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峰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标志性人物。1986年5月,北京首都体育馆“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宣告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诞生,而郭峰也一曲成名,“让世界充满爱”则成为中国流行乐坛的里程碑。1988年,歌坛盛行“西北风”,但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的郭峰却往东南而去,在东南亚开始了8年孤独漂泊的音乐之旅。1995年正流行怀旧感伤的“同桌的你”,而郭峰悄悄地回来,推出了《清醒》专辑,从此有了一首红得让郭峰也觉得莫名其妙的《心会跟爱一起走》。由此,郭峰在音乐创作上开始转型,同时也亲自上阵演绎自己的歌曲。1998年6月,在流…  相似文献   

2.
孙琼如 《台声》2003,(12):35-37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8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它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如今二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多少人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理想,“土歌”曾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而在海峡两岸、在海内外闽南文化交流中,多少台湾人又是凭借闽南语歌曲这一“乡音”,去寻得同根、同宗、同源亲情的。闽南语歌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上的维系,一种文化上割不断…  相似文献   

3.
“关于事业,我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有足够的浮力漂浮在时间的海洋上;关于爱情,我不去占有爱,也不被爱占有,它是我生活里的味精;关于命运,我相信它并尊重它,但我要亲自去丰富它,改变它。人是渺小的,只是地球里的尘埃,而地球只是这宇宙里的尘埃;人是伟大的,他们看不见原子堆积起来可以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所以,团结才是力量。”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流行语:源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套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它既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明的最好载体。它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也必然地使语言产生相应的演进和流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特定历史时期,这种演进与流变会表现得尤为显著和突出。当前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即青少年流行语的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每个人对青少年流行语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已经出现在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昨天流行的是“潇洒走一回”、“我想有个家”,今天流行的则是“爱你  相似文献   

6.
大爱无爱     
我们之间,从来不说“我爱你”,因为说的人觉得别扭,听的人也觉得浑身肉麻。有时,看到他——我丈夫的笑脸,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中涌动,  相似文献   

7.
这些天,我活得就像一只风箱里的老鼠。我是市级机关的一个科长,职位不算高但也蛮有成就感。也许是天性使然,工作环境对我的个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女同事说我,“30多岁了还那么阳光”。与周围的同事相比,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没有朋友相聚的时候,我爱在家里上网,主要是聊天,我的语言魅力总是能赢得一些网友的好感。不可否认,我也与她们中的一些人见过面。6月的一天晚上,我在网上遇到了她,她的网名叫“云淡风轻”,于是我接了一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她非常兴奋地说,从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云淡风轻”的出处,只有…  相似文献   

8.
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这一提法时下很流行,但什么是“主流社会”,华人怎样才算融入了“主流社会”?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得清楚。 我以为,美国的“主流社会”,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社区内。紧密融入社区的生活中,也就是融入了“主流社会”。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能参与“主流社会”呢?我往往报以一笑,然后告诉他们:要想真正融人社区生活,我的一点经验是,要去社区里做义工…… 我曾在一个约有200户人家的“居委会”(Home owner Associanon,简称HOA)做“主任”。 美国的HOA,是一个没有报酬由志愿者组成的利益组织,注重的是邻里间的安全、社区的宁静和保值房价。如你  相似文献   

9.
尽管“民主”是一个外来词汇,就像引进的马铃薯和番茄一样,但我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属于政治理论范畴的概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灵品质。当下,我常常感觉到在社会中只要人们一说起“民主”,总爱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议论,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民主”不远人,就如同道不远人,它是个人的一种心性或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西藏,大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种境界,爱与被爱没有差异,也不存在分别。于是我一路上边告诉藏人“我爱你”的手势边为他们拍照。第一次知道这个手势,大概是在我9岁的时候,一个美国人摊开我的小手掌,把我的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压在掌心,微笑地轻轻告诉我:“ILoveyou!”那时候,我似乎明白“我爱你”,除了言语还可以用手势来表达。其实,那时我并不懂得爱。来到了广袤的青臧高原,除了一座座山以外就是一座座山。那时候我意识到,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哪里?感谢西藏的人们,现实的荒凉点燃了我对爱的渴求和向往。我爱你,大爱无声!——梁小昆  相似文献   

11.
时尚这东西     
时尚应该是流行,大势所趋。比如前两年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松糕鞋”,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女子一律蹬在脚上,满世界游行。我反正是始终对它毫无兴趣。因为觉得很恐怖,看上去也不美。再比如那种白底黑面,在脚面上切出一个长长的“V”字,走起路来悄无声息,以前中国老百姓最爱穿的布鞋,也开始流行。但这样的鞋子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总不能一身名牌西服,脚下再来一双这样的鞋,怎么看怎么别扭。但我见过的都是这种不伦不类的穿法。超市里卖得最好的永远是进口货。有一种橙,底部有一个小圈,当季的时候非常便宜,皮薄汁多,味道清…  相似文献   

12.
王尧 《两岸关系》2006,(5):48-50
台湾最高峰为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海拔3950多米。这个“玉山”其实咱们大陆人并不陌生,罗大佑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明天会更好》中有一句“玉山白雪飘零”,说的就是它。  相似文献   

