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对某规模化养猪场的猪泌乳衰竭综合征进行调查,A猪群发病率为5.96%,B猪群发病率为44.29%;由泌乳衰竭引起仔猪死亡率分别为17.15%和43.48%,同时发现猪泌乳衰竭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季节、品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31.88%;另外,对湖北省某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3%),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0%~64.71%),母猪为64.91%(47.37%~85.71%);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和哺乳期肺炎死亡仔猪肺中分离出3株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其中2株流产株(HB1和HB2)的ELD50均为1×10-13,肺炎株(HB3)为1×10-12。  相似文献   

3.
早期断奶应激(EWS)对仔猪的生长、体重、行为和发病率均产生较大影响,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分为2组进行观察,Ⅰ组为28日龄断奶仔猪98头,Ⅱ组为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断奶后第1d,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10和30g;第10d分别为113和128g;第20d分别为422和477g。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昼夜行为发生改变,兴奋、追逐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减少。断奶前1d,平均休息时间占70.84%,活动时间占20.83%,采食时间占8.33%;断奶后第1d分别为25.00%,62.58%和12.50%;断奶后第5d分别为50.00%,39.58%和10.42%;断奶后第10d逐渐趋于正常。早期断奶后使仔猪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均总发病率为73.19%,死亡率为8.25%。其中腹泻发病率为49.48%,死亡率为5.12%;水肿的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2.58%;咬尾咬耳综合征和僵猪综合征发病率分别为17.53%和3.60%,死亡率为0~0.5%。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青海省某猪场仔猪发生急性传染病,发病率28.2%,死亡率18.1%,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病原检查,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经综合防治,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青海省某猪场1997年4月7~18日分3批从四川某地引进2月龄仔猪657...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在甘肃省许多地区流行,危害相当严重,但有关本病病原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为开展科学有效地防治,尽快控制本病,促进全省养猪业发展,我们于1997年以全省34家规模化养猪场和69户专业户养猪场为对象,对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1材料1.1...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西宁地区某猪场近来有此病流行,仔猪发病率高达78.0%(103/132),其中1~3日龄猪腹泻者47头,占发病数的45.6%(47/103),4日龄猪腹泻者39头,占37.9%(39/103),9日龄猪腹泻者17头,占16.5%(17/103)。患病猪排黄色或灰黄色稀粪,有时粪便为水样;病仔猪排粪时拱背,有的肛门失禁,精神沉郁,停止吮乳,随即迅速死亡。本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流行广泛,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现有条件下探讨、比较中西…  相似文献   

7.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36.60%,与奶牛乳房炎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有12种。  相似文献   

8.
1993年3~5月,对甘肃省迭部林区不同样点二类生境下活动的山羊随机采血清270份,用ELISA检测莱姆病血清抗体情况,其中森林草原山羊血清113份,检出阳性血清13份,阳性率为11.50%;灌丛草原山羊血清157份,检出阳牲血清15份,阳性率为9.55%。总阳性率为10.37%(28/270)。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虎林市某养猪场的220头仔猪,发生了以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67头,发病率为30%,死亡31头,死亡率为1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等诊断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20多头母猪,...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部分地区21个养猪场1081头份猪鼻腔分泌物和病死猪肺脏材料分离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661株,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1.1%,个别猪场最高检出率为93.3%。分离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99株(D型95株,A型4株),总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2%。99株是在3省10个养猪场264头份病料中分离到的,阳性率为37.5%。调查结果表明,Bb污染甚广,本菌感染的猪场多为非临床型猪场。产毒素Pm虽然仅在3省、市10个猪场分离到,但其中有9个猪场是猪萎缩性鼻炎临床型猪场。说明临床型猪萎缩性鼻炎与产毒素Pm混合感染有关。Bb感染和不良的饲养管理、地理环境都有助于产毒素Pm在猪鼻腔中定居繁殖及传播,从而使病情发展加速。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省的天祝县、环县和漳县的9个乡为家畜棘球蝴病综合防治试点。在完成流行病学基线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相灭绝病原模式,用毗喳酮药饵对试验区的所有犬每月进行一次高密反无污染性驱虫,并在年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经过两年半(29个月)的综合防治,使三县试,点内大的细粒棘球绦虫平均后来率由1991年的34.32%下降到1993年的01家畜(牛、羊、猪)棘球蚴病的平均感染率由56.81%降为9.25%;绵羊的间接血凝(IHA)阳性率由79.47%降为35.56%;天祝县1岁绵羊的棘球蝴病感染率由1991年的98.46%下降到1993年的28.57%,脱感率达70.98%;2岁羊的感来率由85.87%下降为33.33%,脱感率为61.19%。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养猪场因具备一定的隔离条件,并有较完整的疫苗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一般不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猪瘟病例,然而温和型猪瘟时有发生,尤其在断奶后7~15d的仔猪群发病较多,常在出现症状后20~40d陆续死亡,死亡率达30%~60%。康复猪生长发育迟缓,对...  相似文献   

