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日合作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光 《和平与发展》2009,(2):31-35,39
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地区结构的多层性、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地区国际格局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东亚区域合作呈现极大的复杂性。更新安全理念和建立战略互信、建立合作与开放的地区机制、实行平等合作的行为模式,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共识与规范。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受地区格局演变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地区格局战略力量的对比变化。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有助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各国区域认同模糊、区域主义弱势发展、合作机制竞争性复杂,经贸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存在亚太路径与东亚路径的分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加速推进及其协议落地,标志着亚太区域经贸合作的东亚转向开始制度化。东亚务实的区域主义迈进新阶段。区域国家明确的区域合作需求,危机驱动的务实合作经历与契合东亚社会文化传统的软约束合作方式,在其中发挥了合力作用。从今往后,中日韩和东盟国家构成的“3+10”“东亚中心”将逐步替代领导力不足的“东盟中心”,实现东亚经济重心、经贸合作中心和功能平台的统一。东亚经贸合作将在区域认同增强、协商渐进的合作模式成为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可望成为全球经贸规则和机制升级的新增长点,并在全球经贸秩序变革中引领平衡、协调、包容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3.
谢念亲  谢娟 《亚非纵横》2012,(1):35-40,60,62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东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东亚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而东亚共同体建设应从经济贸易的东亚一文化东亚一安全与政治的东亚一社会和法律的东亚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因此,文化认同成为了除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之外理解和研究东亚区域合作的另一个视角。如何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来,围绕朝核问题、日韩双边关系等问题,日韩双方首脑互动频繁,合作的共识不断加深,双边关系更趋成熟。两国在加强各自对美同盟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合作意愿,经贸、文化往来和民间交流向纵深发展。本文认为,对韩外交在日本东亚外交中具有特定意义,日韩关系的改善既有日本外交战略上的考虑,也与东亚地区国际政治背影有关,尤其得益于两国领导人准确把握改善双边关系的契机,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崛起 ,伴随着东亚文明的发展 ,激发了人们对东亚文明创立的文化探源 ,认为儒家文化是东亚文明的原动力。然而 ,事实却不尽然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因素确曾对东亚的腾飞起过积极作用 ,但其本身在东亚文明发展中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如何创新的问题 ,进入 2 1世纪 ,儒学如何创新已日为紧迫。  相似文献   

6.
钟诚  张弘扬 《东北亚论坛》2023,(1):72-85+128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变,构建东亚人文共同体成为中国国家发展、东亚区域合作与东西文明互鉴的必然选择。中日韩三国历史上深厚的文化交流传统、长期共享的儒学知识与儒家文化、由相似近现代历史促成的“东亚意识”、以“鲁迅文学”“东亚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思想传统为东亚人文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前置条件。然而,日本近代以来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其在战后缺乏深刻反思以及“美国内在于东亚”这一事实,造成了诸多阻碍东亚人文共同体形成的质素。此外,在构建东亚人文共同体的过程中,中日韩三国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均应纳入我们的视野。在审慎处理“儒家文化—本土文化”“精英阶层—大众阶层”“东方文明—西方文明”三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东亚人文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应聚焦于以下几点:官方文化对话与民间自发交流共进;重建文化领导力与尊重文化异质性并举;改革教学体系与运用文化遗产并重;以智识支持促进规范内化,寻求原创性知识产品。  相似文献   