13.
其实,“短期关系”是多数,而寻找“婚姻可能”的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有婚姻了吧,有婚姻的人,如果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不会弄到家庭破裂。想在婚姻之外寻求一份刺激,一种不同以往的体验,就像没坐过过山车的小孩想坐一下过山车一样。坐过了,有的小孩会觉得这过山车也不过如此,很快就失去了兴致;有的小孩可能觉得这过山车蛮好玩的,可以再坐一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对过山车始终保持兴趣。  相似文献   

14.
和身边的队员接触多了,会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说,其实我和某某队员也差不多,大家一块进公司,又都当过兵,为何他都做分队长了,而我还是一名普通保安员,我该怎么做呢?其实,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仍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往往就开始动摇起来,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值得、自己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随着信念的动摇,那么危机也随之出现。其实在工作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埋头做事的人,一种是爱抱怨的人。埋头做事的人并不见得比较笨,爱抱怨的人也未见得很聪明,但有一点就是埋头做事的人生活的一定很快乐,爱抱怨的人生活一定很郁闷,在机…  相似文献   

15.
我读书不习惯赶热闹,即使是有价值的热门书,也往往要等到它渐渐冷却才找来看,自以为这样才不易被时风左右。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也是这样,前年它在书市掀起波澜的时候我冷眼置之,去年夏天才动念翻了翻。回顾前年的相关争论,我唯独喜欢诗人彭燕郊先生的那篇《最后的洋场才子》,非常佩服彭先生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胡兰成其人其文的特色。彭氏首先把胡兰成界定为昔日上海滩华洋杂处的畸形文化诞生的特殊族群:白相人里的文人。他说:这种人“自然不同于一般白相人,不会动不动就要你‘吃生活’(挨打),开口闭口离不了‘老子’如何如何。写文章讲究潇洒,但又是不免于轻浮;好表现机智,其实只是耍嘴皮;风流自赏,其实只是‘吃豆腐’(讨便宜)……胡的文章既属于洋场才子一路……然而到底不耐读,多读一次,就会觉得腻味,骚腥气扑鼻,毕竟不是大手笔。”  相似文献   

16.
媚俗对高贵的胜利张卫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讲师)大陆青年的时髦行为大都可以从港台流行文化那里找到源头。从80年代初的邓丽君到现在流行的文化衫,港台文化总是以它的温情(换句话说是人情味)在大陆找到着陆点.在这轮文化的攻坚战中,流行歌曲充当了先头部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武器能够对付它的软软的装甲。这种极韧的东西象水一样渗过了意识形态的防线。我无法忘记早年听邓丽君时的感觉:那种羞羞答答的气声却唱出了赤裸裸的爱情表白,那种撩拨和拦阻,使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顿失魁力。现在,邓丽君已经过时了,更多的歌星涌进来,连邓丽君的欲言又止也成了“古典”。人们开始选择更为直白的方式:让我一次爱个够──不知道这句话是调侃还是认真,反正语义上的含混淹没了语法的正确表达。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语言陈述。它指向各种可能性:潇洒、狂放,甚至执着。它适应于各种各样的人。它使真诚去爱的青年发现了爱的坚贞,又使偷情者发现了偷情的火爆。的确,没有理由不喜欢那些歌星,那些温情脉脉的话语:“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何不潇洒走一回”。况且那些歌星们风度翩翩,他们随时不在讨好观众,一曲歌罢,总要柔声细语地对观众说:“谢谢!”这给观众们一种“主人”的感觉。这  相似文献   

17.
会算账是一门学问。有人却觉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算账谁不会!”什么时候该调职、有什么位置、自己怎样去争取、找那位领导帮忙等,算得一清二楚,“门儿清”。其实,这都是自己的一点“小九九”,算不上真正会算账。人的一生充满了荣与辱、得与失、美与丑,谁都会权衡取舍,精打细算。但只有真正学会算账,才能明白事理,走好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8.
品赏寂寞     
黄进 《现代领导》2008,(12):44-44
其实,我也很爱热闹,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能常与热闹相伴,还不得不与寂寞为伍。 我多年从事机关办公室文字工作.这是一项必须远离喧嚣.又必须和寂寞打交道的工作。曾经我也为寂寞而苦恼,认为它就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炼狱”,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和生活的变化其实对小城市的影响巨大。只会在网上宣泄的人不能说不存在,但说是小城市的基本状况,就是相当夸张离谱的。对小城市人的鄙薄,其实也流露出一些大城市人相对封闭和对世界隔膜的一面。有些挖苦中国小城市人的说法在网上流行,其实反映了一些大城市的原来想象自己有话语权的人的失落感和觉得话语权被人夺取的焦虑。说小城市的人操心世界如何不应该,其实是相当憨  相似文献   

20.
不 知人们是否注意到,生活中颇有这样一些人,明明看见人家做事欠妥,甚至是错误的,他也总是不声不响地在一旁静观,仿佛对方的所作所为完全与他无关。说这种人是事不关己、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倒也不尽然,因为他们事后往往会第一个跳将出来,给对方“总结经验教训”,从人家的一开始如何如何,接着又如何如何,最后必然会如何如何,头头是道地给你指出,甚至连一个细节都不会遗漏。所谓“马后炮”,其实正是指的这种人。   自然,我们在法律上还没有给这种“马后炮”们办罪的条文,但如若要讲责任的话,我看除了当事者以外,那些总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