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瑜 《重庆行政》2014,(1):91-9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  相似文献   

2.
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宏愿,民族复兴路上要解答道路目标、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四方面内容,这四方面内容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每一方面内容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挑战.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有利于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牟世晶  张伟 《理论月刊》2012,(9):148-1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对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来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说,民族精神又具有超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更为重要与深远的意义.鉴于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具体差异,在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应该具体任务具体分析、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幸福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玉 《前沿》2011,(5):56-59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规定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幸福观。在幸福观的视阈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追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指向,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幸福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奋斗目标,现代公民的荣耀与幸福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诉求。明确地把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指向,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所具有的理论力量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五千年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容丰富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千百年来,它推动和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史书写并增添了伟大而壮丽的篇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心,凝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8,(4):55-5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强固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精神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传承;时代精神则是精神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拓展。时代精神的明确提出和大力张扬,充分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人类文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适应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根本希望所在。把时代精神放到当今人类文明大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趋势中加以把握和定位,着眼于时代新变化和人类文明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弘扬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朱庆葆 《群众》2012,(3):75-7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要不断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课堂。因此,更加准确地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加...  相似文献   

11.
张博 《传承》2013,(10):98-99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党永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延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张博 《传承》2013,(8):98-99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党永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延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一步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国家建设的价值目标,释放了社会秩序的价值取向,明晰了公民道德的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丽 《前沿》2014,(23):170-1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高职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对象,并且高职生还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教育高职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生价值观的现状、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影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一语中的地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所在。文化自信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信。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遵循这一方略,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东方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之源;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力弘扬这一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精神支柱,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添精神动力,为巩固和谐稳定局面提供精神纽带;弘扬这一精神,必须将其升华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并与伟大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一品质是由民族复兴的实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必然成为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历史承担者和实践开拓者.我们党不断引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实践探索,推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构建.这一理论创新和构建主要体现在实现了对民族精神作用认识的与时俱进、科学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揭示了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创新理论,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8.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把这一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郑重向全党提出。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夏青青  吴秀荣 《前沿》2012,(10):20-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其重要。而由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以及宣传教育的失灵使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  相似文献   

20.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们作为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和认识就是人的价值观,关于价值观的总体理论被称为价值观体系或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