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俄罗斯非常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自独立之后,为了实现经济转轨、克服经济困难,它渴望同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进行经济合作,以获得投资和经济援助.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欧洲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重视和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而且是俄罗斯最大的投资者和经贸伙伴.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分歧等因素,经济合作的成效是有限的,对双方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主权债务危机使欧盟对外交政策的关注减少,共同外交“国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地缘经济”回归,对外关系“经贸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防务开支大幅削减,CSDP前景更加困难.同时,欧盟在拓展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周边关系、提升国际接受度等方面也作出新的努力.欧元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国际结构性压力下的一体化、多重外交架构的竞争与协作等因素将共同塑造未来的欧盟外交.  相似文献   

3.
统一欧洲的大战略——欧盟东扩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后 ,中东欧国家纷纷要求“回归欧洲” ,欧盟趁机推出欧盟东扩计划。欧盟东扩历经先期准备、制定时间表和选定候选国 ,到目前开始正式谈判几个阶段。欧盟东扩是欧盟和中东欧国家互有需求的结果 ,不仅是出于统一欧洲的理想推动 ,而且是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现实考虑。但东扩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双方都面临着不少棘手的问题。估计欧盟东扩最终完成可能需要10—20年时间。届时欧盟的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积极推动建立外交关系,以政治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为主,辅之以经贸和社会文化交往;改革开放以来则主要是深化政治领域的合作,同时扩大在经贸、社会文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鉴于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在中东也有重要利益,我们应该有系统的中东战略。从国际政治、国家安全、经贸金融合作、提升软实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考,以构建中国对中东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5.
欧盟传统上视北非中东地区为其南部后院和有重大利益关切的地区,对该地区的首要政策目标是确保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欧盟的安全利益;此外,推广欧洲价值观、确保欧盟能源安全、扩展欧盟经济利益也是其重要政策目标。北非中东变局特别是利比亚危机对欧盟安全、地缘政治环境和能源安全形成的巨大冲击表明,欧盟北非中东政策目标基本落空。针对新的地区形势,欧盟未来的北非中东政策可能更强调加强当地的公民社会建设和民主机制建设,加大力度帮助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巴以和谈。  相似文献   

6.
林燕 《西亚非洲》2004,(3):52-55
欧盟主张依靠国际合作机制 ,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政治资源和经济利益。在对待巴以冲突问题上 ,欧盟的外交政策主要表现在 :与巴、以两方关系由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拓展 ;强调依靠国际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与对话解决争端。欧盟在巴以冲突中的外交政策为其赢得了较好的国际声誉。欧盟希望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共同的外交路线和独立的防务能力 ,努力实现它“说话算数”的世界一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自身力量特性,欧盟曾形成了以“良政”为核心理念、以多边主义为路径、以大西洋伙伴关系为战略依托的全球治理战略.新兴力量崛起加速了国际权势转移,也重塑了欧盟的自我认知,推动其调整全球治理战略.欧盟全球治理新思路重视价值观与现实利益的平衡,重视多边主义的“有效性”、“功能性”和“互惠性”维度,力求在新兴力量和大西洋关系的平衡中推动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欧盟的北极外交活动非常活跃。北极地缘环境的变化必然推动欧盟北极外交政策的更新。为了进一步明确欧盟在北极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欧盟利用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与规则设计能力,提出北极绿色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积极推广,这标志着欧盟完成了参与北极治理的战略规划并开展相关实践。本文结合一手文献资料,对欧盟北极政策的"绿色框定"特色进行分析,尝试梳理欧盟北极政策的演变过程,阐释其在各国激烈博弈的情形下,如何发挥在北极环境保护领域的优势地位,进而构建连贯性的北极政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欧盟推出维护地区稳定与促进发展的对中亚发展新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新战略不仅表明了作为国际地缘组织利益的整溯者,更显现出其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参与国际事务合作的国际玩家本色.本文试图从欧盟对中亚渗入的历史及发展角度与战略定位,全面分析欧盟与中亚在能源、安全及社会关系的合作态势,透过表象分析来揭示欧盟以扩溢为核心的东扩方略.  相似文献   

