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礼军 《传承》2010,(27):160-161
礼俗活动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一面,除了文化层面的含义外,还有经济方面的内容。通过探讨民国时期广西东南部这个区域中家庭礼俗活动支出与乡村金融的关系,主要展现礼俗支出与乡村金融的切实关系,在特定时期内礼俗支出对乡村金融的消耗及造成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加深对礼俗因素在民国社会,乃至现代社会影响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并取得重要成果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经历价值观念最大变迁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一次充满革新意义的现代转型。在价值观念的基点上,整体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个人主义;在价值观念的目标上,禁欲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幸福主义;在价值实现的正面手段上,德性主义正逐渐为科学主义所取代;在价值实现的负面手段上,人治主义正在逐渐为法治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4)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前后迥异的内在变迁。而民国时期、建国以后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价值观念也历经较大变化与发展。结合我国封建社会"君权至上""家长主义""权本位"的价值观念、鸦片战争后的"个人主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后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再析“新新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人类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 ,以其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宣示了他们的存在。而他们的存在是与经济的发展 ,社会、文化的变迁 ,他们自身的心理、个性需要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文化人类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称“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它研究的文化包括远古的文化及现代的文化,也包括“原始人”的文化与“文明人”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及他人的文化。它探索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各种问题,如文化是怎样进化的?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史前文化是怎样的?文化发展、变迁的形式有几种,其规律有哪些?文化何故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文化的各种要素,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礼俗文化、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进如何?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人类的社会和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人类如何适应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和人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文化采借有几种形式?文化变革的模式有几种,如何进行文化变革?文化整合和融合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如何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人类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变革社会,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和美满。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宏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也一一暴露出来。计划经济时期二元户籍制度下的三个利益主体(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国家)的收益呈递减趋势。成本-收益分析表明了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处于一种制度不均衡状态;同时,成本与收益的高比例决定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既是一种内生型的制度变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外生型的制度变迁,是国家在社会共识的前提下主导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7.
茶俗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物质和精神相交融的礼俗,由茶、水、茶具和人的观念与行为构成。一个民族的饮茶习俗多沉淀和反映着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性格、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诸多文化底蕴,同时亦能从中透析出因受邻近文化影响及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而导致的变迁。韩国茶俗就具有其浓重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哲学思想,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大韩民族的特点。一、源远流长的历史韩国茶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代茶俗:三国时代能享用的均为贵族阶级,以上茶待客为最高礼遇。寺院的僧侣则用茶供佛,并以在闲暇时品茶作为一种嗜好。可见,茶是…  相似文献   

8.
契约关系的发育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契约关系的发育和完善,维系契约关系与礼俗关系之间的张力是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更加重视礼俗关系的积极作用,防止市场中的契约关系对非市场的礼俗关系的侵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尤其是其"去道德化"和"唯新主义"对于礼俗关系的损害,也需要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肖芃  蔡骐 《求索》2010,(10):82-84
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冲撞与协商而引发的一场传媒产业的巨大变革,其影响力的扩散进一步催化了社会文化的变迁。本文从社会变迁和社会互动的视角,梳理媒介融合进程中技术、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相互交织的脉络,思考科技变革和经济变迁的洪流是如何促进大众传播的受众、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的,这些变迁又如何孕育了具有多元化、多重性的现代传媒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蕊 《前沿》2006,(4):185-187
行政变革与行政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改变了的正式制度与持续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程度,对行政变革的方向有重要影响。我国政治制度变迁方式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它必然也使中国行政文化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关头,刺激着行政文化的创新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隶属于文化范畴,并构成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化的其它要素,引起整个文化的变迁。文化在其器物、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层次上,都受到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本文侧重探讨科学技术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流动青少年进入城市以后,由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变化慢于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而产生的"文化滞后"现象严重影响着该群体的社会融入。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不适应、角色定位不清、身份认同感较差、主观规范意识模糊以及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为此,需要从加快制度创新,促进文化融合与物质融合的协调发展;加强文化适应性教育与宣传;从促进流动青少年"文化自觉"能力的形成入手,尽快消除文化滞后。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民教育的变革客观上已形成与公民文化的协同响应机制,在特定背景下公民文化的维系和发展要求公民教育调整教育理念、目标和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结构调整或迎合社会思潮;而公民教育的变革则推动公民文化的延续或变迁。美国公民教育史上存在三次改革,从20世纪前注重"价值灌输"、20世纪上半叶以课程为中心的探索,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重视公民参与实践的教育模式,每次变革都驱动着公民文化的变迁。揭示美国公民教育对公民文化变迁的作用和规律,可以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百年服饰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的100年历史中,中国服装由清朝的满式旗装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发展到今日。服装的变迁,体现了整个时代文化的变迁。21世纪将是中国服装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胡美术  饶琨 《前沿》2009,(7):105-108
土家族民居建筑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永恒的变迁过程中,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教育、礼仪禁忌等文化因子都深深地植入其中,建造过程中礼俗禁忌之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本文拟从雄凤山土家族村寨民居建筑建造禁忌视角进行剖析,试图挖掘深植于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要义,青少年的道德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持和强化.本文以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述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传统孝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内容是青少年德育不可忽视并需要借鉴的,但是,当前社会转型、制度变迁,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混乱.孝文化的当代际遇,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孝文化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期,广东省新会区的中国移民来到砂拉越泗里街开垦,同时也把优良的中华文化习俗带来,其中包括广府丧葬礼俗。在泗里街经过逾百年实践的广府丧葬礼俗可分成四个阶段,即治丧礼俗、安葬礼俗、服丧礼俗与"后丧葬"礼俗,环环相扣,隆重繁琐,同时体现了儒家的孝道观,注重"生孝死祭"。泗里街广府丧葬礼俗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传统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丧仪产生了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人们情感上的需要。促成泗里街广府丧仪改变的因素是当地人力及物资的匮乏、文化交融的影响与人们存有追求实用利便的心理,说明离开原乡的习俗,其变化跟环境条件与族群的思想观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看语言与社会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林霞 《理论月刊》2004,(10):83-84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生活与词义褒贬色彩演变的互动共变关系,认为社会变革、风俗习惯的变迁、思维能力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改变等是影响词义褒贬色彩转化的基本原因。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显示了汉民族思想文化变迁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面临着变革.如同任何一次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一样,它首先是在青年中发生、并以青年为主体进行的.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有不少地方已超越了传统观念的范围.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现象、行为都有颇独特新颖的理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变迁”的意义与政治转型的意义相近,从理论上说政治变迁的内容包涵三大部分:(1)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结构);(2)政治参与形态的改变(政治过程);(3)政治发展取向的调整(政治目标)。本文将以这三个层面为基本路径,考察1986年“政治革新”以来台湾政治变迁的阶段、现状和发展趋势。 1986—1989年:体制内改良阶段就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当一个政治系统要适应新的要求和变化的环境时,或者当一个政治系统不能再保持而被另一个政治系统取代时,就要发生政治变迁。70年代末以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