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冬日里一场温暖身心的节庆活动,让人感到既热闹又舒适."2021年12月13日,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镇陇里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芦笙节,苗侗同胞相约在一起,身穿盛装,载歌载舞,同享丰收喜悦.游客吴建明邂逅了这场盛大的节日活动,他和朋友参与其中,吃新米饭、跳芦笙舞,玩得不亦乐乎.吴建明感叹道:"好玩、好吃,一次特别的乡...  相似文献   

2.
正月初五,每年一次的"四印苗族年场祭祖"节,在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龙窝的鸡坝田上举行。当地上万名苗胞举行了隆重的放鞭炮、跳芦笙等活动。"苗族年场祭祖"是当地苗胞纪念先祖,悼念过世的老人,祈福丰收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3.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2):64-6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628 类别:传统音乐 编号:Ⅱ-129 项目名称:芦笙音乐(侗族芦笙、苗族芒筒芦笙)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丹寨苗族自治县 简介:芦笙是一种有神性的竹管乐器,在苗、侗等民族中盛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地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滚大村成立了滚大村芦笙党小组,组建芦笙农民专业合作社、芦笙展览博物馆,吸纳贫困户、工艺芦笙师,壮大工艺芦笙制作产业,把培利打造成享誉全国的"芦笙第一寨"。滚大村芦笙产业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实现了人人有业就,个个有收入,2018年顺利实现省标出列,摘下贫困帽。该村的芦  相似文献   

5.
李葆中 《当代贵州》2012,(14):62-63
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自1999年8月28日举办第一届开始,一年一届,其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被气势恢宏的芦笙队伍、激烈狂放的斗牛、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活泼健美的民族舞蹈、激越深沉的声声铜鼓等所吸引。由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沉淀,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凯里国际芦笙节,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芦笙的起源在凯里市舟溪镇有一个叫"甘囊香  相似文献   

6.
通道侗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芦笙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2008年6月,侗族芦笙入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通道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芦笙艺术之乡”。村里有芦笙活动,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在吹吹跳跳中交流感情,其音调婉转缠绵,热情奔放,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7.
<正>"2010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3月3日至5日在凯里市成功举办。浓郁的民族风情、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媒体、来宾前来采访观看,与53万凯里人民共庆节日。此次芦笙节是凯里市自1999年来成功举办的第十届芦笙节,也是  相似文献   

8.
花之旅     
正海棠娇,红嫩妖娆惹人爱;梨花淡,肌肤似雪颜如玉;郁金香,婀娜多姿披彩装……又到山花烂漫时,花舞人间,百花争妍,你我携手,共赴一场花之旅。  相似文献   

9.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中,尤以木鼓舞、铜鼓舞、花鼓舞、芦笙舞最为动人,而上述四种舞蹈都离不开木鼓、铜鼓、皮鼓与芦笙。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拾花季节开始之前,农一师十六团园林队花场正在举行一场民主选举大会。“张仕良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好,他当警卫我们放心,就聘他!”张仕良以得票最高当选为花场警卫。  相似文献   

11.
芦笙悠扬动听,歌声犹如天籁,舞姿优美动人……这里不是明星的演出现场,而是一群来自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表演的特别节目。与以往的送戏下乡不同,这次是乡下农民送戏进城,送戏进省委大院。1月24日上午11点半,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在省委机关大院篮球场举行。演员是武定县插甸乡的农民、老木坝村党的生活希望小学的学生和插甸乡的12位常务书记。插甸乡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驻村联户"的工作责任区。两年多来,无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轻盈而高亢的芦笙曲调,榕江县水尾水族乡中心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一天的文化活动。每个星期四下午,学校给学生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教材,在校园推广‘水族歌曲’‘水族文字’‘水族传承工艺’‘水族芦笙’项目,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箐鸡的故乡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7):76-7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126 类别:民间舞蹈 编号:Ⅲ-23 项目名称:苗族芦笙舞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关岭自治县、榕江县、水城县. 简介:水域县南开乡三口螗是黔西北最大的苗族跳花场,每年二月十五.以水城县小花苗支系为主,遍及周边纳雍、赫章、威宁等县小花苗支系的同胞,数万人都要到此劲舞欢歌过节.  相似文献   

14.
3月9日,宦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数干名苗族同胞齐聚庆灵山苗寨庆祝“花山节”。“花山节”是苗族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踩花山”、“跳场”、“跳花”、“耍花山”等,各地节期不同。节日期间,苗族同胞换上盛装,聚集在一起,吹着芦笙,载歌载舞,祈祷丰年。男女青年也在此佳节互相对歌,寻觅佳偶。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2月4日,全市首家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之家在静海区落成。当天,静海区中医院护士王虹、实验中学教师王建强等5名来自基层一线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为静海区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场生动、鲜活的宣讲。会后,一场以“梦圆静海基层·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又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6.
贵州平坝县马场乡关口寨是个人多地少、偏僻贫困、文化落后的村寨.村民不知做过多少次发财致富的梦.都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一天,山寨农民张言雄从报纸上获得一条信息: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芦笙舞和安顺地戏在外国很受欢迎.他心头一动,想到关口寨的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歌舞等,如果把寨子开设成苗族风情旅游点,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吸引外国游人,一定能摆贫困.……很快他们根据外国游人的喜好,推出了芦笙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每年三秋拾花季节,各团场连队的花场都堆放着上百万公斤的新棉。加强花场的安全防范和新棉的进场质量,花场门卫执行好进场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吹芦笙、跳芦笙舞、打糍粑……正月初五,榕江县乐里七十二寨斗牛场迎来3万多名游客,与当地群众一同欢度春节。乐里镇斗牛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由当地致富能人唐思明投资建于2013年。整个斗牛场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与侗族椭圆形风雨桥融为一体,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夜色降临,斗牛场内50米长的风雨桥长廊已摆上300张饭桌,旁边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祁连公路段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把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与养路生产、抗灾保通结合起来,与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与逐步实现“养护生产市场化、养护组织企业化、养护用工社会化、养护管理现代化”结合起来,促进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祁连公路段被省文明办命名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彭荆风,著名作家,汉族。历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秦基伟将军》,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等。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回首人生路,《红岩》杂志成就了彭荆风的文学梦。梦的开始,要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