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龙  张淑芳 《求知》2005,(12):29-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怀西 《民主》2006,(3):1-1
积极建设生态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很好地体现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惩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循环经济概念要有清晰的理解。很多文章把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经济、投资节约型经济、环保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完全等同,这就没有把握循环经济的本质。“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亮点。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而资源节约型社会则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可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要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温家宝总理于今年6月下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提到了党、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构建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保障和支撑体系刻不容缓.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强执法监督、建立节约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节约意识,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曹新 《求知》2005,(11):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认为,深圳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逐渐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循环经济是深圳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过去强调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历史总结,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继文 《求知》2005,(11):9-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金柱 《求知》2006,(11):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以发展促和谐,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3.
建立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中国未来政府范式的必然选择。节约型政府的核心内涵包括四个方面:节约、循环经济、廉洁高效和以民为本。在中国建立节约型政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需要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加强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杨秋宝 《求知》2006,(2):3-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他又指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真正体现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重要方面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显然,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上半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高扬 《求知》2007,(2):31-32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不仅是字的顺序的变化,而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文库     
《民主》2005,(7):47-48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6月30日召开的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张新彦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而要选准选好人,首要的是必须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干部标准。、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必须选择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全面发展的战略1995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廖丹青的论文“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农村改革和发展”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改变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坚持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全面发展的方针。文章指出:农业国工...  相似文献   

19.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就必须走“循环经济”这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杜晓芳 《党政论坛》2014,(15):31-33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有力地指明了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吲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