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清前期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社学、义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发展过程,指出社学、义学的兴办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薛婷 《传承》2010,(24):90-91
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清王朝大厦将倾的19世纪后期,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影响着中国的内政外交。李鸿章的个性体现在其自身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腐朽与开明的矛盾以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性正是晚清社会在李鸿章身上的形塑。  相似文献   

3.
鬼蛊作为清水江流域苗侗地区长期存在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禁忌形式深刻影响着区域内婚姻选择,如婚姻观、婚姻行为以及联姻范围等。鬼蛊通过划分不同的联姻群体使地方婚亲呈层级化状态,与此同时,清白人家到鬼蛊人家的单向流转使得双方均承受巨大社会压力。鬼蛊禁忌成为流域内苗侗婚姻选择中的一种制度性规则。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词学的全面复兴时期,然而海峡东岸的台湾在人清之后的前二百年里却没有产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词人.到了晚清,随着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同时出现了许南英、施士洁、洪弃生和林痴仙等本土词人.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晚清台湾的历史风云和沧桑剧变,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生平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创作.晚清台湾词的文学史(词史)意义突出体现在“词史”与“词体革命”两个方面,而历史文化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台湾情结”和“爱国深情”两个方面.晚清台湾词作为宝贵的文学遗产,不应被词史研究忽视.  相似文献   

5.
警政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而经费的收支直接影响警政的实效。相较于传统的保甲、团练等旧式治安力量,晚清湖北警政的创建与发展具有近代化意义,警政经费的规范与保障初步确立便是这种体现。但这种变革后的经费体制仍然存在诸多传统因素,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状况是晚清湖北警政的时代特征。警政经费的制度性措施、收支境况和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湖北警政的实效和困境。  相似文献   

6.
黄璜 《传承》2013,(9):121-123
晚清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发展并使其激化,并与其相互纠结在一起,影响着整个近代的中国。从晚清中国的自然灾害入手,分析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与晚清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外"游历"与经学接受是晚清新型知识分子特殊行为方式的重要体现和表征。王韬、黄遵宪在亲身接触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开始反思和怀疑通经致用的晚清"今文学"价值阐释模式,并且对其表现出一定的疏远与拒斥立场。在海外"游历"和经学接受的双重视阈中,王韬、黄遵宪的诗学观念在脱离传统束缚后于"见闻"中体现出较为开放的现世意识与进步理念,进而为晚清诗学的演变开启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面向,成为中国古代诗学近代转换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黄璜 《传承》2013,(7):121-123
晚清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发展并使其激化,并与其相互纠结在一起,影响着整个近代的中国。从晚清中国的自然灾害入手,分析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与晚清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对湖南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晚清社会组织的变迁主要包括政治组织的兴盛、经济组织的转型、文化教育组织的变迁和秘密社会组织的消长以及民俗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王金祥 《人权》2006,(1):8-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政府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和保障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的生存权、实现发展权的具体体现。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12个省区市,还有处于湖南、湖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百年来的法律建设活动,肇始于清末修律。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认同援引西法、变革中法的同时,始终固守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底线,希望以此来维系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采取审慎渐进的变革模式,并强调保持法律的民族性,体现了文化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没有提供走向现代化的前期思想资源,使得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清末修律活动中立足国情、守护传统的同时,也很难给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行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养老资源有限以及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薄弱,使得贵州民族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但另一方面,贵州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仍然有着一些独特优势,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独特的人口生育政策以及西部开发战略持续推进。当前贵州民族地区需要加快经济增长,构建多层次、多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加强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并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实现民族地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衔接。  相似文献   

13.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民间慈善事业思想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佛教的慈悲观念与因果报应学说及民间善书所宣扬的道教思想。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民间慈善事业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官员的努力推进、绅士阶层和富庶人家的积极参与以及当时社会因素的强烈作用。深入研究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民间慈善事业,有助于了解当时贵州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求索》2012,(8):117-119
在救亡和启蒙双重任务之下,晚清社会兴起重商主义思潮,成为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思想之一,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应。西方的经济侵略直接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社会自发地产生重商的观念。"商战"的口号应时而出,其目的是为救亡,改变中国衰败的局势,体现了晚清国人为追求富强、御侮救亡的时代精神。"商战"的兴起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传统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并迅速改变。传统社会结构悄然之间发生了错位,商人由"商末"一跃成为"商本",社会中尊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近代"绅商"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壮族人民从广西迁入贵州以后,受当地苗侗文化的影响,与其文化源头—广西壮族产生了不少的区别,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州壮族风俗风情文化。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壮族文化来揭示一个民族如何在迁徙的过程中,在经历不同区域、接触不同民族后,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的区别,从中探讨文化"源"与"流"的发展与变异,以思考文化的采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传承》2012,(16):70-71,96
信用票据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从一个侧面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信用票据体现了中国信用票据历史源远流长的特点,并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的信用票据逐渐淡出流通领域,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流通开来。这不仅对其社会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观念及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周素园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他在这三个急遽变革、天翻地覆的时代里,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百折不回地奋斗,正确把握历史趋势,及时站在时代变化的前列,为国为民为贵州,作出了不朽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通过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较好地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 ,以此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萍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12-114
19世纪50年代 ̄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教会势力的广泛渗透,宗法一体化的晚清乡土社会秩序开始从礼俗信仰系统、经济权威系统、社会管理系统三个剖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和变动。这种状况,从深层上看,乃是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中西方两个世界多重碰撞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在晚清乡土社会的一个深长投影。解析这一投影,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近代西方传教活动的历史性状及其之所以造成晚清乡土社会秩序裂变的内在机理,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审视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是清代今文经学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代表学者。虽然他不能摆脱传统学术思想的范畴,但他的研究,扩大了今文经学的研究范围,为晚清今文经学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为他的社会改革思想寻找到了理论依据,体现了明显的经世致用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