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朱赵荣 《学理论》2012,(17):82-83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大多数对子女过于宠爱、迁就,这就导致了独生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而且相对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常常出现偏差行为.针对独生子女表现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问题,社会工作者采用最多的介入模式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和联合家庭治疗法,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分享信息以及互相沟通的重要媒介,尤其是现在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应微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通过网络新媒体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网络进行社交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为时下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的主要方法。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模式、具体措施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新媒体社交行为及其规律,并就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效果评估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名淑 《学理论》2014,(26):276-278
家庭是每个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中同样受到深刻影响,尤其是高学段小学生。为此提出教育建议如下:提高家庭成员对交往焦虑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父母关系与父亲的角色;建构学习型家庭,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营造高质量的主观生活幸福感;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减少非核心家庭与隔代教养的发生率;注意社交焦虑中的城乡及偏见,教育要有侧重点;建立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机制;抓住人际交往训练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是推动社会政治沟通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步伐加快,颇具特色,促使传统社会政治沟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文章着眼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要求,在分析我国媒体融合现状、总结融合时代媒体政治沟通与信息传播新变化与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加强法治监督、强化媒体行业自律、袪除技术壁垒、推进网络问政制度改革等方略举措,不断优化传媒政治沟通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进入网络直播行业,建构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大批青年也在通过网络直播影响着他人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娱乐方式。文章通过参与式观察及访谈的方法,对网络直播中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进行探究,以研究网络直播是如何影响青年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建构,研究发现社会制度、家庭及行业环境等社会因素都对网络直播中主播的行为选择及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主播通过在直播间中与观众的互动也会影响观众的心理及身体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移动手机、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建构多元、立体、有效的传播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建构红色文化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的互动合作;创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加强多种符号要素的立体运用.它们在建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实施数字化传播策略,表达红色文化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21,(5):20-29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正向功能体现为主流政治环境涵化、政治情境认同、政治关系整合、政治心理补偿和政治行为监督等;其负向功能则表现为次生公共舆论生成、政治价值易位、道德修辞泛滥、参与认知受限和公共权力监督越位等。因此,对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正负向功能进行平衡与优化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可以通过差序传播弥合认知差异、多维传播建构良好的政治关系、正义传播维护政治"善"治、共识传播整合多元价值、共情传播维系理性情感等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自反性实践框架下,以成年初显期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代际关系的特征和回溯代际亲密性的建构过程,来理解当下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亲权和孝道回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产阶层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特征是以亲密情感为基础的亲权和孝道运作。父母的亲密亲职和子女的协商性成年是亲权和孝道回归的两个自反性实践机制。对身处个体化进程之中的青年来说,向父母和孝道的回归,既是亲密惯习的实践结果,也是协商性成年道路上的自我认同建构。从孝道文化变迁的微观机制看,这一现象体现了自反性实践对既有家庭制度的创造性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首次将"家庭成员"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赋予其规范性地位,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未成年子女的代际抚养合作。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法治在构建家庭关系的过程中刻意消解了传统文化中"家"和家庭成员的"身份"意义,突出"人格化"的行为模式。作为社会概念的"家庭成员"与作为法律概念的"家庭成员"对"帮助抚养"有不同的理解与期待,法律在修订过程中虽然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帮助抚养"权利义务关系构建的"人格"基础,在逻辑上与现实中都无法自洽,使代际抚养合作关系中女性的正当利益诉求被漠视。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观照中国社会家庭现实,重构完整的、彰显身份品格的家庭概念,以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4)
政务微媒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存在的定位模糊、运行机制不完善、内容形式单调刻板、双向交流欠缺等问题将严重制约政务微媒体的健康发展。针对政务微媒体的传播特性,制定与其社交媒体特性相符的应对策略,才能使政务微博及政务微信的传播模式和体系更加规整、完善,成为网络问政有力且有效的"左膀右臂"。  相似文献   

12.
微信作为当下一款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微信在大学生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沟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社会看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使用微信这一网络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如下: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监督和引导网络舆论;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探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规律;做好"把关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影响下,公民参政议政方式、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社会监督手段等呈现多元化特性,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网络时代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该坚持尊重网络民意、保证沟通互动及时性以及恪守信息真实性等原则.此外,在具体实施上,要注重搭建网络时代警民沟通的新平台、与公共传媒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涉警舆情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视域下的城市社区"微治理"路径研究,既是对"微治理"场域下新媒体功能的多维审视,也是以新的媒体技术与互动传播模式推动社会治理的渠道探寻。基于新媒体与城市社区"微治理"的契合维度,提出新媒体视域下城市社区"微治理"实践路径,包括以新媒体拓展城市社区"微需求"表达渠道、以新媒体形塑城市社区"微参与"协商空间、以新媒体优化城市社区"微项目"运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后真相"时代,"另类事实"在社交媒体空间泛滥,人民的信念与可观察的事实背道而驰,人人竭力抢占舆论先机,意图争夺话语权。"后真相"现象是"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社交媒体助长了认知偏误,市场诱因导致假新闻泛滥。"后真相"现象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冲击,"后共识"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民粹主义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后真相"时代,应提高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功能;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和舆论引导权;强化法治观念,加快网络技术革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形成新媒体场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洪流。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改革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即教师网络素养的水平、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平等互动的教育观、适应主体性教学的教学能力。基于网络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学改革开展的途径有:主动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理念、线下线上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整合网上网下资源与建设网络精品微课堂、建设特色专题网站并培育学生网络"把关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亲子交流量表"及自编问卷,本研究抽取中国南方一所大学的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了有关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父母及同伴;男生比女生更多求助于专业心理健康人士;亲子交流与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对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求助于咨询师)及非专业求助(求助于父母与同伴)都有显著影响;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会预测更多求助于父母的行为;当家庭支持不足时,学生会更多转向求助于同伴。研究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于非专业人士(家庭和同伴);家庭在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自尊量表""网络社会资本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问卷"为工具对4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高低自尊者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及其后果的比较来进一步理解社会补偿说。结果表明:低自尊者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方面得分均显著低于高自尊者;自尊对网络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通过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着个体的网络社会资本。该结论与社会补偿说的某些观点存在不一致之处,但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行为是现实行为的拓展和延伸,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自我保护呈现模式的低自尊者在网络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形式,是传统反腐渠道的有力补充,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网络环境无序性、反腐工作复杂性以及网络反腐规范不足等因素影响,网络反腐主体、客体、舆论监督媒体及反腐部门的越轨行为层出不穷,并可能催生"网络暴力"、阻碍反腐案件查处甚至引发公众信任危机。这对网络反腐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危害,因此,必须对网络反腐过程中的越轨行为进行有效防范,建立官民互动平台,畅通反腐渠道,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越轨行为的法律规范,提升媒体监督合力,促进体制内外监督。  相似文献   

20.
吴欣鑫 《学理论》2013,(11):160-161
"新媒体"新媒体以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基础,以交互传播形态为特性,以非线性传播模式为重要特征,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将从网站、微博、手机等方面对新媒体与伦敦奥运的互动进行分析,在对新媒体与伦敦奥运互动关系的研究中深入我们对"新媒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