13.
在双城市剖检10种畜禽267头(只),检出寄生性蠕虫91种,隶属3门4纲20科55属。其中吸虫9种(9.9%),绦虫20种(22.0%),线虫61种(67.0%),棘头虫1种(1.1%);蠕虫中优势种共28种(30.8%),人畜共患虫种31种(34.1%)。在所检出的蠕虫虫种中,卷棘口吸虫、粗头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八钩膜壳绦虫、内翻双盔带绦虫和普氏剑带绦虫为黑龙江省新记录,使本省畜禽蠕虫数由163种增至169种,人畜共患蠕虫数由55种增至57种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是仔猪在哺乳期和断奶后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以腹泻为特征 ,具有群发性、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该类疾病的病因及病原复杂 ,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掌握该病在甘肃省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 ,查清其主要致泻因素与病原 ,以制订相应的防制对策 ,笔者对 13个地 (州、市 )的3 4个养猪场进行了仔猪腹泻的病因学调查。1 调查方法1.1 在每个地 (州、市 )抽查 2~ 3个养猪多的县 ,每个县抽查2~ 3个有代表性的养猪场及专业户。通过走访、座谈和查阅有关资料 ,初步了解 1998~ 2 0 0 0年仔猪腹泻的发生及死亡情况。1.2 现…  相似文献   

15.
从1986年开始,先后对全省9个地市、20个市县的60多个鸡场和1436个专业户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点存栏数789936只,发病599675只,发病率75%;死亡251998只,死亡率40%。由于近年来普遍应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防治,效果显著。1994年对17个鸡场抽查结果,平均发病率控制在7%以下,减少发病68%;死亡率降至3%,减少死亡39%。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刘晋平,李宏全,董建伟,张乃瑞,岳仍军(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太原猪场)太原猪场是我省的一个大型养猪场,生猪存栏数达5000头左右。针对该场哺乳仔猪普遍表现营养不良,可视粘膜苍白,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情况,我...  相似文献   

17.
1998年7月,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双龙镇3个个体户及烟镇林场饲养的19~37日龄美国七彩雉鸡共计12120余只,先后有6579只发生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率为54.28%,死亡3173只,死亡率为26.18%。1临床症状病雉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  相似文献   

18.
以免疫琼扩试验对3个省的4个鸡场进行了鸡大肝和大脾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4个鸡场中21,55,60周龄鸡血清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6.0%,27.7%和36.7%;肝脾材料的阳性率分别为17.5%,33.3%,46.7%。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技术对24个猪场送检的314头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病料进行伪狂犬病病毒DNA片段检测,检出阳性猪场21个,占受检猪场的88.0%;检出阳性病料152头份,阳性率为48.4%。另对怀疑为伪狂犬病的159头猪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猪120头,阳性率达75.0%。  相似文献   

20.
1994~1995和1997年应用日本血吸虫3类候选疫苗分别免疫绵羊,各组的减虫率、粪便虫卵减少率和组织(肝、大肠、小肠)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虫体副肌球蛋白(n-paramyosin)组17.4%~55.3%,14.6%~68.1%和48.9%~76.7%;重组副肌球蛋白(r-paramyosin)组41.4%~44.2%,15.9%~25.1%和41.1%~48.0%;Sj26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组53.4%~62.1%,11.0%~38.6%和14.0%~65.0%;rSj28GST组61.4%~68.5%,22.9%~60.0%和39.0%~76.0%;重组日本血吸虫23ku大亲水区表膜蛋白(rSj23)组51.2%~66.1%,21.9%~58.4%和54.3%~76.7%。以ELISA检测免疫后的绵羊血清,3类抗原均诱发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表明以上疫苗具有诱发绵羊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