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多种区域经济整合模式。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台湾作为东亚地区较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虽然积极争取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但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与政治的敏感性,一直处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边缘,也由此产生海峡两岸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互动问题及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适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表明有关一体化的各种政策构想这一理念因素在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理,有关东亚合作的理念因素在东亚合作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探讨东亚合作的理念因素的一环,本文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所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为焦点,通过该构想与战后日本历届首相所提出的有关东亚合作构想的比较分析,凸显出鸠山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两股世界性潮流。东亚地区呈现巨大的多样性以及该地区文化规范偏好非正式性,阻碍了机制化的合作,但这恰恰为第二轨道外交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东亚思想库网络作为东亚第二轨道的机构之一,致力于为东亚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其活动推动了东亚一体化进程。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第二轨道外交通过提供对话场所、产生新思想、培养合作习惯、培育共同体意识正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第二轨道外交。  相似文献   

4.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实现形式。东亚与美洲无疑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引人瞩目的两个地区。本文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划分为六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对东亚和美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创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治利益冲突、一体化模式的异同和区域合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国全面了解和参与东亚和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欧盟的实践使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而作为已经加入WTO同时又是东亚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并针对这一趋势做出适当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笔者主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评价、研究和应用儒学。儒学既可以成为东亚文化合作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促进东亚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合作,不仅仅是人文学术的合作,也应该提倡儒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儒学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完善和更新。儒学更新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是一种互动、互利关系。东亚社会的和平发展将得益于儒学的更新和合理实践,得益于东亚各国平等而开放的对外文化关系政策。基于儒学的传统和理念,用文化合作观回应文化冲突论必将有利于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的种族、民族乃至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冯卓 《东北亚论坛》2006,15(6):17-20
随着国际环境和东亚区域内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东亚各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东亚合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然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仍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通往东亚共同体的道路上仍困难重重。东北亚各国应认清目前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态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历史机遇,东亚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金融动荡背景下的中日韩合作及东亚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威 《和平与发展》2009,(2):60-64,54
全球金融动荡加快了东亚经济安全共同体的形成,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将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东亚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治活力不足,而金融经济是以制度化为必然要求的。因此,维护经济安全的紧迫性能够增强东亚国家政治合作的动力。中日韩主导的货币金融合作应成为东亚一体化的第一根支柱。  相似文献   

9.
薛莉 《东南亚》2010,(2):56-59
随着印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迅猛发展。从地区来看,东亚已经超过欧盟、北美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东亚相比,印度具有独特的要素禀赋优势,同时印度在吸引东亚投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因此未来印度与东亚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会成为推动印度与东亚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应当把握这次机会,通过积极推动与印度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对印度的投资等手段大力发展中国与印度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东亚峰会:制度安排、进程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峰会”是实现东亚共同体长远目标的重要一步。本文在概述东亚峰会作为东亚共同体制度安排的合作进程后,认为实现这一合作的基础因素在于东亚国家强力推进降税进程、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次区域合作等,这些因素促进了地区贸易和相互依存度的增长,并在由市场推动东亚区域化的基础上走向政府间制度性建设轨道。东亚峰会是这一制度性安排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存在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多元性特点,东亚峰会的推进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其中包括东盟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东盟内部关于主导权的争议、东亚峰会参与者以及区域外大国因素的作用。区域政治市场失灵,是东亚合作进程中需要适时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对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的考察,进而分析传统的东亚价值观与构建当代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东亚各国都已成为现代化程度不同的独立的主权国家,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合作的加强和一体化的要求都使他们重新审观东亚各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的东亚价值观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构建当代东亚价值观的作用。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儒家伦理已不可能作为当代价值观的体系和核心,但就有着深广影响的传统的东亚价值观和思想文化遗产而言,其优秀成份对于构建21世纪的东亚价值观大有裨益,需要我们取其精华,挖掘、整理、诠释。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和互为影响的关系愈益显现。本文从区域产业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流动、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区域贸易安排的视角分析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发展的现实条件,并认为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东亚地区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东亚各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合作,集体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玉强 《东北亚论坛》2013,(2):36-43,129
日本学界通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审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并设定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积极看待古代东亚历史的日本学者,主张吸取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教训,日本应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强调东亚历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日本学者,主张日本应该借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东亚区域外的政治力量,进行东亚区域合作。而延续近代日本"脱亚入欧"历史视角的日本学者,坚决反对日本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挑战与机遇:东亚一体化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传统安全威胁较冷战时期大为减弱,而形形色色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危害国家和地区安全甚至全球稳定的主要因素。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较为成功,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非传统安全合作增强了东亚国家的相互了解与互信,培育了地区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促进了东亚合作机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为一体化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结构支撑。另一方面,东亚特殊的安全格局和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矛盾使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蕴涵了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是在东亚地区流行疫病不断暴发、危机四伏、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情况下产生的。并在积极探索新的多边对话与磋商机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东北亚区域或次区域组织也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公共卫生合作领域,积极加强与西方大国、国际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东北亚合作的时空维度。但由于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导致各国对公共卫生安全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公共卫生合作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东亚各国必须抓住机遇,合理调动各种资源,适时制定东亚公共卫生合作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东亚地作为东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日本一直对开展地区合作态度消极,然而在其东盟5国之行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却提出了日本的东亚地区合作设想。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此次改变态度提出上述构想的种种战略和现实考虑。同时,本文指出在小泉地区合作构想中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甚至根本性的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日本在未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提出日本成为地区合作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雁行模式推动下,东亚地区内的贸易总量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带动了区域内国际移民劳工的流动。东亚国际移民劳工是指该地区内的劳工为了就业的需要从出生所在国或居住国迁往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从迁移时间看,既包括短期合同性移民劳工,又包括少数事实上的永久性国际移民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