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处理交通事故离不开对车辆痕迹的分析。车辆痕迹是确定事故性质和事故发生过程的重要依据。分析常见事故形态下的车辆痕迹,可为及时、准确、顺利地处理事故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车辆痕迹是指利用车辆作案或肇事时,由车轮、车体或附带部件所遗留的痕迹。正确掌握车辆痕迹的有关知识及勘验方法,对于交警部门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带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辆刹车痕迹形态特征。选取22辆不同小型乘用车在不同路面进行刹车实验,采集制动减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观察测量刹车痕迹形态特征,得出防抱死系统车辆刹车痕迹留痕时间在一般制动力上升至最大之后,痕迹形态受不同刹车条件影响很大,要顺光、远点、低角度进行观察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交通事故案件侦办中的难点。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肇事嫌疑车辆进行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能够成功确认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防抱死车辆路面刹车痕迹。初步分析防抱死车辆痕迹机理和痕迹特征,得出不同防抱死车辆刹车痕迹存在差异性和观察方法的影响,对有关痕迹形成机理和观察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轮胎印痕在汽车交通事故现场的出现率、应用率日趋增多。汽车轮胎痕迹在行驶中产生,又会在行驶中变化,但鉴定价值是可靠的。鉴定人员利用汽车轮胎胎面部机械性损伤与磨损细小特征、汽车轮胎胎面花纹痕迹种类特征、车辆轮胎痕迹中测量轮距、轴距和轮胎胎肩部或胎侧部附着物痕迹这四个方面能确定肇事车辆种类。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至9月,河南某油田发生多起在主输油管线上打孔盗油的案件.侦技人员通过对现场遗留车辆轮胎痕迹提取和分析,确定了嫌疑车型,并于同年9月5日夜查获盗油车辆,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相似文献   

9.
我国引进EDR技术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针对EDR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编制的了作业指导书。2017年新颁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EDR数据技术在未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上将有广泛应用。在一起碰撞过程较为复杂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应用该技术,其结果显示,根据事故车辆EDR数据,可以直接恢复车辆碰撞时的速度,能够确认事故车辆各部位痕迹的碰撞顺序,对于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及车内乘车人员对应痕迹能够相互映证。EDR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国内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及司法鉴定领域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有辩证眼光,注意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车辆痕迹的发现、提取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肇事逃逸现场留有大量的痕迹物证。其散布范围广、数量多、种类杂的特点,给发现、提取及测量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前人虽对该范畴内容有所讨论,但多数都是针对痕迹专项内容来进行的。本文通过系统论述肇事逃逸案件现场车辆痕迹分类,进而对车辆痕迹的发现、提取及测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客观、公正、准确地处理交通肇事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的基本办案原则,但其基础是证据——遗留在肇事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交通肇事现场常见痕迹物证种类有形象特征痕迹、附着物痕迹、散落物痕迹。痕迹物证在交通肇事中的证据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交通事故的性质、提供缩小侦查范围的线索、刻画肇事者的有关特征、揭示事故发生过程和查找认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中,全面地对事故现场上遗留的各类痕迹物证的检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路面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实例,探讨通过路面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确定车辆运动形态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命案 )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具有故意杀人性质的犯罪行为 ,侦破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 :1、现场勘查要全面、细致 ,特别注意收集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证 ,以便与从嫌疑车辆上提取的物证比对检查 ;2、利用现场收集的物证及所掌握的信息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侦查方案 ;3、利用人证、物证认定肇事车辆及肇事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种车型制动实验观察和测量研究,得出制动力上升时间和稍后时间路面没有留下痕迹,路面轮胎痕迹较淡的地方摩擦系数并不小。这对车辆制动车速和特殊地点的估算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场勘查中对痕迹形成方向的判断非常重要,可以利用路面痕迹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判断;根据现场工具痕迹对作用力方向进行判断;根据玻璃断面上的弓形花束对作用力方向进行判断;根据液体形态痕迹对运动方向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以非机动车中的自行车为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事故现场案卷以及经典案例研究,对非机动车现场痕迹检验鉴定方法进行分类、汇总,进而着重阐述和分析了与车辆痕迹有关的非机动车行驶状态,并重现事故现场。这为判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的行驶状态提供了一种方法,提高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可以判断肇事车辆的逃逸方向,推算肇事车辆制动前的车速,可以判断肇事车辆的接触点,但正确无误地认定还有一定的困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人员应根据制动拖印的明显的特征、刮痕、积聚物等痕迹物证来正确认定和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也在成倍增长。痕迹物证在查清事故事实、认定事故责任以及对违法者责任追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道路交通事故中现场勘查和物证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有关钳剪痕迹的论文做了综述,其中有钳剪痕迹的理论研究;各类钳具所形成钳剪痕迹的特征及检验鉴定;不同客体上的痕迹反映;钳具种类推断等。探讨了钳剪痕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痕迹的提取技巧,则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该文总结了几种提取痕迹的常用技巧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特别适合基层技术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