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问:中文域名争议如何解决?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可受理哪些中文域名争议? 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下称CNNIC)于2000年11月推出了中文域名注册业务.同时,为了妥善解决中文域名注册人(域名持有人)与第三方(注册服务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因中文域名的注册与使用所产生的域名争议,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CN NI C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参考国际社会有关域名争议解决的做法及相应规则,制定了<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下称<解决办法>,已于2000年12月1日起生效实施.),并授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下称"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作为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同时,由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制定相应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下称<程序规则>,已于2001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按照<程序规则>和<解决办法>的规定,采取专家组负责制解决相关域名争议,从而建立了中国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因此,有关中文域名争议可通过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求得解决.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解决域名抢注争议,域名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了一套专门性域名争议解决机制.该机制规定,投诉得到支持的首要条件是投诉人对有关名称或标志享有权利(益).已有的大量专家裁决为理解该规定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线索,因此,有必要对前述裁决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应如何认定投诉人的权利(益)及相关疑义之处予以探讨,为当事人、律师提供一定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互联网的标识的域名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内涵,域名争议也越来越多。互联网的特性导致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在解决域名争议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UDRP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问:中文城名争议解决程序大致有哪些流程?CIETAC中文域名裁决如何执行? 答: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为了解决互联网络域名争议,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因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或者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所争议域名应当限  相似文献   

6.
中文域名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喜芳  赵国华  高雁 《河北法学》2002,20(4):145-148
中文域名自 2 0 0 0年推出后 ,企业域名抢注更为激烈 ,而中文域名由于具有某些商标标识的特性 ,并且它的注册与访问采用中文形式 ,相对于英文域名而言 ,便与注册商标权产生多方面更多的冲突。我国对此并无相应的法律规范 ,并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民间组织性质决定了它对中文域名的调整具有很大的缺陷性。  相似文献   

7.
《电子知识产权》2003,(4):14-18
第一章总则与定义 第一条为了保证域名争议解决程序的公正性、方便性及快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以下简称《解决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程序规则。 第二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而进行的域名争议解决程序受本规则及域名争议解决  相似文献   

8.
域名,从技术角度讲指在Internet上用于解决IP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域名抢注一般指将他人的商标、商号等注册为自己域名的行为.近年来,域名系统的组织、管理和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1999年儿月29日接受国际互联网络名址分配公司ICANN指定,成为第一个"域名纠纷处理服务提供者",在互联网域名争议的解决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解决域名争议的主要法律依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UDRP)人手,综合大量WIPO仲裁实例,运用案例分析、图表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对WIPO域名仲裁中法律适用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行归纳和提炼,并创造性地提出WTPO域名仲裁实体法适用中的"准先例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域名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基于其知识产品的属性,应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实践中,域名经常与商标发生冲突。域名争议的解决有赖于司法途径和其它途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域名注册与在先商标的争议,司法实践先于法律,司法判例尽管并不一致,但均对驰名商标以特别保护,其保护均体现出商标法上保护的痕迹。但并非所有的商标都享有同等的保护,原因在于商标侵权理论的“误认”标准。《商标法》天然适用于域名侵权争议的本质———商业领域扩展的必然结果。《商标法》调整域名侵权争议的范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刘双丰 《行政与法》2013,(12):92-95
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应当具备的洞察和鉴别能力、统御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和决断能力,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应时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即应当充分认识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学习,重视在实践演练中提高,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刘召刚 《政法学刊》2005,22(5):28-31
证人拒绝作证是困惑司法实践特别是刑事侦查的突出问题,这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予以彻底改变.然而,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从安全保护、经济补偿、法律制裁、改进方法以及强化观念等方面着手,使证人及时作证,从而尽快结束诉讼.  相似文献   

14.
15.
张旭 《行政与法》2005,(12):127-128,F0003
现代社会在各种高度的隐蔽性、组织性、复杂化以及高超的反侦查手段等无被害人犯罪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传统的侦查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法以对付那些使用传统的侦查手段已无法或难以侦破的犯罪案件,其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试从诱惑侦查的有关问题出发,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电子公文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公文是通过网络传送的 ,用于政府机关相互之间联系事务的专用电子文件 ,其传送和接收是在高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对电子公文系统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认为建立包括密钥使用规范、数字签名制度、政府证书管理制度等 ,是确保电子公文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蔡宝刚 《法学论坛》2003,18(1):41-46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和法律变革的时代主题 ,社会经济的知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的权力化 ,引起了构成法律基本要素的“理”即生产方式与“力”即国家权力的相应变化 ,进而引起了法律的知识化发展趋势 ,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法律更具有合法性 ,未来法治的重心应是加强知识的法律化和法律的知识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