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提高党内监督质量,预防和惩处腐败,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惩防腐败工作逐渐深入并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因党代会监督职能实现不够而存在着制约党内监督质量的问题。随着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逐步扩大,党代会及其代表发挥监督作用的状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很有必要以总结实践经验为基础,从理论上探析党代会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在党的领导体制中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和载体。而现行党代会制度存在的缺陷表明,它尚不能充分实现党员当家作主,也不能保证党代会成为党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关。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可以优化党内权力配置,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可以有效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真正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可以有效维护纪检机关职能,大力提高党内监督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党内监督,既是监督范围概念,又是监督主体概念。党内监督蕴涵了党的监督。党内监督,无论是作为监督范围概念,还是作为监督主体概念,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是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包括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和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重点是健全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各负其责、基层具体落实的党内监督纵向组织体系;健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职能责任的党内监督横向组织体系;健全同级党委、上级纪委对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工作的双重领导体制。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重点是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基层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职能分工体系;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等不同类型的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的党内监督职能协调体系;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日常管理监督为主要形式、巡视巡察监督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职能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作为我们党第一部党内监督的基础性法规,是一部效力等级高、影响十分重大的党内法规,它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监督重点、监督内容、监督主体监督制度和监督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贯穿了发展党内民主潍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一主线。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切实把贯彻执行《条例》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加强执政党的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必须从调整结构,创新机制,实现多元互动入手.就中共的自我监督机构来说,应提高纪委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代会、全委会的监督功能,把党内功能性监督和结构性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就执政党的外部监督来说,应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机制,并与参政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相结合,以强化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互动,实现各个监督主体的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6.
加强社会主义监督是列宁关于政治建设和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宝贵财富,即立足于基本国情去破解监督难题、注重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以制度改革来推进监督建设。邓小平对列宁监督思想的创新体现在深刻认识了加强社会主义监督的必要性,开拓创新了加强社会主义监督的多管路径,建立群众监督制度、注重党内同级监督、以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探索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以更好发挥党代会的监督职能、严格法律监督等。  相似文献   

7.
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新时代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统一,是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全面覆盖和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角度看,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统一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新时代要通过监督机构合署办公、监督理念统一、监督职能融合、监督对象互补、监督法规衔接、监督队伍转变实现二者"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8.
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党内监督不力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党内民主不足、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障党内监督的有效实现。加强党内民主意识教育,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组织创新与权力监督是深化村级民主监督的趋势和特征。独立监督、权责明晰、组织保障与权力制衡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有效监督的四大法宝,村级民主监督面临村庄权力结构的空间局限、乡土社会属性的现实悖论和自身存在诸多不足等发展困境。只有坚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定位、职能定位和角色定位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洋 《学理论》2013,(19):166-167
党内监督是指党凭借自身力量,对党组织和党员是否遵守党规党纪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监督需要在全党构建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体系,使各种权力行为都能处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从而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综合治理,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沈宝祥 《理论探讨》2001,22(5):76-79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总题目.这个总题目的含义有两层党的根本性质,党的历史特点.这两层含义是密切联系的.邓小平在1965年的一次谈话中就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的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革命和建设阶段的推移,不断探索.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党内和谐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于切实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3.
知情权是党员行使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党员知情权的落实方面,还存在着知情范围有限、内容流于表面、渠道狭窄和保障措施缺乏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必须实现党内事务的公开化,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具体要从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情况反映制度,健全党务公开责任制和监督评价机制两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1,(3)
周恩来给党外人士的书信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理想与党外代表人士的交往交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饱含智慧的统战艺术。即于共同目标上化解矛盾的统战方法、于团结之路上身先力卒的统战行动、于大局利益上力求一致的统战胸怀、于正确立场上刚柔并济的统战技巧、于细微关照上表达挚爱的统战情感。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党建新课题:重点解决农民党员政治入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部分党员政治信念淡薄、政治意志衰退等问题日渐突出。在坚持思想入党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党员政治入党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提高农民党员政治素质,已经成为加强农村党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显露出开放性和竞争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价值性和多元性特点。党员行为的多样化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必须进行有效调控。调控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价值导向原则、竞争规范化原则;调控的途径主要有自律与他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At a time when the literature on political parties is brimming with health and vitality, the parties themselves seem to be experiencing potentially severe legitimacy problems and to be suffering from a quite massive withdrawal of popular support and affection. This article addresses one key aspect of the problems facing contemporary parties in Europe, which is the challenge to party government. I begin by reviewing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party competition, in which I discuss the decline of partisanship in policy-making and the convergence of parties into a mainstream consensus. I then look again at the familiar ‘parties-do-matter’ thesis and at the evidence for declining partisanship within the electorate. In the third section of the paper I explore the various attempts to specify the conditions for party government, before going on in the final section to argue that these conditions have been undermined in such a way that it is now almost impossible to imagine party government in contemporary Europe either functioning effectively or sustaining complete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18.
严明党的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明党的纪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当前我们党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严明党的纪律与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相互蕴涵:一是严明党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是从严治党的历史演绎;二是严明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从严治党的生动体现;三是严明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是从严治党的力量之源;四是严明党的纪律是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是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以严明党的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在新时期完成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严明党的纪律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增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等。严明党的纪律关键在于党纪的完善和执行,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建立系统、完善、科学的党内法规体系;要严格执行纪律,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