级公检法机关、海关、工商局及其它组织办理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化、网络与通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纠纷案件提供相关技术及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鉴定范围包括: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及技术合同争议中的技术和法律事实认定。  相似文献   

10.
潘广俊 《证据科学》2012,20(5):578-584
司法鉴定争议是指对司法鉴定意见存在争议引起的纠纷。本文侧重从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四个评价维度切入,提出重新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专家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结合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实践,介绍了通过建立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工作、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司法鉴定委托、重大鉴定事项报告、司法鉴定专家咨询、推进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四项机制,来解决或减少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