10.
沈铭辉 《东北亚论坛》2022,31(1):117-126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市场、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RCEP也存在着进一步升级探索经贸新规则、推动区域内部国家进一步参与价值链分工以及提高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水平等一系列提升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内,以RCEP为重要内容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稳定发展,RCEP成员方需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RCEP落地生效并发挥应有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一体化的问题、前景与欧盟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尔兰否决<里斯本条约>是欧盟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包括政治精英抱负与民众需求脱节、内部矛盾增多等的突出反映,同时它给欧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包括欧盟行动能力受阻、国际形象和地位再次受损等.尽管欧洲统合进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在全球化和民众需求的内外压力下,欧洲一体化仍会向前发展,只是其传统发展模式将有所调整.欧盟仍将是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特别是在经贸领域,但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欧盟国际地位呈持续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2.
从谈判到签署,RCEP背后不仅蕴含成员国之间的地缘经济博弈,更牵涉到美国、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政经利益.美国将RCEP视为对其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威胁,为此可能调整亚太政策,加强高新技术发展,通过共同价值观联合盟友,巩固其霸权地位.欧盟将RCEP视为全球经济权力结构改变的象征和RCEP成员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信号,未来在与中国保持经贸合作的同时可能开展制度竞争,与美国谨慎联合,大力提升内部产业及技术标准,实现所谓的"开放性战略自主".为推动RCEP顺利落实,中国应洞悉美欧的利益关切和政策调整方向,通过价值链调整与国际制度合作引导建立中美竞争性合作关系,推进与欧洲合作,从而在中美欧战略三角关系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3.
拜登政府上任后积极恢复美欧关系,推进跨大西洋合作进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建立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贸易和技术领域合作协调机制,并成立了核心机构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活动和进展表明,技术已超越传统贸易成为本轮美欧协调的焦点。新一轮美欧技术经贸协调具有规格较高、欧盟话语权提升、聚焦战略新兴与颠覆性技术议题,以及明显的对华指向性等新特征。然而,美欧技术经贸协调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还在于美欧能否有效弥合二者在战略、利益、对华认知等方面的分歧。美欧技术经贸协调都为推进跨大西洋合作进程创造了一次新的机遇,并将对国际秩序和格局演变产生显著影响,在技术创新、供应链、标准规则制定以及贸易投资等领域对中国科技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军事和经济是美国国家战略重心东移的两个支柱。相对军事东移比较容易的条件和 明显的奏效程度,经济东移要遇到更多的困难。面对经济实力相对式微、与亚太各国的貌合神离以 及中国崛起后与本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与深化的局面,美国在贯彻这一国家战略时不得不采取新 的策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是美国意图运用“巧实力”掌控亚太地区经贸规则制定、建立其主导下 的“国际机制”,一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以此将中国的发展导入其“合意”的轨 道。中国应对的方针应当是,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经贸联系,用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方法巩 固经济利益,防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化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在欧盟深陷多重危机背景下,德国在维护其全球经济竞争力与推动欧洲一体化之间进行"再平衡",对外政策加速"欧洲化"。地区安全、价值观、市场准入、公平贸易等欧盟层面的关切在德国对外政策中的权重将越来越大,德国传统上以经济利益为主轴的务实对华政策出现调整。中德关系虽面临挑战,但对中国而言亦存机遇。中国可以此为契机突破和拓宽中德关系的固有边界,以德国为杠杆,对欧盟整体施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基于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探讨欧盟—南共市经贸合作的动因、进程与影响。经贸合作是欧盟—南共市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双方经贸合作具有良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冷战结束后,在多方面动力的推动下,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并迈向自贸新高地。在促进自贸合作的各种因素中,双方的经济利益与战略考量构成了最主要的驱动力。然而双边关系的不对称性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差异,使得双方的利益诉求和政策目标不尽相同,由此导致自贸协定谈判进程充满艰难曲折。但欧盟和南共市克服困难最终达成了自贸协定,这既是双方历史合作的深化延续,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剧烈变化背景下双方利益需求汇合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它不仅对双方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有重要影响。展望未来,由于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的实施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或仍不会一帆风顺,但双方合作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以来,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都得到相关条约的承认,欧盟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法律基础也得以确立。在对外文化关系的实践中,欧盟根据对自身利益的评估,制定了针对不同地区的对外文化政策,推动了与不同地区的文化关系的发展。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发展,不论对欧盟成员国还是对欧盟整体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欧盟内部对欧盟发展对外文化关系有可能出现的文化霸权、大小国家的利益平衡、官僚主义等问题表现出某些担忧。  相似文献   

18.
欧盟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欧洲一体化收益具有国际公共品的性质。而国际公共品的供给是多个民族国家集体决策与单个国家内部利益集团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国内国际双重博弈的产物。随着"逆全球化"的兴起,这种双重博弈现象愈发明显。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对国际公共品供给中双层博弈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剖析英国脱欧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一体化收益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即表现出明显的非中性特征,以致在英国国内选民中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从一体化收益中获益较多的精英集团及获益较少、甚至为负的中低收入集团,各利益集团彼此博弈,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国际层面,英国从欧洲一体化中所获收益与成本付出的不相匹配,导致其与欧盟之间讨价还价,以提升英国的国家利益。在公投所体现的直接民主制度下,中低收入集团的利益最终决定了国家利益,于是脱离欧盟即不继续参与欧盟这一国际公共品的供给遂成为英国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综观欧盟对外经济贸易 ,其对外共同贸易政策、共同贸易保护措施、共同关税税则及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法律框架。欧盟针对非欧盟成员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法在欧盟共同贸易政策框架下得以实施。这些框架原则有利于欧盟以单一经济实体应对外部市场的竞争 ,加强谈判能力 ,协调行动以维护欧盟和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陈沫 《西亚非洲》2007,(11):42-47
为了维护在南地中海地区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该地区采取新地中海政策。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发展,新地中海政策被纳入"欧洲邻国政策"范围。新地中海政策的实施,扩大了欧盟发展模式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影响,促进了南地中海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因而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南地中海国家的国情与欧洲国家迥异,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盟和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于南地中海国家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欧盟推行南地中海政策所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