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批判了“不当宣扬地方自治,片面美化联邦制度”的荒谬论观,并细致分析了荒谬论观的实质和表现形式,阐述了“地方自治”和“联邦制度”的含义,论述了地方自治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指出了地方自治的实质意义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批判了“不当宣扬地方自治,片面美化联邦制度”的荒谬论观,并细致分析了荒谬论观的实质和表现形式,阐述了“地方自治”和“联邦制度”的含义,论述了地方自治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指出了地方自治的实质意义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根植于欧洲浓厚的地方自治传统以及地方主义理念,欧洲的地方实体一直延续着其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功能,其作为欧盟治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层级,直接面向公民个体、倡导政治参与,业已构成了欧盟治理的重要维度。特别是在当前一体化的背景下,欧洲的地方治理发展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地方化"潮流,延续了新时代欧洲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论英国“新地方主义”的特征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地方主义"是对英国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自治权发展的新的诠释,主张中央政府下放管理权、给予地方政府限制性自由裁量权和"赢得的"自治权,鼓励发展地方公民的参与性治理。"新地方主义"理论和政策融合了英国中央主义和地方主义两种传统,呈现为英国地方自治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邵元冲作为国民党元老,继承了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精华,在实践中又进一步丰富了地方自治的内容。重视人才和教育问题;强调人民有直接选举权、罢免官吏之权、创制复决权;意识到政府在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地方自治所起的调控作用;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加强法治;自治应贯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等。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如何走出一条大国实现民主政治之路,严复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以地方自治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通过地方自治使中国走向民主富强,并以"民主"和"分权"来解读地方自治。而通过地方自治步入民主宪政这一历史课题,注定要由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两者地方自治思想的来源看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是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和思想的中国化 ,而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是中国封建主义独裁专制思想的再现和加强 ;从两者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来看 ,孙中山追求的是“四万万人都是皇帝”的民权社会 ,而蒋介石只想恢复周代的宗法纲常 ;从两者在地方自治实施的具体措施上看 ,也有本质区别。总而言之 ,前者是民主的、反专制的 ,而后者是专制的、反民主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自治条例,自治条例一般由总则、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权、民族关系及附则等部分组成;自治权一般包括人事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自治权等内容。自治条例在实施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自治权理念不足、认识存在误区、缺少科学制度的配合、自治条例存在本身缺陷等问题,因此应树立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理念,正确处理好几类重大关系,完善自治条例的具体制度和自治条例的结构,编制立法规划与计划,加强自治条例内容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建设,改善自治条例实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基于地理、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存在明显差异的多元政治整合和社会参与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在自治制度和条例完善、"公共"与"自治"关系、公共过程与多元参与关系方面的问题,阐述协商民主在公共治理上的作用;深入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中的公共机关行使自治权问题、民族事务的公共性问题和少数民族参与的社会性问题,提出拓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协商民主原则、以协商民主促进民族事务公共化和社会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方自治包括地方团体自治和地方居民自治两层涵义。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地方自治制度对我国地方自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要实现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必须实行地方自治。应该根据我国实际和政治体制现实采取渐进的方式实施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1.
地方自治在清末即已初现端倪。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颁布地方自治的有关宪制性文件,但地方自治实行效果有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符合国情、各具特色的复合型地方制度,分别适用于一般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制度的发展或将更加体现地方民主和地方利益,但地方制度的发展乃至地方自治的确立要符合宪政原理和渐进性原则,达成维护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后重建"时期。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并实现2005年宪法赋予其对石油重镇基尔库克的管辖权。双方在政治势力、领土管辖和宪法修改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不但导致伊拉克"后重建"时期政治转型的方向难以确定,而且可能再次激发库尔德人的民族分离主义倾向,并对周边国家产生负面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央地事权划分以地方自治为载体。从历史来看,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经过了初试、转型、复苏和深化等不同阶段,不过,在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动力来源。从法律角度来看,《大韩民国宪法》和《地方自治法》是央地事权划分主要的法律依据;从基本特征而言,韩国的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属于国家权力体系内的分权,并以大陆法系为底色,其主导者仍然为中央政府,并具有多重二元结构。韩国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的实践在思想认识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借鉴外来制度、央地沟通协调机制和公民参与等方面,对于我国的央地事权划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制度鼓励人民直接参与公共管理 ,这本身包含着地方应当具有某种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权力 ,但我国的政权设计更多的是一种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模式。高度的中央集权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而且有悖于民主化与全球化的浪潮。因此 ,应当摒弃高度中央集权模式 ,着手建立地方自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实行五级政府管理模式和缺乏对地方自治的宪法保障是阻碍我国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困扰中国几十年政治改革和经济事务的一个难题。我国应参照日本地方自治的先进经验,早日制定出以宪法保障为前提的《地方自治法》,实行合理的行政区划和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6.
自治条例是规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重要法规之一,也是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环节。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高或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我国《立法法》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规定,这将导致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立法规定与立法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进行考察分析,希望能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作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因此,实现社会组织的"依法自治"成为新时期社会组织建设的目标取向。文章从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章程制度、强化自律自治教育等方面探索了实现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两种不同的自治机制。依据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理论,业主自治在动机、组织、制度、知识4个维度上较之于居民自治更符合自主治理的本质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新逻辑。在社区自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即从合作走向融合,并最终实现社区的真正自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以法律形式将乡村自治确定为国家政治制度。由于国民政府以"行政控制"为实践路径,严重背离了地方自治的制度精神,导致政府与农村社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农村社会的排拒使"乡村自治"制度最终在多数地方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新桂系“自治”法律思想与孙中山民权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核心的新桂系在广西主政期间,为维护其在广西的政治统治,扩充地盘,增强实力,缓和境内阶级、民族矛盾,围绕着军事,有组织、有系统地带动了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使广西一度成为受全国瞩目的"模范省".在此过程中,新桂系取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精神而创立的"三自"政策起了非常重要的纲领性作用.而其中,源自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的"自治"法律思想对于研究我国近现代"地方自治"思想的演变具有较大的价值.文章在对新桂系"自治"思想构建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条件分析基础上,通过将其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比较,希图对认识新桂系"自治"思想的实质与历史影响产生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