7.
试析东亚的区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国际观察》2002,(6):55-59
区域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发展的潮流,东亚也概莫能外.本文就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东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东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都比较特别的区域,区域内的合作有着自身的困难,本文也在其发展的障碍和克服障碍的措施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动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亚合作并不是对欧洲、北美等区域一体化的简单回应和模仿 ,从“东亚奇迹”、“东亚模式”、“东亚危机”到“东北亚合作” ,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调整和创新。东亚危机对“东亚模式”提出的变革要求是东北亚合作的动因 ,即以制度创新引导基于“内部创造”的能动性学习与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实践“东亚模式”的主体 ,东北亚主要经济体如果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市场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将有力推动“东亚模式”成功变革 ,在本地区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迅猛发展对东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东亚经济从合作范围到合机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亚经济合作依然迟缓,东亚政治文化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亚合作蓬勃发展的过程中,El本多次提出发展政治民主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但通过剖析民主的基本定义和引申定义可以看出,选举民主是民主的表象,自由民主才是民主的真正涵义。鉴于非西方国家没有西方国家类似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宗教和哲学条件,因此必须要做到民主本地化,这就需要处理好民主、法治和自由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法治是关键。为了实现民主,东亚国家要在最初阶段用法治创造条件。从日本和菲律宾的情况看,民主可以也必须本地化,同时要分清选举民主与自由民主的区别,进而走与自己国情相适应的民主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对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的考察,进而分析传统的东亚价值观与构建当代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东亚各国都已成为现代化程度不同的独立的主权国家,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合作的加强和一体化的要求都使他们重新审观东亚各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的东亚价值观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构建当代东亚价值观的作用。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儒家伦理已不可能作为当代价值观的体系和核心,但就有着深广影响的传统的东亚价值观和思想文化遗产而言,其优秀成份对于构建21世纪的东亚价值观大有裨益,需要我们取其精华,挖掘、整理、诠释。  相似文献   

12.
在东亚地区,社会发展合作对于推进东亚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消除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障碍,为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目前东亚社会发展合作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东亚国家还须为深化社会发展合作做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蒲星光 《东北亚论坛》2005,14(6):92-94,封三
儒家文化道德传入朝鲜半岛已有2 000余年的漫长历史,早已深入人心。韩国为了继承弘扬传统儒家文化道德,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不仅使以传统儒家文化道德为特色的韩国文化产业在亚洲乃至世界形成强势“韩流”,而且又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当儒家文化道德面临欧美文化道德的严峻挑战时,韩国人对儒家文化道德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狠抓教育不放松。  相似文献   

14.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力量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但是,过去由日本主导或作为“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的腾飞已荡然无存,东亚在经济合作中主导力量缺位。谁又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领导的作用?当前,中日尚不可能,东盟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发挥统招者的作用。东亚各国以及其他参与国亦惟有借助于东盟这个主导平台,才能更好、更快、更顺利地走向区域经济合作和奔向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光明大路。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1. retraces the origins of the revolutions in East Europe, set against the more retarding socio-political causalities in East Asia,2. benchmarks the sequence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East Europe against the limited and incomplete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 Asia,3. sets postcommunist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East Europe against scenarios for political change in East Asia, and4. compares the social crisis in East Europe with prospects for more stabl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fucian cultures of East Asia.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need for negotiated democratic regime change in the remaining Communist dictatorships in East Asia.. While economic structures still require a sustained effort for systemic change towards genuine market economies,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are expected to be less dramatic than in Eastern Europe.  相似文献   

16.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前景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油气合作已经起步。合作规模巨大:覆盖从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远东到萨哈林岛海域广阔的地域,包括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到管道的修建乃至油气的储存和利用。中俄油气合作虽是双边的,但却是开放性的。这一世纪性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而且也惠及所有输入油气的国家和参与合作的外国公司。不仅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繁荣,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体系 ,并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其文化模式和观念体系而言 ,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因 ,当然还有西方现代理性文化的影响和催发。  相似文献   

18.
日俄关系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俄关系是东北亚区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日俄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跨世纪的日俄关系虽然有了新进展.新世纪之初的日俄经济合作也将开辟新的领域.但决定日俄关系发展的领土问题尚未解决.近期内日俄关系不会出现决定性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区内经贸合作的变化我国“十五”时期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尤其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并把扩大经贸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朝鲜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进一步与韩国实现和解;蒙古新政府将继续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并首先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将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提出及发展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东亚国家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进一步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保证。东亚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最后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欧盟那样的货币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