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治条例是规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重要法规之一,也是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环节。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高或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我国《立法法》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规定,这将导致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立法规定与立法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进行考察分析,希望能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作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不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权在内涵上是一种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所不拥有的、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独有的特殊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力;它在类型上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自治权(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权利)”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权力)”;它在内容上本是相对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而言的,但有关法律却存在将之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相混的状况;它在救济上,由于不以地方分权为条件,不存在“自治机关”将上级国家机关诉诸司法机关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这是党和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和关怀,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特殊权利和待遇,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重要内容。如何运用这些权利,使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可行性,笔者认为,主要应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法规的权力。它具有立法内容特别、立法层次特别、立法主体特别、立法的表现形式特别等特点。通过对广西、云南两地的调研我们发现,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中存在着民族自治立法体系不健全、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民族特色、立法机关立法理念不强、缺乏自治立法的积极性,自治立法工作仍然较为滞后等问题,其成因是: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依据不够明确,缺乏操作性;上级部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对西部民族地区区情的调查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立法者整体素质不高,所使用的立法技术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5.
杨士林 《工会论坛》2008,14(6):149-150
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治条例立法研究》一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阐释了自治条例立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原则、立法内容、立法程序以及法律监督等基本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立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基于地理、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存在明显差异的多元政治整合和社会参与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在自治制度和条例完善、"公共"与"自治"关系、公共过程与多元参与关系方面的问题,阐述协商民主在公共治理上的作用;深入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中的公共机关行使自治权问题、民族事务的公共性问题和少数民族参与的社会性问题,提出拓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协商民主原则、以协商民主促进民族事务公共化和社会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重要体现.它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和法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层级地位仅次于宪法和《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不得违背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与有关规定.它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冲突适用,应严格依照《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变通和补充法律规定属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范畴,法律变通规定应该包括补充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变通权属于职权立法.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的条例没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然而,就立法权限而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比非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充分得多,它是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因此,应当具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至少也要能够作变通或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区的自治立法作为我国的地方立法,体现着我国立法体系的中国特色。自治区自治立法无论制定还是实施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有立法程序的原因、立法环境的因素,还有立法技术的因素。完善自治区立法自治权要改革立法体制,完善立法程序,强化自治权意识,强化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颁布后,省人大常委会把修订自治条例作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将修订自治条例纳入了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经过为期5年的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审查批准了各自治州、自治县修订后的自治条例,基本完成了我省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这次修订自治条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逐步深入,村民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 表现为对“两委”关系、乡村关系、村民会议制度、村民自治权的救济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过于 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确保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完善村民自治的法 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自治制度,践行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民族和谐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都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政治制度创新,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又有着许多不同,尤其表现在立法权的性质、权限以及范围等诸多权力划分问题上,在理论上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了可以行使和它同级的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行使自治权。12项自治权的行使将会极大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在尊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并完备起来的。制定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体现 ,既要注重法制统一 ,又需充分考虑民族习惯法的内容 ,将自主权与统一性有机结合。同时 ,应采取有效途径、方法 ,促进自治法规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地方自治在清末即已初现端倪。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颁布地方自治的有关宪制性文件,但地方自治实行效果有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符合国情、各具特色的复合型地方制度,分别适用于一般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制度的发展或将更加体现地方民主和地方利益,但地方制度的发展乃至地方自治的确立要符合宪政原理和渐进性原则,达成维护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民族立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特殊权力。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民族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民立法的要求,制定并颁布施行了《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源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新疆被迫"自立",从此走上"地方自治"的探索道路。其间经历了专制的"自治"、借鉴的"民主自治"、联合省政府等阶段。这种从自发到自觉的地方政权治理模式与"地方自治"理论中的各要素具有高度近似性,最终基本达到"本省人治理本省"的高级形态,为新中国建立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治立法问题,主要以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为研究对象.本文着重阐明现实中自治条例发展的缺失与如何发挥自治条例的应有作用,单行条例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00多件。这些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限的法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宪法意义上,我国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限的处理,采取的是立法化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模式,在实在法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也都有关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原则和具体范围的规定。但是,这些数量规模庞大的法律规范并没有真正建构起一个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权制度,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的缺位,以及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在一些领域享有实质性界定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权力界限的法定权力,则加剧了立法化分权模式在实践中异化为行政化分权模式的危机,严重制约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的行使。为此,应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分权制度,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解释体制,完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权限争议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分权规则的明确性与模糊性之关系,化解立法化分权模式异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