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警察技术》2009,(6):79-79
美国专家研制成功一种被称为“电磁炮”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能够将电磁波发射到1公里远处。如果人处在电磁波作用区内,其皮肤下0.3毫米处的血液分子就会开始沸腾,使人疼痛难忍,而只要一离开电磁波作用区,疼痛感就会马上消失。  相似文献   

2.
文化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赢文化战争要靠民族文化的“免疫力”世界上的武器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其一为杀伤肉体的武器;其二为引导,影响、控制人的思想的武器,这种武器的作用是影响、改变人的思想,逐步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进而使民族的文化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
射线弹─—一种新的核炸弹,它爆炸后产生的γ射线不会立即使人死亡,但能释放核辐射,迫使敌人撤离爆炸区。有人称它为“精神思想武器”,它比氢弹、中子弹更为高级、更有威摄作用。摧毁弹──于海上作战的一种新武器。它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电磁波,能摧毁敌舰上的雷达、通信设备、武器指挥系统和导弹制导系统。窒息弹──一种燃料和空气相混合而制成的炸弹,它利用化学反应起爆,爆炸后出现的化学气体迅速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从而使人窒息而死。噪音弹──国研制出一种当今最新式的炸弹──噪音弹。它通过爆炸时放出的噪音波麻庳人的听觉…  相似文献   

4.
声波武器是一种新概念武器,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好、作用范围广、作用效果明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警察的青睐。介绍了声波武器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并结合我国的反恐处突形势,提出了声波武器在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声波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警察使用的枪械属于警用武器。警用武器的种类很多,主要由部分军用枪械、防暴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组成。一、非致命性武器对有生目标具有杀伤作用的武器称为致命性武器,而对有生  相似文献   

6.
海湾战争后,由于高技术武器的“神奇”作用,使部分官兵认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技术武器使得未来战争成为物化了的智力对抗,人的因素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主要靠装备,装备落后,打不了胜仗”。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错就错  相似文献   

7.
香港警队武器警械使用训练见闻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兵 《公安教育》2009,(10):70-74
为学习、借鉴香港警方武器警械使用训练工作先进理念,我随公安部组织的第一期内地公安机关武器警械使用教官研修团一行15人,于2009年7月5日至15日赴香港开展专题考察。在港期间,研修团通过听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现场操作、交流研讨等多种研修形式,对香港警队武器警械使用训练的运行机制,武力使用教官的招录和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8.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国际防扩散体系在防止和延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警用武器的含义及特点 用来威慑、制服、打击犯罪分子,防止事件蔓延和扩大所采用的各类器材,称为警用武器。公安民警目前所配备的武器,大部分是选用军队列装的轻型制式武器,如手枪、步枪、轻型冲锋枪、狙击步枪、轻机枪等武器。警用武器与军用武器在使用目的和要求上有所不同。警用武器主要是用来威慑、制服犯罪分子和防止事件蔓延和扩大,所以对杀伤力和火力的控制要求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为制服不致死或不致残。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共产党人观察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既是共产党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则具体体现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是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是冷战结束以后各国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它对一国的生死存亡、发展快慢、地位高低的作用至关重要。国际关系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都和高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军事领域,高科技的作用极为明显。比如,依靠高技术武器,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国际干预的成本和代价大大降低。美国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先进武器平台和新型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等为主体的高科技武器,就可以做到不出动地面部队,而给对方以致命打击。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导弹问题为何如此突出,导弹防御为何受到如此关注?因为导弹是目前最有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机器有三个隐喻——“器官”“竞争者”和“武器”。“器官”隐喻指明了作为对象化知识创造物的机器是人的身体的延伸,是实现人的意志的肢体。“竞争者”隐喻描述了作为劳动资料出现的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过程中,把工人贬低为“机器”,且随时可以使工人“过剩”。“武器”隐喻则揭示出被改造为工人敌对力量的机器被资本家所控制和利用,充当了资本统治的帮凶,成为镇压工人反抗资本统治的最强有力的武器。马克思的机器隐喻表明了机器在本质上是增进与确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性存在,阐明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论述了资本逻辑衍生出的机器异化的现实存在,传递了消除机器异化,使机器复归于其本质的迫切诉求。马克思关于机器的三个隐喻对于科学认识当下智能机器的本质以及构建和谐人机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短讯四则     
韩国逮捕向美国泄露军事秘密人员短讯四则来自路透社1999年3月10日的消息说,担任韩国军队机要与安全事务的国防部。务司令部,3月9日以涉嫌向美国国防企业泄露韩国军方购买导弹和电子导向武器情报为罪名,逮捕了4名预备役校官和一名女职员。据机务司令部提供的资料说,韩国一家武器中介商社社长、预备役中校权某,为了同美国公司一起参与韩国购买武器的投标,通过因特网把韩国国防部购买电子导向武器的情报泄露给了美国公司。据悉,另有十多名现役军官接受了权某等人的钱财,向其提供了军事情报。古巴判处一外国恐怖分子死刑短讯四则据路透…  相似文献   

14.
人民警察的武器使用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限。由于武器具有直接的杀伤力,操作时又有较强的专业性,武器使用权的行使稍有不慎,就会对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从而导致警民关系紧张,影响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为确保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武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法律适用研究,并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合理规范、制约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行使原则剖析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全过程,不外乎判断和衡量两个阶段。首先要判明是否可以使…  相似文献   

15.
《警察技术》2012,(2):78-78
美国军方研制出一种利用热量驱散人群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可架设于“悍马”军车上,能够发射高能微波,人被“射中”后肌肉迅速抖动,进而引发剧烈灼痛感,为了躲避“热浪”袭击,人们只有快速远离,这样就达到了驱散人群、平息骚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道法是规制武器使用的规范和法律依据,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定向。国际人道法从"动机-手段-后果"上制约着武器装备的生产、使用和销毁。应当立足现实,通过建立武器审查机制,加强武器使用的管控以及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等,适应当代社会对武装冲突中的人道主义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使用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原则:一是依法使用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二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而不是以伤害或者剥夺违法犯罪人员的生命健康为目的,因此,即使是依法使用武器,也要注意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对公私财产的损坏。应当说,上述规定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原则作了比较明确和严格的限制,是不难理…  相似文献   

18.
非杀伤警用武器的使用技术──谈人体与电流作用的关系河南公安专科学校卢广芝西安武警学院黄虎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警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非杀伤性的特殊武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场合中,有利于警察制服和擒拿罪犯,而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也能保护警察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当前,警务执法活动遇暴力袭警情况渐多,警察临战使用武器频率增加。如何整合警察武器使用的多方面因素,整体推进武器使用训练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武器使用的质量上升空间,形成集中、灵活、反应快捷的力量结构,达成作用和效能最大化,武器使用训练程序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考空间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这一武器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一定要认真学好邓小平理论,正确掌握和运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要实事求是,坚决防止和克服批评和自我批评过程中出现的“左”、右两种错误倾向;要讲政治,着力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经常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